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课件 > 正文内容

七年级历史视频讲解大全集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视频讲解大全集)

zhao_admin2个月前 (04-20)历史课件21

法国历史讲解全集?

一、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年-1804年

(1)主要大事

1792年9月21日,国民公会,开幕

1792年9月22日,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3年1月21日,国民公会,处死,路易十六

1793年6月3日—7月17日,颁布3个土地法令,使大批农民得到土地

1793年6月24日,公布1793年宪法,这是法国第一部共和制的民主宪法

1793年9月4日—12月19日,土伦战役,拿破仑横空出世

1794年7月27日,热月政变,推翻罗伯斯庇尔并将他斩首

1795年10月5日,镇压保王党战役,拿破仑指挥

1795年10月26日,解散,国民公会,成立,督政府,恐怖时期结束

1795年—1799年,督政府“秋千政策”

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波拿巴发动雾月政变 ,结束了督政府的统治,建立起临时执政府,颁布共和八年宪法,即1799年宪法,也称“ 拿破仑宪法”

1802年8月2日,被任命为终身执政

1804年3月21日, 《法兰西民法典》(又称《拿破仑法典》)

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波拿巴在巴黎圣母院加冕,称拿破仑一世

(2)主要派别和政府

君主立宪派:1789年8月26日—1792年8月10日

吉伦特派统治:1792年8月10日—1793年6月2日

雅各宾派专政:1793年6月2日—1794年7月27日

热月党人统治:1794年7月27日—1799年11月9日,

都政府:1795年10月26日—1799年11月9日

执政府:1799年11月9日—1804年12月2日

二、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1814年

(1)七次反法同盟

第一次反法同盟:1793年—1797年,

第二次反法同盟:1799年—1800年,马伦哥战役大捷,拿破仑最引以为傲的一次胜利

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年—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也正式宣告终结

第四次反法同盟:1806年—1807年

第五次反法同盟:1809年

第六次反法同盟:1813年—1814年

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年

俄法战争:1812年,率60万大军侵俄,败归不足3万

(2)1804年以前的拿破仑

1769年8月15日,拿破仑·波拿巴出生于科西嘉岛,希望科西嘉岛从法国独立出去

1778年12月15日,离开科西嘉前往法国本土

1779年5月13日,拿破仑进入了布里埃纳军校。

1784年10月19日,拿破仑到法国巴黎军官学校,专攻炮兵学。

1789年9月,拿破仑回到科西嘉岛,希望可以乘机推动科西嘉岛的独立

1793年9月16日,任土伦炮兵指挥,12月19日攻克, 12月22日被破格升为准将,24岁

1795年10月5日,镇压保王党战役,升为陆军准将兼巴黎卫戍司令,26岁

1796年3月2日,被任命为法兰西共和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27岁

1798年3月5日,被任命为东方远征军总司令,远征埃及,29岁

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波拿巴发动雾月政变 ,结束了督政府的统治,建立起临时执政府,颁布共和八年宪法,即1799年宪法,也称“ 拿破仑宪法”

1802年8月2日,被任命为终身执政

1804年3月21日, 《法兰西民法典》(又称《拿破仑法典》)

(3)1804年以后的拿破仑

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波拿巴在巴黎圣母院加冕,称拿破仑一世

1805年,特拉法尔加海战失败,拿破仑放弃侵略英国

1805年—1814年,第3—6次反法同盟

1814年4月11日,拿破仑宣布无条件投降,4月13日签署退位诏书,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了,拿破仑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厄尔巴岛

1815年2月26日,拿破仑逃出小岛,率领700士兵于3月1日回到法国,

1815年3月20日,回到巴黎,拥兵14万,百日王朝开始

1815年6月18日,滑铁卢战役,法军与反法联军在比利时小镇滑铁卢进行的决战,法军战败

1815年6月22日,拿破仑宣布退位,让位给他的儿子

1815年7月8日,路易十八的王位恢复,百日王朝结束

1815年10月16日,拿破仑到达圣赫勒拿岛

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在达圣赫勒拿岛病逝

三、波旁王朝复辟,1814年-1830年

(1)1815年,《巴黎条约》强迫法国退回到1790年的疆界,缴付7亿法郎赔款,东部诸省暂由联军占领

(2)1815年,路易十八参加欧洲各国君主组成的“神圣同盟”

(3)1818年,法国恢复了与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并列的大国地位

(4)1819年,通过新出版法,废除事先审查制度,

(5)1824年,查理十世向大革命时失去土地的逃亡贵族发放约10亿法郎赔偿金,

(6)1830年,查理十世颁布《七月敕令》,激起七月革命,逃亡英国,波旁王朝被推翻

(7)1831年, 《自由引导人民》,法国画家为纪念七月革命创作的油画

四、七月王朝,1830年-1848年,又称奥尔良王朝

(1)1830年8月7日,法国议会两院联席会议通过了1830年宪章,宣布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浦为法兰西人的国王

(2)1848年2月22日,法国“二月革命” 爆发,路易·菲利浦出逃英国

五、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年-1852年

(1)是法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短的政体

(2)男性公民的普选权首次得到确认

(3)奴隶制度被正式废除

六、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年-1870年

(1)1851年12月2日,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发动政变

(2)1852年12月2日,宣布恢复帝国,波拿巴为法兰西皇帝,称拿破仑三世。

(3)1854年,法国参与克里米亚战争

(4)1861年,意大利王国成立

(5)1870年,普法战争,拿破仑三世被俘,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年-1940年

(1)一战前

1870年9月4日,巴黎人民起义推翻第二帝国,宣布建立共和国,史称第三共和国

1871年1月28日,国防政府与德意志帝国签订停战协定,

1871年3月18日—5月28日,镇压巴黎公社

布朗热事件,19世纪80年代在法国以布朗热将军为首掀起的民族沙文主义运动

巴拿马丑闻,19世纪80年代在法国发生的贪污受贿舞弊案

德雷福斯事件,19世纪90年代法国军事当局对军官德雷福斯的诬告案

1883年-1885年,中法战争

(2)一战,1914年—1918年

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

1907年,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

1914年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法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第一次马恩河战役,英法打败德国

1916年2月—12月,法、德,(法国)凡尔登战役

1916年7月—11月,英法、德,(法国)索姆河战役,英军初次使用坦克

1918年11月11日,德国向法国投降

1919年,巴黎和会

1920年12月,左派力量成立法国共产党

(3)二战,1939年—1945年

1938年,签订了慕尼黑协定

1939年9月3日,法国向德国宣战,实际是宣而不战,史称“奇怪战争”

1940年5月10日,德军在西线全面进攻,

1940年6月22日,与德国签订停战协定,

1940年7月1日,贝当政府迁到维希

1940年7月10日,国会授予贝当立法、司法、行政、外交权力,选举他为元首,第三共和国结束;维希政府开始,统治法国本土面积的五分之二

1942年11月10日—11月27日,安东行动,德军占领维希法国的行动

1942年11月27日,土伦沉船事件

1944年8月20日,贝当流亡到德国,维希政府结束

1945年7月23日,法国最高法院开庭审判贝当

1945年8月14日,贝当因犯通敌罪被判死刑,不久,被戴高乐特赦为终身监禁

1951年6月7月22日,贝当死于比斯开湾的耶岛监狱

八、法兰西第四共和国,1946年-1958年

(1)1946年10月13日的投票,通过新宪法,宣告第四共和国正式建立,宪法确立两院议会制,对共和国总统的权力作了严格的限制

(2)1947年,美国马歇尔计划

(3)1949年,成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

(4)1954年-1962年,阿尔及利亚战争,让法国陷入政治危机

(5)1957年3月25日,在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基础上,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政府首脑和外长在罗马签署《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后来人们称这两条约为《罗马条约》

九、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958年—

(1)1959年—1969年,戴高乐任总统

(2)1959年10月5日,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宣告成立

(3)1962年3月18日,法、阿签订《埃维昂协议》,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

(4)1964年,法国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封面?

秦朝的

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出土的物品

七年级下历史复习资料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综合知识一、 朝代:隋、唐、五代十国、辽、北宋、西夏、金、南宋、元、明、清。二、隋朝1、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2、隋朝最重要得贡献是“开凿隋朝大运河”(隋炀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琢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由北往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作用: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3、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李春建造的“赵州桥”(河北赵县)4、隋朝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三.唐朝(618年)1, 618年,唐 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 为什么历史称李世民是明君? 答:因为他(1)节用戒奢(2)招贤用能(3)虚心纳谏,历史上称他的统治为:“贞观之治”。3, 进谏次数最多的被唐太宗视为一面镜子的大臣是魏征。4, 唐太宗实行开明政策,被少数民族称:“天可汗”。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松赞干布。中国历史唯一女皇武则天。开创殿试制度,创设武举,史称:“贞观遗风”。“政启开元,治宏贞观”5,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达到鼎盛时期,史称:“开元之治”。6,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胜转衰的标志。8,“吐番”是藏族人的祖先。“回纥”是维尔族的族先。9,尺带珠丹“和同为一家”指唐朝和吐蕃的友好关系。10,唐太宗时玄藏西游天竺求法。《大唐西域记》。11,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传法。被日本人民誉为“天平之甍”。12,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来中国和李白,王维结下友谊。13,李白称“诗仙”。杜甫称“诗圣”,他的诗为“诗史”。14,吴道子称“画圣”。《送子天王图》。 ] 15,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有大量壁画,塑像。 四,五代十国,辽,北宋,西夏,金,南宋。1, 907年,唐朝灭亡,五代开始。2, 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后改辽(上京)3, 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忭京,开封),(杯酒释兵权)4, 1005年,北宋与辽订立“澶渊之盟”5, 1038年,党项族元昊建西夏,(兴庆),(1044年宋夏和约)。6, 1115年,女真族完颜阿骨打建金(中都,北京)7, 1127年,金灭北宋“靖康之难”。赵构宋高宗建南宋(临安)。8, 南宋岳飞抗金,被赵构宋高宗,秦会杀害。文天祥抗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9,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南宋。(魏晋南北朝开始)。10,宋朝从越南引进占城稻。“苏湖熟,天下足”指“太湖流域”。“瓷都”景德镇。11.北宋前期,四川地区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12,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描绘东京汴梁的繁荣景象。13,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14,唐朝《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15,战国制成司南,北宋发明指南针用于航海,南宋广泛用于航海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16,唐朝发明火药并用于战争,宋朝火药广泛用于战争。17,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英国李约瑟称它“中国科学史上的程里程碑”,称赞他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18,元朝郭守敬的《授时历》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历法。19,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述了上自战国,下至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20,两宋杰出的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21,为宋词打开新局面的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禅娟”。22,元杂剧作家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五,元朝(1271年)1,1206年,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2,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继承汗位,1271年建立元朝。(大都:北京)。3,1279年,元灭南宋统一全国。4、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河北属中书省)。5,元朝设彭湖巡查司,管理澎湖列岛和台湾。设宣政院统辖吐蕃地区,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6,在元朝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六、明朝1,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应天”称帝,建立明朝。在中央废丞相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设锦衣卫。明成祖设东厂,并迁都北京。2,“八股取士”: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命题,考生不能有个人见解,作文包括8个固定的部分,叫“八股文”。3,影响:(1),它使科举考试更加规范化,考官有相对固定的评卷标准。(2),“八股文”形式呆板僵化,内容陈旧空洞,严重束缚考生的思想。4, 郑和下西洋:(1),条件与目的:明朝初,社会安定,国力强盛;为了加强中国与海外各国的友好关系,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2)所经时间,次数,达到的国家和地区:从1405年到1433年先后7次远航西洋。他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比欧洲早半个多世纪。(3)历史意义和评价:郑和下西洋开辟从中国到东非的航路,加强了中国与亚洲,非洲各国的友好往来与经济文化交流,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郑和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航海家。5, 戚继光抗倭(日本)明初的民族英雄6、1553年葡萄牙侵占澳门,1999年12月21日回归祖国。七、清朝1, 17世纪初,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国,史称后金。2, 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改族名为满洲。3, 1644年,李自成进北京,明朝灭亡。清顺治帝迁都北京。4, 清朝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现在的版图。5, 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清政府设立“驻藏大臣”管理西藏。设伊犁将军管理西北地区(新疆)6, 清朝统治者为了控制思想,维护满族在全国的统治,大兴“文字狱”。危害:遏制言论,禁锢思想,制造恐怖气氛,使知识分子钻进故纸堆中,从事脱离实际的学问,严重阻碍了我国科学文化的发展。7, 1624年荷兰占领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意义:沉重打击了荷兰殖民势力,遏制了西方殖民者向东扩张的脚步,保障了东南沿海的安宁,捍卫了民族独立。郑成功是我国古代民族英雄8, 1685年——1686年康熙帝时清军在雅克萨两次大败沙俄侵略者。1689年,中俄签订我国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9, 清朝前期,采取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1)乾隆帝时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在新疆设伊利将军。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统治。(2)顺治帝赐“达赖喇嘛”。康熙帝赐“班禅额尔德尼”。加强对西藏的管辖。(3)在承德修建避暑山庄和外八庙,这是民族团结的象征。10,明朝北京城由外城,京城,皇城,紫禁城(宫城)四个部分。11,明朝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修建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1200余里的万里长城。 12, 明清科技: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中国的医药学。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国外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他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农业百科全书。最早传播西方科学知识的书籍。明朝文化: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同期施耐庵 的《水浒传》是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明朝中期吴承恩的《西游记》是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话小说;清朝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高峰。13, “夜郎自大的心态”——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中国开始落伍”。14, 清朝为什么要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有什么影响?答:为了阻止西方殖民者的侵扰,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意义:这一政策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西方各国的侵略,但它使中国与世隔绝,不能适时的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15, 台湾三国称“夷洲”,隋朝称“ 流求”,元朝称“琉球”明末称“台湾”。16, “几户出资,机工出力”是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表现。希望你能满意!!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是几个单元?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有三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七年级下历史复习提纲(人教版)?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考纲知识点

一、大运河的开凿(七下P3-4)“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将杜之转输,其为利耶博哉!”

隋朝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是隋朝对后世最重要的贡献。

1、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凿时间:605-610年。

3、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开凿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公里。(沿途经过江苏的扬州、常州、无锡、苏州 )

4、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5、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同时运河的通航也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但隋炀帝滥用民力,也造成百姓的困苦。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二、“贞观之治”(七下P7)“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因为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故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

①政治上,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善于用人和纳谏,沿用和发展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②文化上,发展科举,重视教育; ③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三、“开元盛世”(七下P10)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比较稳定,经济繁荣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唐玄宗这一时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是:唐玄宗统治前期①任用贤能 ②整顿吏治 ③重视农业生产 ④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及劳动人民的安居乐业

四、科举制:隋创立,唐完善。“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太宗皇帝真长策,赚足影响尽白头。”“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1、含义: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

2、诞生:(七下P15)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3、完善:(七下P16)唐朝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

4、发展:明清的科举制改为考八股文,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八股取士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人的实际能力,使科举考试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才智。

5、结束:清朝末年。1905年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章程》。

6、作用: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五、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七下P21)

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六、以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1、遣唐使:(七下P27)就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他们全方位学习中国,使唐文化对日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其中著名的有晁衡(日本名字叫阿倍仲麻吕)。

2、鉴真东渡:(七下P28)唐玄宗时,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玄奘西行:(七下P29)唐太宗时,玄奘西去天竺取经,回国后整理成书《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七、雕版印刷术:(七下P32)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是唐朝印制的《金刚经》

八、艺术宝库莫高窟:(七下P38)

甘肃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大部分是隋唐是开凿的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保存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彩色塑像,如飞天、仙女等。

九、交子:(七下P53-54)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十、铁木真统一蒙古:(七下P61)

1206年,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建立蒙古国,被尊称为成吉思汗。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十一、行省制度(七下P63)

1、目的: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

2、内容:①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②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③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台湾(当时称琉球);

④设立“宣政院”管理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务。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域。

3、作用:①是秦朝郡县制的重大发展;

②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③为后来明清所沿用。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十二、活字印刷术:(七下P67)

北宋的毕升发明的陶活字,进行排版印刷。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后陆续传到世界各地。15世纪欧洲才有,比我国晚约400年。

十三、指南针:(七下P68)

1、战国时期,叫“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2、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3、南宋时,广泛用于航海,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4、作用: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十四、火药:(七下P68-69)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中期已有配方,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十五、《清明上河图》:(七下P74)

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

十六、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七下P71)

北宋的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这部书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十七、八股取士:(七下P80)“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1、目的:为了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2、考试范围:四书五经 3、形式:八股

4、后果:只顾读书,不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十八、明朝郑和下西洋:(七下P86)“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

1、目的: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

2、时间:1405-1433年

3、经过:1405年,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率庞大船队从刘家港出发。到1433年,郑和前后航海七次,经历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4、历史意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它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十九、戚继光抗倭:“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七下P87)

明朝戚继光率戚家军取得台州九战九捷,肃清了倭寇(日本)的骚扰。被称为“民族英雄”。

二十、军机处的设立:(七下P91)

1、目的:加强君主专制

2、时间: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3、作用: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二十一、郑成功收复台湾及台湾府设立(七下P94-95)“开辟荆榛逐荷夷”

1、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中收复台湾,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2、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二十二、达赖、班禅册封制度 驻藏大臣的设置(七下P99-100)“国家百余年升平累洽,中外一家。”——《须弥福寿之庙碑记》

1、顺治帝时册封“达赖喇嘛”;康熙帝时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2、1727年,清朝设立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

二十三、伊犁将军的设置:(七下P101)

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说明新疆等地区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二十四、土尔扈特部回归:(七下P101)

1、原因:受到沙俄的控制和压迫

2、时间:1771年(乾隆帝) 3、首领:渥巴锡

4、意义: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渥巴锡成为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二十五、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七下P107)

1、出现时间:出现在明朝中后期;

2、萌芽地区:在苏州、松江等江南和东南沿海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3、典型表现:“机户(手工工场主)出资,机工(雇佣劳动者)出力”,机户就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工人,他们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4、影响: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

二十六、清“闭关锁国”政策(七下P108)

1、原因:1、清朝政府对内坚持“重本抑末”的传统政策,压制、打击工商业,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清政府认为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3、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的统治。清朝实施了闭关政策。

2、主要表现:在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实行禁海政策,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特许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3、影响:1、清朝实施闭关政策对西方的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2、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式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3、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4、启示: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考纲知识点

一、大运河的开凿(七下P3-4)“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将杜之转输,其为利耶博哉!”

隋朝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是隋朝对后世最重要的贡献。

1、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凿时间:605-610年。

3、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开凿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公里。(沿途经过江苏的扬州、常州、无锡、苏州 )

4、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5、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同时运河的通航也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但隋炀帝滥用民力,也造成百姓的困苦。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二、“贞观之治”(七下P7)“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因为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故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

①政治上,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善于用人和纳谏,沿用和发展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②文化上,发展科举,重视教育; ③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三、“开元盛世”(七下P10)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比较稳定,经济繁荣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唐玄宗这一时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是:唐玄宗统治前期①任用贤能 ②整顿吏治 ③重视农业生产 ④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及劳动人民的安居乐业

四、科举制:隋创立,唐完善。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太宗皇帝真长策,赚足影响尽白头。”“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1、含义: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

2、诞生:(七下P15)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3、完善:(七下P16)唐朝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

4、发展:明清的科举制改为考八股文,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八股取士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人的实际能力,使科举考试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才智。

5、结束:清朝末年。1905年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章程》。

6、作用: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五、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七下P21)

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六、以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1、遣唐使:(七下P27)就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他们全方位学习中国,使唐文化对日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其中著名的有晁衡(日本名字叫阿倍仲麻吕)。

2、鉴真东渡:(七下P28)唐玄宗时,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玄奘西行:(七下P29)唐太宗时,玄奘西去天竺取经,回国后整理成书《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七、雕版印刷术:(七下P32)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是唐朝印制的《金刚经》

八、艺术宝库莫高窟:(七下P38)

甘肃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大部分是隋唐是开凿的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保存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彩色塑像,如飞天、仙女等。

九、交子:(七下P53-54)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十、铁木真统一蒙古:(七下P61)

1206年,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建立蒙古国,被尊称为成吉思汗。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十一、行省制度(七下P63)

1、目的: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

2、内容:①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②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③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台湾(当时称琉球);

④设立“宣政院”管理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务。

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域。

3、作用:①是秦朝郡县制的重大发展;

②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③为后来明清所沿用。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十二、活字印刷术:(七下P67)

北宋的毕升发明的陶活字,进行排版印刷。

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后陆续传到世界各地。15世纪欧洲才有,比我国晚约400年。

十三、指南针:(七下P68)

1、战国时期,叫“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2、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3、南宋时,广泛用于航海,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4、作用: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十四、火药:(七下P68-69)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中期已有配方,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十五、《清明上河图》:(七下P74)

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

十六、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七下P71)

北宋的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这部书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十七、八股取士:(七下P80)“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1、目的:为了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2、考试范围:四书五经 3、形式:八股

4、后果:只顾读书,不求实际学问。

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十八、明朝郑和下西洋:(七下P86)“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

1、目的: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

2、时间:1405-1433年

3、经过:1405年,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率庞大船队从刘家港出发。

到1433年,郑和前后航海七次,经历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4、历史意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它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十九、戚继光抗倭:“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七下P87)

明朝戚继光率戚家军取得台州九战九捷,肃清了倭寇(日本)的骚扰。被称为“民族英雄”。

二十、军机处的设立:(七下P91)

1、目的:加强君主专制

2、时间: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3、作用: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二十一、郑成功收复台湾及台湾府设立(七下P94-95)“开辟荆榛逐荷夷”

1、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中收复台湾,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2、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二十二、达赖、班禅册封制度 驻藏大臣的设置(七下P99-100)“国家百余年升平累洽,中外一家。”——《须弥福寿之庙碑记》

1、顺治帝时册封“达赖喇嘛”;康熙帝时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2、1727年,清朝设立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

二十三、伊犁将军的设置:(七下P101)

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说明新疆等地区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二十四、土尔扈特部回归:(七下P101)

1、原因:受到沙俄的控制和压迫

2、时间:1771年(乾隆帝) 3、首领:渥巴锡

4、意义: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渥巴锡成为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二十五、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七下P107)

1、出现时间:出现在明朝中后期;

2、萌芽地区:在苏州、松江等江南和东南沿海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3、典型表现:“机户(手工工场主)出资,机工(雇佣劳动者)出力”,机户就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工人,他们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4、影响: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

二十六、清“闭关锁国”政策(七下P108)

1、原因:1、清朝政府对内坚持“重本抑末”的传统政策,压制、打击工商业,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清政府认为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3、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的统治。清朝实施了闭关政策。

2、主要表现:在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实行禁海政策,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特许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3、影响:1、清朝实施闭关政策对西方的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2、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式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3、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4、启示: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

七年级历史下册人教版一二单元知识框架?

1.大运河开通:目的,年代,意义,人物 ?

2.贞观之治的政策 ?

3.科举的形成和完善 ?

4.隋唐文化艺术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必读课外书目录?

初一年级历史读物推荐两本

一、《上下五千年》

《上下五千年》作为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用一个个小故事将中国历史上风云变幻的重大事件展现出来,让读者在倾听历史回声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历史,并且产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二、《史记》

作 者(汉)司马迁 原著,彭晓勃 改写 出

《史记》是中国信史的起源,是中国人不可不读的史学巨著。 鲁迅曾盛誉《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日本历史学家吉川幸次郎在他的著作中说:“希罗多德是西方历史之父,汉代司马迁在公元前一世纪写的《史记》,则是我们东方的历史之父。”

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一共多少课?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3课 华夏之祖

  活动课一 寻找历史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活动课二 编历史小故事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活动课三 秦始皇功过的辩论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8课 三国鼎立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活动课四 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

  活动课五 “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和技能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部分(上)

在抖音上讲解历史视频怎么拍?

要利用剪映APP首先要录制好或者录屏历史视频,然后在其中录入你自己的声音即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105990.html

标签: {$tag}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近现代史著名历史事件?

近现代史著名历史事件?

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1、鸦片战争开始和结束的标志:①1840年6月,英军舰队驶进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标志着鸦片战争的开始。②1842年8月,英军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膝求和,标志着鸦片战争结束。 2、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

据统计,2003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m2,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二。我国人均耕

据统计,2003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m2,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二。我国人均耕

2500*(2/5)=1000平方米据统计,2003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m2,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二。我国人均耕( 1000 )平方米...

跪求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一轮复习讲义

跪求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一轮复习讲义

%3D3%26amp%3Bfilter%3Ddigest我高三用的这个。到时候老师也会讲,不过第二轮复习形成框架还是不错的。建议现在重点看课本。...

中学生学习方法课件

中学生学习方法课件

学习方法: 一、预习:在预览教材的总体内容后再细读,充分发挥自己的自学能力,理清哪些内容已经了解,哪些内容有疑问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点、难点)分别标出并记下来。 这样既提高了自学能力,又为听课“铺”平了道路,形成期待老师解析的心...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本答案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具体措施有哪些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本答案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具体措施有哪些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卫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

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二年级,该怎样带孩子系统学习世界历史?

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二年级,该怎样带孩子系统学习世界历史?

不知道是出于孩子兴趣还是家长有意培养?对于八九岁的孩子来说,即便是有兴趣学习世界历史,没有大人的引领指导,也缺乏足够的理解能力,若出现理解性的差错,怕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有影响。 无论是孩子兴趣,还是有意培养,若要学习,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