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学课件 > 正文内容

长方体正方体练习设计课件(长方体正方体课件素材)

zhao_admin1个月前 (04-23)数学课件5

正方体长方体区别?

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别就是,正方体是一种8根棱长完全相等、6个面都相等的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长方体是指由6个面、8条棱组成的,且相邻的三条棱呈垂直关系、对面棱和平面都呈平平关系的体,它的体积公式是长乘以宽乘以高。

而正方体它同样也是有6个面和8条棱组成,但它的6个面是对称相等的,8条棱也是完全相等的,它的体积公式是棱长的立方关系。

所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就是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它也是长方体。

怎样做正方体,长方体?

做正方形:

1用报纸卷出粗细均匀,长度相同的纸棒,共卷12个。

2用报纸裁剪出大小相等的正方形6个,边长和纸棒相等。

3用浆糊先把4个纸棒粘成正方体,用同样的方法再做一个正方形,再用剩余的4个小棒将两个正方形对应的角分别粘在小棒的两头。

4剪出的6个正方形粘在小棒的6个面上。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它也可以用长方体体积公式计算,由于正方体长宽和高都相等,所以正方体体积=棱长的立方

长方体正方体的全部公式?

长方体的棱长之和:长×4+宽×4+高×4。

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棱长×12。

长方体的表面面积等于,(长×宽+长×高+高×宽)×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长之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或长×高×宽。

正方体的体积等于棱长乘棱长乘棱长。和底面积乘以高。

牙膏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

答案

分析 根据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面的面积相等,有12条棱,8个顶点,互相平行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在生活中形状是长方体的物体有很多,如:牙膏盒、火柴盒、粉笔盒等.

解答 解: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可知:生活中形状是长方体的物体有很多,如:牙膏盒、火柴盒、粉笔盒等.故答案为:牙膏盒、火柴盒、粉笔盒.

长方体正方体的所有公式?

一、长方体公式:

1、 长方体表面积公式=(长*宽+长*高+宽*高)*2

S=(a*b+a*h+b*h) *2

2、计算长方体无上盖面积或粉刷房屋=(长*高+宽*高) *2+长*宽

S=( a*h+b*h)*2+a*b

3、计算长方体通气管或排水管面积=长*宽+长*高)*2

S=(a*b+a*h)*2

4、计算长方体贴四周商标或瓷砖的面积=(长*高+宽*高)*2

S=( a*h+b*h)*2

5、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V= a*b*h

6、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V= s*h

7、底面积=长*宽

s= a*b

二、正方体公式:

1、正方体表面积公式=棱长*棱长*6

S= a*a*6

2、正方体无上盖面积=棱长*棱长*5

S= a*a*5

3、正方体贴四周商标=棱长*棱长*4

4、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 a*a*a

5、正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V= s*h

礼盒是正方体还是长方体?

礼盒大多是底边为正方形的长方体。底边为正方形显得方正、大气、美观,且便于携带。但因盒内物品高度的原因,礼盒的高度会小于底边边长。

书是正方体还是长方体?

书是长方体,书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关键的学习工具,我们每个人出生到能鉴别数字的时候,就在书本里能看懂阿拉伯数字,和简单的汉字,如一,二,三,四,五等等,在古代没有造纸的能力,那个时候我们祖先发明了甲骨文,在动物的骨头上用工具刻上文字,随着进步,祖先又发明了,用竹子弄成小块的板子,在哪上面把文字记刻在上面,随着人类的进步现在我们用的是纸张非常的好,用的是现代最科学的机器印字,我的答题到此结束

桌子是正方体还是长方体?

:桌子面是长方体。

1、这里说的是桌子面的形状的算题。

2、一个长方形的桌子,其表面肯定就是长方形。题中所说桌子是长方形还是长方体。这个回答就照上述意思回答就是了。所说长方体,它是一个长与宽和高都是实体形,四面都没有空挡,整个是一个完整的物体。这才叫体积。只说面积的,其实就是这里说的桌子的面。这就得出,桌子面肯定是长方形的。

3、依照上述说法得出依据:桌子的面通常情况下都是长方形。根本就没有长方体的介入。

钟表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

钟表一般都是长方体。无论是挂在墙面上的钟表还是摆放在桌面上的钟表,它们的正面,也就是显示时间的一面,它们的形状有正方形,长方形,还有圆形等,用来放置钟表所需零件的部位就构成了钟表的厚度即钟表的高。

钟表的正面加厚度就构成了一个立体,而钟表的厚度一般都不会超过正面的边长。所以一般的钟表都是长方体而不是正方体。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109371.html

标签: {$tag}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平行线)教案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平行线)教案

认识平行教学内容:教材P39----41教学目标: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感知生活中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现象。 认识平行线,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做出一组平行线。学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教学重点:理解平行线的概念教学难点:学会画平行线教具准备:挂图、直...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PPT)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PPT)

959 0000 0000改写用“亿”作单位的数是。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5。2.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把除数看做整十数,想这个整十数乘几,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5.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中班数学教案《物品比大小》

中班数学教案《物品比大小》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课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生分析 学生...

想自己重新学习初中、高中数学,有哪些教材值得推荐?

想自己重新学习初中、高中数学,有哪些教材值得推荐?

谢!初高中教材是最基础的,就很好!再买一本配套练习册,巩固学习的内容就可以了。参考 如果是为了补基础,侧重点在于教材上的基础知识。 当时为了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还得多做练习题,尤其是一些典型的题型。这些练习题可以选择名校的题库,也可以上网找...

三年级上册简短趣味数学小故事急!急!急!

三年级上册简短趣味数学小故事急!急!急!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 1+2+3+ ..... +97+98+99+100 = ?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 高斯叫...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第一章!求练习题!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第一章!求练习题!

  第一章有理数考点知识点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理解掌握灵活应用1.数轴: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的。  2.相反数实数a的相反数是-a;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有a b=0,反之亦然;几何意义:在数轴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