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课件 > 正文内容

语文八上课件《孟子》三章得到多助失道寡助(孟子三章得到多助失道寡助译文)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思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文章善于运用设喻的方法。从文章末端看,孟子虽反对战争,却多次提到战争。这是为了迎合诸侯们的心理打个比方,以便有机会向诸侯们宣传自己的“仁政”主张。

八上语文孟子三章注释?

注释:

①【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②【环】围。

③【池】护城河。

④【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⑤【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

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

⑦【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⑧【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⑨【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⑩【至】极点。

⑪【亲戚 】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⑫【畔】同“叛”,背叛。

⑬【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君子,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螺蛳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

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

八年级上册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词语总结?

词语归类

(一)重点词语。

1.人和:指得人心,上下团结。

2.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

3.郭:外城。

4.环:包围。

5.池:护城河。

6.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7.坚利:坚固精良。利:精良。

8.委:放弃。

9.去:离开。

10.故:所以。

11.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12.以: 凭借。

13.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封,划定。封疆:疆界、边境。

14.固:巩固。

15.国:国防。

16.险:险要的地理环境。

17.威:威慑。

18.以:凭借,依靠之意。

19.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

20.寡:少。

21.之至:到达极点。

22.畔:通“叛”,背叛。

23.顺: 归顺,服从。

24.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25.有:要么,或者。

(二)通假字

“畔”通“叛”,背叛。

(三)词类活用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名词用作动词,限制)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四)古今异义

1.城 古义:城墙 今义:城市

2.池 古义:护城河 今义:水池

3.委 古义:放弃 今义:委屈、不甘心

4.国 古义:国防 今义:国家

5.亲戚 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

6.去 古义:离开 今义:往、到

7.域 古义:界限,限制 今义:地域

8.是 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9.兵 古义:兵器 今义:士兵

10.然而 古义:这样却 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五)一词多义。

(1)之三里之城:的,助词多助之至:到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者。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代指这座城(2)和

地利不如人和: 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春和景明: 和煦(3)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巩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执,顽固固以怪之矣: 原来,本来(4)而环而攻之而不胜: 连词,表转折委而去之: 连词,表顺承环而攻之而不胜: 连词,表修饰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什么文体?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议论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之境。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的治国主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治国主张。

“道”指施行“仁政”;“人和”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而只有施行“仁政”,方能得“人和”,得民心,民心所向,作战就会取得胜利。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

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阐述了孟子的什么观点?

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既是战争的总指挥,也是政治上的领袖.孟子通过论述战争胜负的问题,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然而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争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政治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所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自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八年级上册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八年级上册语文《〈孟子〉三章》中的一章,具体内容为: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一词多意有什么呀?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正确的写法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写好后,为什么不检查一下?不要让粗心成了习惯!】其中“道”的含大致有:

1.道路。

2.水流通行的途径。2.方向;方法;道理。4.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取此义。)5.技艺;技术。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7.属于道教的。8.说。9.用语言表示。10.以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政治主张?

你好!

全文阐述的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政治主张:只有施仁政的国君才能得到天下人拥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119194.html

标签: {$tag}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中职生感想作文,求一篇

中职生感想作文,求一篇

星期六,我早早的醒了。躺在床上,回忆着老师说的话“回家以后,一定要帮父母做家务事,报答父母平时为我们做的事。”我继续回忆母亲为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辛苦。 我想了想,妈妈平时又要上班,下午回来做家务,还要为我辅导,多么辛苦啊。我一定要帮她...

关于山水的诗句

关于山水的诗句

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7.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10...

描写山水的好句

描写山水的好句

好句 我们的学校就像一个大花园,多么美丽,多么可爱,我们在这里茁壮成长。 我们走进教室,只见窗口那里不断地滚进浓雾,教室里简直就像一个大蒸笼。 笭单蒂竿郦放垫虱叮僵春天使大地焕然一新,春天给学校满园春色,春天给我们欢乐和希望,催促我们奋发向...

叶圣陶杯作文大赛2016字体要求

叶圣陶杯作文大赛2016字体要求

 “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主办,《中学生》杂志社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承办,以崭新的理念、正确的导向、严谨的组赛程序、公正的评选原则,赢得了广大师生的信赖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已...

七彩课堂和五e课堂哪个好(七彩课堂和五e课堂哪个好用)

七彩课堂和五e课堂哪个好(七彩课堂和五e课堂哪个好用)

5e课堂和七彩课堂哪个教材好?推荐七彩课堂这一本素材的,首先就是因为这里面题目它种类更加的丰富,并且的话呢都是选择一些考试的真题,更加的具有代表性,并且里面赠送的答案。也是要更加详细一些的,他可以很好的帮助你理解这里面的每一道题目,从而实现...

统编一年级上册语文《大小多少》教学设计

统编一年级上册语文《大小多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会写“小、少”等5个生字。学习“犭、鸟”2个偏旁和1种笔画。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获得对大小、多少的感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