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课件 > 正文内容

身在曹营心在汉指的是那个人物

身在曹营心在汉指的是那个人物

是指徐庶。徐庶本名徐福,为寒门子弟。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拜师求道。后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道友来往密切。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徐庶南下时因母亲被曹操所掳获,徐庶不得已辞别刘备,进入曹营。

后来此事被艺术加工为“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等歇后语,被广为流传。而徐庶也成为孝子的典范被加以称赞。魏文帝时,徐庶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扩展资料:

轶事典故

1、折节学问

徐庶少年时喜欢练颂晌剑行侠仗义,后来为人报仇被官府抓,逃脱后改名换姓前往儒家的学舍去学习儒学。但是同舍的学生们都嫌弃徐庶先前做贼,凡事都不肯与徐庶一起。徐庶于是每天都起床的特别早,一个人打扫卫生,不管什么事都先问问别人的意见,认真学习儒学,渐渐的,徐庶对于儒家的经义学信敬问都非常精通,而且还结识了同郡的石韬,俩人胶漆相投 ,后来一起在魏国做官。 

2、方寸大乱

建安十三年(208年),徐庶在跟随刘备逃亡的过程,母亲被曹操掳滑樱慎获,徐庶向刘备辞行,刘备不忍,徐庶对刘备说道:“我本来想和将军一起创造王霸之业,所凭恃的就是这颗心,但是现在我的母亲被曹操抓去,我现在方寸已经乱掉了,对将军也没什么帮助,所以我请求从此与你告别。”刘备只好答应,于是徐庶为了保全母亲前往曹营,同郡石韬也和他一起前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徐庶

身在曹营心在汉,成语典故,出自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典故中曹营指三国时期昌宏余的曹操阵营,曹氏耐滚政权;汉指刘备政权或者历史当时没落的东汉王朝(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故有多人,因人与事件的差异,所以汉的指代有所差别)。身在曹营心在汉意为栖身在曹操阵营中的某人某将,心里却是依然思念忠于绝嫌刘备(或是汉朝)。比喻人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不在自己的志向之地,有身不由己之感。

在三国中,与身在曹营心在汉典故相关的有多人,其中最为人所知的人物故事应有三人:关羽,徐庶,荀。

一般就是特指关羽

徐庶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主人公是谁?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演义记载

《三国演义》中没有“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句话,而且此语可以指徐庶,也可以指关羽.关羽与刘备失散后,不得已降了曹操.曹操对关羽优礼有加,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封侯赐爵.但关羽不为所动,最后挂印封金,不辞而别,过五关斩六将,与刘备、张飞相聚.因而后人称关羽“身在曹营孙袜心在汉”.这是民间流传的俗语,在戏剧曲艺中能听到.后来这句话常用来比喻人在某地心却怀念异地的亲人,也常刘关张三人用来比喻人在敌对双方的某一方挂职,心却向往另一方.

《三国演义》中说,曹操把关羽围困在屯土山上,在张辽极力劝说下,关羽和曹操订立了著名的“土山三约”:一、降汉不降胡中曹;二、赡养刘备两个夫人;三、一旦知道刘备消息,无论千里万里赴汤蹈火也要投奔兄长.曹操最后答应了苛刻的条件.身在曹营的关羽还几次提醒曹操,自己时刻没有忘记故主刘备.后来又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报答曹操不杀之恩.关羽忠于刘备,忠于桃园结义的拳拳之心,在小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三国志》里关羽投降变节之说也就被巧妙地化解,反而留下一个著名典故,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将关羽讲义气的形象推向极致的是《三国演义》中关羽在华容道义释曹操的一幕,更令无数人荡气回肠.

徐庶是《三国演义》中一位足智多谋的人物,曾做过刘备的军师.后因曹操假冒徐母笔迹致书徐庶,徐庶不得已离开刘备而回家与母亲相聚.临行前,徐庶曾向刘备表示:“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不设一谋.”后来便有了一句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表示始终保持沉默之意.

但徐庶却是比关羽更合成语意义的人物,他在被迫“弃刘归曹”后,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虽在曹则做激营却“终身不设一谋”,因此,徐庶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光辉典范.

通读本《三国演义》上说,徐庶化名单福,闻玄德是仁德之主前去投靠,拜为军师,接连打了两次漂亮的胜仗,还袭取了樊城,使刘备声名鹊起,也让刘备集团在逆境中看到了希望.可是好景不长,其身份被程昱识破,并设计将徐庶老母赚至许昌,又假借徐母家书逼徐庶就范,这就是俗语典故“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由来.

徐母被捉,史籍与演义皆同,所不同的是细节,《三国志・诸葛亮传》曰:“俄而表卒,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

这段记载与“演义”有两点不同.第一点,这时的诸葛亮已经在刘备阵营,说明“三顾茅庐”在徐庶辞刘之前.第二点,徐庶的母亲并非曹操用计捉取的,而是在追击刘备时俘获的,说明此时的徐庶已经将老母接至刘备军中或安排在樊城、新野居住,只是当时刘备的力量薄弱,实力不足以保护部下及家小,甚至连自己的家眷都差点被捉.

另外,魏略曰:庶先名福,本单家子.说明单福也不是化名,而是本名.单也不是姓而是出身寒门的意思,《三国演义》正是采用了《魏略》的记载将其化名单福,显然是以讹传讹.徐庶的原名应该叫徐福,因行侠仗义不得已改名,信史中也无曹操伪造徐母家书的记载.

徐母被捉后,徐庶急忙辞别刘备说:“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於事,请从此别.”看来,徐庶侍母至孝,为了尽孝连王霸之业都可以抛弃,说明徐庶是个视家庭比事业更重要的理智之人,只是可惜了徐庶的满腹经纶.

徐庶是位足智多谋又文武双全的人物,年轻的时候,他只身闯入仇家手刃仇人,武功可谓了得.后弃武从文,虽然出场很少,也是屡有建树,曹操的顶级谋士程昱称,徐庶之才十倍于己,当是肺腑之言.曹操正是看中徐庶的聪明才智可以为己所用,才想方设法将其赚至自己门下,曹操爱才心切,但是却忽略了徐庶是一位真正的忠义之士.

徐庶投奔曹营后确实谨记诺言恪守诚信,即使在曹操将遭到毁灭性打击的时候,也不愿透露机密,只是采用了庞统的计谋避之而去.据《三国志》记载,当时与徐庶一起投奔曹操的还有一位石韬,诸葛亮北伐时,韬仕历郡守、典农校尉,福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诸葛亮出陇右,闻元直(徐庶字)、广元(石韬字)仕财如此,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徐庶至曹营后的确没有进献任何针对刘备的计谋,诸葛亮之叹恰好为徐庶的“身在曹营心在汉”作了有力注脚.

另外,刘备是蜀国而不是真正的“汉”.关羽“降汉不降曹”只是“降”而不是“心在”.他心在刘备的“汉”,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119747.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答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答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  (满分100分,含卷面分2分;答卷时间为90分钟)  班别 姓名 成绩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2 分)  一、 我能拼,我能写。  (共6分)。  shuǎ...

孤雁·杜甫的名句赏析

孤雁·杜甫的名句赏析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赏析】 这首咏物诗写于大历初杜甫居夔州时。  它是一首孤雁念群之歌,体物曲尽其妙,同时又融注了...

古诗文中描写山水的名句

古诗文中描写山水的名句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嵋山月歌》 李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论文ppt的不足之处可以怎么写?

论文ppt的不足之处可以怎么写?

论文ppt的不足之处写的方法 论文答辩ppt不足之处尽量能不写就不写,如果必须要写的话,建议几句话带过即可,但是不要和你的论文核心部分有冲突。 例如可以写:经过本人这次论文写作,学到很多东西,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由于才疏学浅,时间和精力有...

初中语文的课文的课件,到哪里去找

初中语文的课文的课件,到哪里去找

初三语文课件初三语文试题初三语文教案中考语文语文版初一课件语文版初二课件当前位置:主页>初中语文>初一语文课件>列表 资源名称 整理日期 版本 格式 人气 2016初一下册第1课 从百草...

我心中的守法楷模 作文

我心中的守法楷模 作文

每个学生心里都有衡量好老师的标准,在我的小学生涯中,我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好老师,有的幽默风趣,有的和蔼可亲,有的严格要求……而我的心目中的好老师是马老师。 马老师是我三年级时的班主任,她红润的脸上镶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长长的修眉,樱桃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