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课件 > 正文内容

地理作业 旅游路线设计

旅游路线设计有哪些步骤?旅游路线设计应该如何做?

设计旅游线路大概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要确定目的地,出发时间以及出行人数

2、查询交通信息,提前订好火车票或者机票3、查询攻略,做好每一天行程。这一步非常重要,出去玩能不能玩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攻略、行程做的好不好。攻略的话常用网站有马蜂窝、穷游,这两个网站内容比较全面;行程规划的话你可以试一下袋鹿旅行,自行添加元素(食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都有),系统会智能规划线路,也可以自行调整,设计出的行程可以下载打印,也可以导出到移动端,非常便捷,而且是免费的。4、预订酒店,出境游常用Booking,国内的话携程、去哪儿、艺龙都是不错的选择5、费用预算,一定要准备好充足的资金用来应对旅途中的意外情况。6、查询注意事项,如着装、天气、安全等等。

怎么设计旅游路线比较合理?

旅游路线设计合理性因人而异,个人觉得合理不合理还真没有具体的定论,有人觉得用最短的时间逛最多的景点,这就是合理的;也有人觉得,同等情况下花费最少,这是合理的。其实旅游之前我们要搞清楚自己内心想要的,往往很多人会走入这样的误区,一趟旅游下来,走马观花,钱花了不说,人还特别疲惫,反而没有达到放松自我的目的。

(1)出发之前,一定要查询景点的交通状况和售票机制,如果景点之间交通不便,门票对于散客来说购买比较复杂,这类出行建议直接跟团,按照旅游团既定路线出行,或者请私导。今年8月份我去张家界旅游就碰到这种情况,各个景点之前相距很远,每天在路上要花费4-5个小时,并且天门山景区的门票要提前摇号,如果没有旅游团帮忙,散客排队时间更长。

(2)如果选择自驾出行或者个人坐车出行,在出发之前,准备一张旅游地图,把目的地都标注出来,然后结合交通图找出各个景点之间的交通要道,有高速或国道尽量不要走省道和乡道,尤其是事故多发地段,注意做好路线备份,一天在路上长途开车的距离最好不要超过500公里,也就是注意景点的衔接性。

我始终有一个观点,旅游要区别旅行,匆匆飘过不如认真驻足,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已经很快了,如果连旅游都变成了快餐式的模式,那旅游也就没有太多的意义了。

最后,附上西北和西藏旅游路线图供大家参考。

旅游自由行路线怎么设计?

1交通(飞机,汽车,当地租车,公交)。

2住宿(酒店,民宿,青旅)

3行程(文物古迹游,自然山水,海边度假)

4当地出名的美食地图。

5根据线路长短,要带的各种装备。

红色旅游路线设计目的?

红色旅游从张家界一韶山一井岗山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什么是旅游路线设计过程?

旅游线路设计包括,重点景点设计,门票,酒店,餐费,机票预订,保险,盈利情况

世界遗产旅游路线怎么设计?

川、黔、滇盐栈古道,源于四川(含重庆)的产盐地区。

是川、黔、滇、鄂、湘、陕、渝等地的水陆混合型运盐古道,是以盐运文化为特色的文化线路。依托川盐古道形成的川盐运销,对促进沿线地区的开发、经济发展、文化交融及民族国家的治理有重大作用。

川盐古道文化遗产以古盐道、古场镇、古街道、古码头、会馆、庙宇、堰闸、碑刻、盐运器具及饮食、传统民间音乐、诗词等为核心,类型多样、数量众多,具有重要的遗产价值、考古价值、旅游价值及开发利用潜力。

推出世界遗产精品游、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体验游之四渡赤水·红色传承游、户外运动探秘游、黔川渝康养休闲旅游等四条精品旅游线路,涵盖了黔川渝赤水丹霞、峨眉山·乐山大佛、大足石刻、重庆金佛山等5个世界遗产地、5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旅游资源,属于国内罕见的精品旅游资源组合。

请帮我设计下路线【英国旅游】?

杜莎夫人蜡像馆 伦敦眼 在一起 有联票, 国会大厦 大本钟 威思敏思特教堂在一起 且到伦敦眼步行即可,就在泰晤士河的两岸, 白金汉宫是穿过公园即可到达 也不需要坐地铁,伦敦眼是Waterloo站 可以从这里或者是西敏寺 Westminster站开始游玩这几个景点,然后步行至白金汉宫,这些一天时间足够了伦敦塔比较远 要坐灰色线 即Jubliee line 到tower hill站 , 伦敦塔可以和塔桥一起玩 塔桥就拍拍照就可以了 步行可到达大英博物馆是需要一整天的牛津街如果要逛比较全也是要一整天的 当然也可以博物馆早上逛 下午就去逛街其他的还推荐harrods百货 和national gallery (离大本钟很近)

地理作业问题,求解?

中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和问题 土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主要空间场所,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

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需求的增加,土地资源紧缺的状况也日益严重。面对这种局面,认真研究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潜力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一、中国土地资源的特征 1.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 中国国土地面积144亿亩。其中,耕地约20亿亩,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9%,林地18.7亿亩,占12.98%,草地43亿亩,占29.9%,城市、工矿、交通用地12亿亩,占8.3%,内陆水域4.3亿亩,占2.9%,宜农宜林荒地约19.3亿亩,占13.4%。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4位,林地居第8位,草地居第2位,但人均占有量很低。世界人均耕地0.37公顷,我国人均仅0.1公顷,人均草地世界平均为0.76公顷,我国为0.35公顷。发达国家1公顷耕地负担1.8人,发展中国家负担4人,我国则需负担8人,其压力之大可见一斑,尽管我国已解决了世界 1/5人口的温饱问题,但也应注意到,我国非农业用地逐年增加,人均耕地将逐年减少,土地的人口压力将愈来愈大。2.类型多样、区域差异显著 我国地跨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其中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合计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71.7%,温度条件比较优越。从东到西又可分为湿润地区(占土地面积32.2%)、半湿润地区(占17.8%)、半干旱地区(占19.2%)、干旱地区(占30.8%)。又由于地形条件复杂,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等各类地形交错分布,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区域差异明显,为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3.难以开发利用和质量不高的土地比例较大 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难以开发利用的。在全国国土总面积中,沙漠占7.4%,戈壁占5.9%,石质裸岩占4.8%,冰川与永久积雪占0.5%,加上居民点、道路占用的8.3%,全国不能供农林牧业利用的土地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6.9 %。此外,还有一部分土地质量较差。在现有耕地中,涝洼地占4.0%,盐碱地占6.7%,水土流失地占6.7%,红壤低产地占12%,次生潜育性水稻土为6.7%,各类低产地合计5.4亿亩。从草场资源看,年降水量在250mm以下的荒漠、半荒漠草场有9亿亩,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高寒草场约有20亿亩,草质差、产草量低,约需60-70亩,甚至100亩草地才能养1只羊,利用价值低。全国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每公顷只有79m3,为世界平均110m3的71.8%。二、土地资源利用类型 由于我国自然条件复杂,土地资源类型多样,经过几千年的开发利用,逐步形成了现今的各种多样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一般分为耕地、林地、牧地、水域、城镇居民用地、交通用地、其他用地(渠道、工矿、盐场等)以及冰川和永久积雪、石山、高寒荒漠、戈壁沙漠等。按《世界资源,1983》一的可比资料,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土规模较大的国家相比,农业用地比重偏小(表1) 表1 各国农业用地所占百分比(%) 从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看,我国东南部与西北部差异显著,其界线大致北起大兴安岭,向西经河套平原、鄂尔多斯高原中部、宁夏盐池同心地区,再延伸到景泰、永登、湟水谷地,转向青藏高原东南缘。东南部是全国耕地、林地、淡水湖泊、外流水系等的集中分布区,耕地约占全国的90%,土地垦殖指数较高,西北部以牧业用地为主,80%的草地分布在西北半干旱、干旱地区,垦殖指数低。水土资源组合的不平衡也很明显,长江、珠江、西南诸河流域以及浙、闽、台地区的水量占全国总水量的81%,而这些地区的耕地仅占全国耕地的35.9%。黄河、淮河及其它北方诸河流域水量占全国水量的14.4%,而这些半湿润、半干旱区需用灌溉的耕地却占全国耕地的58.3%(表2)西部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总量只占全国水量的4.6%。表2 我国水土资源统计 耕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所在的14个省市,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的59%。水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约占全国水田总面积的93%,旱地分布遍及全国,但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占全国旱地总面积的85%,其中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最为集中,占全国旱地总面积60%左右。全国林地面积1152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2.98%,林木蓄积量105.72亿立方米,森林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面积占全国的50%,蓄积量占75%。而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华北、中原、长江下游地区,森林资源却很少,只占全国森林面积的4%。草地主要分布在降水量少于400毫米的北部和西部地区,面积约43亿亩。其中可利用的约33亿亩。北部草地呈带状分布,草原面积约占30%,荒漠地带约占64%,其余为山地草场。南方草山草坡约有10亿亩。三、土地质量与潜力 我国土地生产潜力、地区间差异很大。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而生物生产量却占全国的90%,并且集中了我国90%以上的耕地、林地和产肉量,95%以上的人口。1km2已承载225人。以光、热、水资源作为指标的气候生产潜力的估算表明,东部大面积的平均产量还只有气候潜力的20—40%,尚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缺水,水资源总量只占全国的4.6%,年生物生产量还不到全国的10%,生产能力低,土地的承载能力也仅为全国承载能力的4.3%。根据计算,20亿亩的现实生产力(生物生产量)约占总农业用地的3/4;林草用地合计约60亿亩,而现实生产力却仅占农业用地的1/4,产值仅占1/10,不仅粮、棉、油全靠耕地提供,而且全国产肉量的96.2%也由耕地生产的饲料转化,农村用材亦大部分依赖于农由林网和农区绿化。据计算,到本世纪末,耕地的生物生产量将达23×108吨,占农林牧用地总生产量的68%,林草地仅占32%。到2025年,耕地生物量仍占70%。因此,不难看出,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20亿亩的耕地都是我国国土资源的精华所在,保护耕地资源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国策。1.据《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量测结果,在现有耕地中,质量好的一等耕地约占全国总耕地的41.6%;对农业利用有一定限制、质量中等的二等耕地面积约占34.5%;对农业利用有较大限制、质量差的三等耕地约占20.3%,不宜农用而需退耕者3.3%。据统计资料推算,如果以播种面积(统计数字)亩产150千克为一个台阶计算,那末150千克以下的低产田占21.0%,高于300千克的高产田占22.5%,150—300千克的中产田则占56.5%。由此可得以下几点结论: l)中产田面积最大,而且其产量(占56.5%)和县份(占56%)都占一半以上。2)中产田大体包括两种土地,一是土地质量好的,无限制因素的一等耕地。由于投入少、管理粗放,产量未达到应有的水平。这类耕地约有2000万亩,只要增加投入,加强管理,产量将会很快提高。二是有轻度限制因素的二等耕地,以轻度洪涝、轻度盐碱、轻度水土流失地和缓坡地为主。其中排水限制占24%,侵蚀、坡度限制占17.5%,盐碱限制占13.5%。这类耕地可以按其适宜性调整作物生产布局,或采取简单改良措施,消除其限制因素。中产田的增产效益比高产田与低产田高。高产田再高产,由于报酬递减,效益不会太高。以1985年统计资料看,在高产田中亩产300—350千克的占高产田面积约63.64%,350—450千克的占34.48%,450千克以上的占1.87%。产量越高,比重越少,增产的难度愈大。低产田多为陡坡地、干旱、瘠薄地、风沙地、重盐碱、重涝渍地,是具有严重限制因素的耕地。改造低产田需要大量投资。由此可见,当前应主攻中产田,改造二等地,达到大面积增产与均衡增产的目的。与此同时要巩固提高高产田,有计划地改造低产田。2.全国农用后备土地资源约5亿亩,按其质量评价,其中一等荒地仅占3.1%,二等荒地占49%,三等荒地占47.9%,包括盐碱地、沼泽地、红黄壤山丘、高寒地、干旱地和沿海滩涂等。且大多地处边远,交通不便,开垦所需投资较大,要经大力改造后才能使用。宜农荒地主要分布在35°N以北地区,以三江平原,松嫩平原,东北山区的山间谷地及山前丘陵,内蒙古东部,河西走廊,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伊犁河流域等,这些地区的荒地面积约占全国荒地面积的80%。宜农荒地既可以开垦用于农耕,也适于发展牧业与林业,必须因地制宜,合理利用,以免引起农、林、牧争地的矛盾。宜农荒地中约有40%为天然草地,主要适于开垦种植饲草饲料,将天然草地转变为人工牧草地。另外,约有16—20%的宜农荒地分布在南方各省山丘地区,主要适宜发展木本油料和茶、桔等作物。3.我国西部牧区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一半,但草原牧区土地生产力低,平均每亩草场仅产肉0.15千克。如以牧草加上农作物秸杆,农副产品的剩余部分作为饲料量计算,则西部的饲料量仅占全国的11%,产肉量占4.9%。西部牧区草场不仅生产力低,而且普遍过牧超载,导致草原退化与土地沙化。因此,草原牧区当前不宜大幅度增加载畜量,而应休养生息,严格地控制牲畜数量。饲草资源开发潜力,一是加强草原管理,使4亿亩退化草场恢复到原有生产水平,估计每亩可增产干牧草30千克;二是改良草场,建设人工、半人工草场,通过开辟水源,消除毒草,建立科学的放牧管理制度,规定合理的载畜量;三是开发缺水草场。据调查,全国牧区约有3—4.5亿亩缺水草场,平均利用率仅有30—40%,经过开发水源,可扩大利用率;四是合理开发利用南方草山草坡,南方山地草场牧草生长期长,产量高,目前利用不到20%,具有很大潜力。4.我国林业用地为37亿亩,其中森林面积为18.7亿亩。森林中中幼林占10亿亩左右。据林业部资料,目前有21个林业局可采森林资源已基本枯竭,按现有生产水平继续下去,到本世纪末将有近70%的林业局可采森林将全部采完,而南方集体林区乱砍滥伐更为严重,形势十分严峻。因此,无论从保护生态环境,还是供给木材角度看,对林业建设与林地布局都有必要进行战略调整。即在继续搞好平原、城市绿化和三北防护林体系的同时,把林业建设的战略重点尽快转向山区。这不仅是因为我国山区面积大,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角度,需要如此;而且由于山区多属江河上游,或是平原农区屏障,对于从总体上改善生态环境,涵养水源,庇护农田、草场,都至关重要。从全国土地资源特点分析,东北、西南两个老林区恢复资源需时较长,应抓紧筹建新的林区。要重视南方亚热带山丘的开发,那里山丘面积占土地面积的80%,近 2/3为海拔1000以下的低山丘陵,热量丰富,水分充沛,土壤比较肥沃,土地生产力高,林木生长快,适宜树种多,造林及封山育林均易奏效,发展林业条件优越。因此,应集中力量,加速建设,力求在本世纪末成为国家最大的用材林、经济林基地,以避免到时可能出现森林资源青黄不接的问题。应加强中幼林抚育,改造低产林、改造更新疏林、灌木林(全国约7亿亩),及时进行迹地更新,保持水土,永续利用。全国后备林地约10亿亩,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南方丘陵山区。经过造林绿化,预计到本世纪末,森林覆盖率可达17%。

初中地理有作业吗?

肯定是有作业的,他和语文,数学一样,一般情况下,学校都会有配套的1~2本的练习,在老师教完新课的情况下,一般都会要求学生做完本节新课的练习,这样才能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收获,也能帮助学生们查缺补漏,综上所述,地理和语文,数学,英语一样都是有相应的配套练习的,所以说都会有作业。

作业设计手段运用?

首先,作业设计的技术性目标是高生产率,即运用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等技术手段,进行作业设计,以达到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目的。

其次,作业设计的社会性目标为工作的高满足度,即通过工作范围扩大和工作内容丰富等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劳动者的情感、社交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以达到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水平、职工生活质量提高的目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132285.html

标签: {$tag}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高中文科所有数学公式?

高中文科所有数学公式?

常用数学公式表 公式分类 公式表达式 乘法与因式分解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

人教版七下地理书知识点

人教版七下地理书知识点

地理答题要点:气地土水(气的大地吐口水)。分别对应气候、地理位置、土壤、水量(降水量、水文特征)。地图要牢记,每个大洲的轮廓和各个大国的分布。自身国土要牢记,最后大题基本都是一道国内一道国外,且多与国内外最新的热点为题材。...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相信教案对于大家都不陌生,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会偶尔出现。我为大家整理归纳了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 上册教案,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课题:1.1正数和负数 教学目标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

平均气温怎么计

平均气温怎么计

在当地的2时、8时、14时、20时分别测量气温,计算出的平均数就是当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是将全月各日的平均气温相加,除以该月的天数而得。年平均气温是将12个月的月平均气温累加后除以12而得。 某城市9月平均气温28.5度,如当月最热日和最...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水循环的意义: (1)维持全球水体的动态平衡; (2)促进全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3)塑造地表形态; (4)对陆地水资源具有更新、净化的作用。 水在地球上不停地流动和改变着形态。风吹日晒,使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升入蓝天。动植物体...

语文四年级下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说课稿

语文四年级下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说课稿

一、把握课标,说教材《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选读课文,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方案,告诫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课文先写了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