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课件 > 正文内容

物流地理心得体会 物流地理心得体会800字

物流地理的作用?

物流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比如郑州就是中原地区的转运中心。

中国物流地理的优势?

物流战略优势

介绍

物流战略优势是指物流系统能够在战略上形成的优于竞争者的形势、地位和条件。随着顾客对物流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企业都在争相运用先进的技术来保证其服务水平,其中能更完美地满足顾客需求的企业将会成为优势企业。对于道路运输企业来说,研究物流战略优势,关键是要在物流系统成功的关键因素上形成差异优势或相对优势,这是取得物流战略优势经济有效的方式,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也要注意发掘潜在优势,关注未来优势的建立。[1]

构成

构成物流战略优势的主要方面有:

1、产业优势。服务于符合企业自身成长条件且属新兴的朝阳产业。

2、资源优势。拥有雄厚的资金、技术、设备和优秀人才等。

3、地理优势。占据便利的物流通道,丰富的原料产地,经济发展重点区域等方面的有利条件。

4、技术优势。拥有支持物流系统成功运行的专有技术。

5、组织优势。具有良好的支持物流运作的网络组织结构。

6、管理优势。是基于服务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和组织优势之上的整体优化配置资源,协同运作的思想、文化、方法、手段和制度等的有机体系。

东京物流基地有何地理优势?

1. 商业流通中心。

2. 仓库团地。仓库团地拥有许多现代化的大型仓库,它们不是储存型仓库,而是流通型仓库。工厂生产的产品和批发商、商社的货物,在仓库里进行储存和保管,然后根据客户的要求,分拣出仓,再送到零售商店。

3. 公路货物集散中心。公路货物集散中心是连结东京和曰本的中集散中心具备停车场、修理车间、加油站、配送中心、站台仓库。

云南发展跨境物流的地理优势?

云南省边境口岸基本情况

  云南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西部同缅甸接壤,南部与老挝、越南毗连,澜沧江—湄公河相连,是中国唯一能从陆地上沟通东南亚、南亚的省份。云南是全国的口岸大省和对东南亚开放的前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化给云南口岸物流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已迫在眉睫。云南省与邻国的边界线总长为4 060公里,其中中缅段为1 997公里,中老段为710公里,中越段为1 353公里。有8个边境地州市,共26个边境县市,其中11个县(市)与邻国城镇隔江(界)相望。全省25个少数民族中,有15个民族与境外居民同属于一个民族,跨境而居。

  云南省现有一类口岸13个,以陆运口岸为主。陆运口岸共9个,其中允许第三国人员出入境的有瑞丽、磨憨、河口陆运(铁路)口岸;航空口岸2个,允许外籍飞机进出的昆明国际机场航空口岸、西双版纳国际机场航空口岸;水运口岸2个,允许外国船舶入出境的景洪港、思茅港水运口岸。

  云南二类口岸共7个,均为陆运(公路)口岸,其中:孟连、沧源、南伞、章凤、盈江、片马7个二类口岸与缅甸接壤,田蓬口岸与越南接壤。

  2011年全年,云南省边境贸易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省口岸进出口额达63.3亿美元,同比增长18.6%。进出口货运量

  1 008.3万吨,其中出口272.1万吨,进口736.2万吨。根据昆明海关统计,2011年出入境交通工具400.2万辆(艘、架、列)次,突破400万辆(艘、架、列)次,其中出境200.6万辆(艘、架、列)次,同比增长24.7%,入境199.6万辆(艘、架、列)次,同比增长23.1%。

  2 云南省边贸分析

  云南出境连接越南、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南亚国家的主大通道有四个:昆明—磨憨—曼谷通道;昆明—瑞丽—仰光入缅甸的出境通道;昆明—河口进入越南的出境通道;昆明—腾冲黑泥塘进入缅甸、印度的出境通道。云南省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进出口通道,加速了云南省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在经济贸易商的联系,贸易基础良好,从表1不难看出,2008年至2011年,云南省口岸运行呈现良好增长势头,进出口总额突破60亿美元,年货运量更是突破万吨,进出口额也在稳步增长。但其中出口额的增长幅度明显要小于进口的增长。

  云南省通过边境贸易与东南亚、南亚各国进行互补,一方面云南省充

咸阳机场物流园地理位置?

根据查阅网上信息得知,咸阳机场物流园地理位置在咸阳市秦都区上林路北营村东大洋水泥搅拌站北侧,属于咸阳市渭城区。

物流地理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物流地理学习的目的是对物流规划能够更加合理。

从古至今物流行业发展史心得体会?

通过对现代物流管理的学习,我对此科目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现代物流管理的应用,对于促进我国国内外贸易的发展,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基于学习再加上我个人的理解,我认为物流管理就是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对其特点我做到以下认识:范围包括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对象不仅包括物品,目前已经涉及到服务和信息等方面;现代物流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已经达到综合统一;现代物流管理是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的一体化管理;最终达到实现顾客满意。现代物流管理应用范围之广,与管理系统参插之深,涉及学科之多。可以说是系统管理思想与物流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做一个神采奕奕的地理老师心得体会?

地理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状态,经过认真的分析、思考,才能体会教材中蕴含的知识,产生探索地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地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辨析:地理实体、地理目标和地理对象?

地理实体是占据一定空间的地物或现象。地理对象是用地理学理论、方法研究的客体。地理目标就是具体的考察目标。区别在于地理实体是不可再分的,也就是说此类现象仅此一个,有其独特的特征;地理对象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凡是地理学研究的东西,都可以成为地理对象;地理目标就是在当前的考察中,需要关注的那个地里实体(与此同时有许多其他地理实体被忽略了)

地理运动的地理意义?

【1】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有时差,有太阳的东升西落。【2】地球公转产生四季变化,有五带的形成,阳光直射,极昼极夜,昼夜长短变化等。【地球运动】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地自转,平均角速度为每小时转动15度。在地球赤道上,自转的线速度大约是每秒465米。天空中各种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人们最早利用地球自转作为计量时间的基准。自20世纪以来由于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地球自转是不均的。1967年国际上开始建立比地球自转更为精确和稳定的原子时。由于原子时的建立和采用,地球自转中的各种变化相继被发现。现在天文学家已经知道地球自转速度存在长期减慢、不规则变化和周期性变化。【地球自转】地质时期地球自转的情况大概还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3时56分4秒。通过对月球、太阳和行星的观测资料和对古代月食、日食资料的分析,以及通过对古珊瑚化石的研究,可以得到地质时期地球自转的情况。在6亿多年前,地球上一年大约有424天,表明那时地球自转速率比现在快得多。在4亿年前,一年有约400天,2.8亿年前为390天。研究表明,每经过一百年,地球自转周期减慢近2毫秒(1毫秒=千分之一秒),它主要是由潮汐摩擦引起的。此外,由于潮汐摩擦,使地球自转角动量变小,从而引起月球以每年3~4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使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变长。除潮汐摩擦原因外,地球半径的可能变化、地球内部地核和地幔的耦合、地球表面物质分布的改变等也会引起地球自转长期变化。恒星日为23时56分4秒;太阳为24小时其中有公转的3分56秒。【地球公转】1543年著名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首先完整地提出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公转轨道半长径为149597870公里,轨道的偏心率为0.0167,公转的平均轨道速度为每秒29.79公里;公转的轨道面(黄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的交角为23°26',称为黄赤交角。地球自转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变化,地球公转及黄赤交角的存在造成了四季的交替。从地球上看,太阳沿黄道逆时针运动,黄道和赤道在天球上存在相距180°的两个交点,其中太阳沿黄道从天赤道以南向北通过天赤道的那一点,称为春分点,与春分点相隔180°的另一点,称为秋分点,太阳分别在每年的春分(3月21日前后)和秋分(9月23日前后)通过春分点和秋分点。对居住的北半球的人来说,当太阳分别经过春分点和秋分点时,就意味着已是春季或是秋季时节。太阳通过春分点到达最北的那一点称为夏至点,与之相差180°的另一点称为冬至点,太阳分别于每年的6月22日前后和12月22日前后通过夏至点和冬至点。同样,对居住在北半球的人,当太阳在夏至点和冬至点附近,从天文学意义上,已进入夏季和冬季时节。上述情况,对于居住在南半球的人,则正好相反。【地极移动】地极移动,简称为极移地极移动,简称为极移,是地球自转轴在地球本体内的运动。1765年,欧拉最先从力学上预言了极移的存在。1888年,德国的屈斯特纳从纬度变化的观测中发现了极移。1891年,美国天文学家张德勒指出,极移包括两个主要周期成分:一个是周年周期,另一个是近14个月的周期,称为张德勒周期。前者主要是由于大气的周年运动引起地球的受迫摆动,后者是由于地球的非刚体引起的地球自由摆动。极移的振幅约为±0.4角秒,相当于在地面上一个12×12平方米范围。 由于极移,使地面上各点的纬度、经度会发生变化。1899年成立了国际纬度服务,组织全球的光学天文望远镜专门从事纬度观测,测定极移。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开始,国际上相继开始了人造卫星多普勒观测、激光测月、激光测人卫、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全球定位系统测定极移,测定的精度有了数量级的提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134871.html

标签: {$tag}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