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课件 > 正文内容

中职地理课程标准? 地理课程标准初中?

中职地理课程标准?

中职地理课程要求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

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学习需要,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地理课程标准初中?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下面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这三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地球与地图的基础知识,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

 2.了解家乡、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貌,了解家乡与祖国、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3.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4.掌握获取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掌握简单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积累丰富的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归纳地理特征,理解地理规律。

 2.运用已获得的地理基本概念和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作出判断。 3.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善于发现地理问题,收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4.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表达、交流学习地理的体会、想法和成果。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审美情趣。

 2.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尊重世界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理解国际合作的意义,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4.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防范自然灾害、保护环境与资源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地球与地图的基础知识,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

 2.了解家乡、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貌,了解家乡与祖国、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3.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4.掌握获取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掌握简单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积累丰富的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归纳地理特征,理解地理规律。

 2.运用已获得的地理基本概念和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作出判断。 3.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善于发现地理问题,收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4.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表达、交流学习地理的体会、想法和成果。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审美情趣。

 2.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尊重世界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理解国际合作的意义,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4.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防范自然灾害、保护环境与资源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六个理念?

第一条基本理念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第二条基本理念是“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

第三条基本理念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第四条基本理念是“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课程标准?

地理新课程的模块《地理1》侧重于自然地理,重点阐述了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自然地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也是自然地理部分学习的总结,同时要为人文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以及为理解人地关系和人类活动的合理性打下基础。在日常地理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用整体性观点归纳不同区域的环境特征,明确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的重要性。

表一 课标要求及教学建议列表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水平递进)

教学建议

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1.知道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2.以某自然地理要素为例说明其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不要求系统介绍每一要素对地理环境的作用,举例说明即可。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通过地理环境要素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过程说明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举例说明某一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至整体地理环境的改变,进一步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树立地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组织学生收集某区域的相关资料,讨论某一地理环境要素产生变化,会对区域中其他地理要素产生怎样的影响,加深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事物与现象的能力。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和景观图,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和“垂直自然带图”,归纳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组织学生收集相关图片或者结合学生在旅游活动中的亲身体验,谈谈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认识。

《课标》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教学行为的方向、目标、效益准则,所以每位教师必须熟读课标、研究课标。首先对每条标准进行分解,确认其“行为动词──说明等”“行为条件──举例等”“认知内容──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等”;然后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的相应关系,确定其学习水平(知识目标的水平要求划分为了解、理解和应用三个基本层次,技能目标的水平要求划分为模仿、独立操作和迁移三种水平)。下一步,依据“行为条件”分析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要求,精心设计课程,上好每一堂课。

总的来说,三条课标标准,属于了解、理解层次的学习水平要求。需要学生首先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由哪些要素组成;其次了解组成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关系如何,核心问题在于说明各要素间是如何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的;第三要了解某自然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也即变化过程中环境的整体性;第四要运用地图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有哪些,成因是什么。“举例说明”是课标要求的教学行为动词,因此,能够举出学生经历或者周边比较熟知的地理环境要素来分析比较会更加有效。

对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各要素在特征上保持协调一致,并与总体特征相统一;二是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至整体环境状态的变化,即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这条标准要求的也是“举例说明”,不用面面俱到。前者可以举西北干旱环境特征,五大要素都能体现“干旱”。后者举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比较确切。

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和景观图,可以帮助学生直观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理解三种分异规律及主导因素。可以从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域分异角度说明,即全球范围内存在着自低纬到高纬的纬向地域分异规律;中纬度地区存在着自沿海到内陆的经向地域分异规律;局部──高山地区存在着自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如何理解分异,要从影响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子分析,结合图(沿经线、沿纬线、垂直方向)看主导因子的变化。生物虽不是主导因子,但对环境具有指示作用,因此,自然带是以植被类型来命名的。因海陆分布、地形、河湖等引起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在新课标中已经被剔除,增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与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的结合,在“问题研究”板块中举例西北城市盲目引种欧洲冷季型草坪的分析,阐明了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因地制宜,这也体现了新课程“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基本理念。

二、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图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知识结构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将这部分内容组合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两节,二者都是由各自然地理要素综合作用形成的,人类活动往往针对某自然地理要素并进而影响自然环境。在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时,主要依据以下三条原则:一是紧扣课程标准的要求,加强基础,适度扩展。二是密切联系实际,突出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三是精选案例,突出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做好纵向、横向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教学关键在于理清各要素之间如何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进而相互影响达到统一的状态。案例是本节教学的重要手段。首先讲清教材生物的改造作用案例(图5.1)和植物的生物循环过程活动(图5.2),来帮助学生理解整体性特征,进而利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案例(图5.3)来训练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这样学生就能学会分析案例来掌握本节知识和锻炼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实践能力等,并将有利学生的终身发展。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自然地理环境基本的差异性特征,二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通过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来体现的。本节课主要是以地理分布规律为中心内容,在教学时,要突出读图分析、推断的环节,而且所提供的图表、资料必须有利于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叙述原理,主要阐明以下三点:①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即自然地理过程无时不在;②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同步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③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2.通过介绍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过程,说明原理的正确性。

3.对一般性的自然地理过程进行说明,以加深学生对该观点的理解。

4.给出湖泊演化图,通过学生的分析,得出结论,使学生把理论与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5.受纬度因素影响的纬度地带性。

6.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也产生了有规律的地域分异。

7.受海拔影响的山地垂直地带。

1.如何理解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地理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地理要素自身没有的新功能。并说明这些功能并非地理要素自身所拥有,而是通过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

2.在分析地域差异产生的原因时,既要强调纬度、海陆、地形等影响因素的作用,又要说明各自然带存在着各自的自然地理过程。

【教法设计】

教学中可灵活采用案例分析法、野外考察、多媒体图片视频展示等方法,帮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建立空间概念,突破难点。在本章教学之前,本人就带领部分学生到城郊菩提山做了自然地理的综合考察,从岩层水平构造分析推断山地成因(向斜山或者断块山),从广泛分布的红色页岩推理出比较肥沃的紫色土成因,一路爬山观察采集树叶标本确认多为常绿阔叶形态,结合山体海拔(598米)、高差都比较小的情况推导该山地垂直差异不明显等等。同时,获取了大量图片影视资料并带回课堂,从而为本章学习打下了坚实的直观的基础。

关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的教学,建议从图像或实例入手,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由此出发,分析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为了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对于地理环境的重要性,可任取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中的一个即可,人教版教材介绍了生物在环境中的改造作用。但是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环境突出特征抓住主导要素(当然有人认为环境要素都是并列关系)进行举例说明。比如,青藏地区──高海拔,西北内陆地区──干旱,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江南丘陵──起伏不平,东北地区──气候冷湿。然后从这些要素出发,横向联系全面介绍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像西北内陆干旱特征的分析就可按“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的顺序展开分析,然后引导学生换个顺序分析,就能实现对自然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知识理解。当然以学校所在地为例,进行分析,学生会感到更熟悉,更亲切,更具有感性认识。如果学校所在地与西北内陆地区环境差异较大,教师可以利用这两个地区比较,找出由什么因素发生变化而导致陆地环境特征具有明显差异?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确:当陆地环境中的某个要素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从而改变整个地理环境,最后应落实到人类利用自然、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陆地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性这一事实。

对于“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需要从各要素通过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引出,生产功能主要得益于植物光合作用。平衡功能可以举例地球的氧气、二氧化碳的平衡,还可以引申出环境的净化功能,同时要明确其有限性,强调人类的过度活动会打破环境平衡功能而导致环境恶化,并可能走向不可逆转。

对于“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的教学,动态性强,理解难度较大。教师首先提出问题,曾经学习过的地理要素,如气候、水体、地貌等是否会有随时间的变化?各要素变化之间是否有联系?是一种怎样的联系呢?教师可以遵循从一般原理到具体案例的思路,指导学生边读、边议、边总结地学习这部分内容,使整个教学成为一种研讨活动。阅读材料“统一演化与循环的自然地理过程”,是对一般规律的阐释;案例“水土流失是自然地理环境变化过程”是一个具体的反映这一规律的事实。教师可以依据这个材料,设计一组问题,供学生研讨。如:(1)用图表的形式,总结归纳图和案例表达的演化过程中,地貌、水文、地面组成物质等均发生了什么变化?(2)这些变化是怎么发生的?(3)水土流失的例子是怎么说明统一演化规律的?

再通过“活动”,进一步加深对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的理解。学生在表述过程中会得到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然后再让学生阅读案例3中给出的“东北森林变化导致了环境的整体变化”的材料,学生会很容易得出结论: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改变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从对案例的分析中,提炼出一些规律性的知识。在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都会发生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改变。其中人为因素的干扰尤为突出。自然地理诸要素中,生物和水对人的干扰最为敏感。通过分析“东北森林变化导致了环境的整体变化”案例和“修建水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活动中人类对河流影响的例子,进一步理解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关于“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的教学建议,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景观图片,首先引导学生分析“热带雨林”和“苔原”两幅景观图片,说明两个地区在植被上的差异,并由此分析产生植被分布差异的原因,进而说明产生两个地区自然环境差异的主导因素──太阳辐射在全球分布不均导致热量的差异,结合第二单元关于气候分布的规律,说明自然带的概念和以热量为主导因素所形成的地域差异主要表现为纬度地带性特征,具有全球性的分异。以此类推,分析“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温带荒漠”两幅景观图片,说明产生两个地区自然环境差异的主导因素──海陆位置的差异导致水分多少的不同,主要表现为经度地带性特征,在中纬度大陆表现最为显著。分析“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说明垂直分异特征,在分析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图例及海拔,并将二者对应,分析引起垂直分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并提示学生垂直分异是否显著与山体的高度和所处的纬度密切相关。最后教师应明确,除地带性分布较好地体现了地域分异外,非地带性的分布同样说明地域分异,教师可以列举实例,例如由于海陆分布因素使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由于地形起伏,使安第斯山南侧东西气候具有显著差异等,以此说明非地带性使地理环境更加复杂。

【学法指导】

通过指导学生掌握识图、读图、用图、绘图的方法比较直观,容易达到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用以致学”,用生活体验来感知书本,用所学理论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利于更好地掌握理论。通过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发言,进行归纳总结,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获取独立信息和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并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通过小组合作方式,比较分析不同地域的环境特征差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综合思维、比较思维的能力。

 

地理位置怎么制作电子版?

对应位置的描述,插上这个地方的位置地图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如何体现在教学中?

首先在教学设计中制定相关的教学策略,其次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把时间留给学生。

邬伦的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应用的电子版?

《地理信息系统 原理、方法和应用》

不知道你要的是不是这本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1必修的知识点。第一章是“行星地球”。要全的?

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分三大类: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③变质岩(变质作用)。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

3、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5、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2)中纬度环流:

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

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

(3)高纬环流:

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

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

(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6、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锋面气旋。气旋是低压,低压系统在实际大气中常会出现沿中心向一定方向延伸出的低压槽,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

7、水循环

(1)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意义: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8、洋流:

(1)类型: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按性质分暖流和寒流。

(2)分布:△中低纬度——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与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动(与南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中高纬度(主要指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半球西风漂流,世界最强大的寒流。△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由西向东流,冬季由东向西流(夏顺冬逆)。

(3)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到增温、增湿作用(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澳大利亚西海岸的维多利亚沙漠、秘鲁太平洋沿岸的阿塔卡马沙漠的形成都与沿岸的西澳大利亚寒流和秘鲁寒流有关)

②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渔场的分布:寒暖流交汇处,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饵料。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的交汇处。△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的交汇处。△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高纬南下的冷海水交汇形成。△秘鲁渔场——上升补偿流使深层海水上泛,带来深海的硅酸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

③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使污染物的范围扩大。

④对海洋运输事业的影响:顺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1、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使化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气圈,使原始大气逐渐演化为现在大气;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创造了现在的环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生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

(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举例: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例如: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带,其两侧随纬度升高,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的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例如:中纬度地区(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出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带。举例:赤道附近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自然带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水平自然带。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可从形态上反映出来:平原地区,地形比较完整、开阔、平坦,聚落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规模较大;山区聚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例如:我国的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位于平原上。平原地区的区位优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也有的平原不适宜城市的发展。例如: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最著名的是巴西,其城市不是分布在亚马孙平原,而是巴西高原。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公路选线避开不利地形,地形平坦地区的交通线网密度较大(造价低、工程量小),山地、丘陵地区的密度较小(造价高、工程量大)。

3、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有利方面:高纬度地区升温幅度最大,作物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对农业生产不有利方面:中纬度半湿润半干旱区,若降水量不变,增温将加速陆地蒸发,使土壤中水分减少,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对工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4、自然资源的定义: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它包括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举例:能源利用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柴草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18世纪,煤炭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为主要能源——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5、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台风、暴雨、寒潮、沙尘暴、暴风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了解它们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146391.html

标签: {$tag}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怎样进行创新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怎样进行创新

地理亦文亦理,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的特点,也涉及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地理课而言,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人类社会在发展, 地理环境在变迁, 所以...

地理必修三的重点,考点

地理必修三的重点,考点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区域的定义: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指标和方法不同,区域的类型也不同。二、区域的特点:有的边界是明确的(行政区),有的边界是过渡性质的(干湿地区);层次性注...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有条理地进闭好春行思考的能力。以下我为大家介绍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篇1 一、教学内容 数学乐园(人教版一年级上册82页、83页)。 二、...

初中地理视频课程(初中地理视频课程哪个软件好)

初中地理视频课程(初中地理视频课程哪个软件好)

初中地理必须用实验器材的课程有哪些?1、实验器材: 沙子、水、水桶、脸盆、木板 2、实验过程 : 首先把木板放在脸盆上要倾斜着,斜度不要很大大概15度就好了; 然后把沙子倒在木板上用手弄平; 最后在水桶里装满水,把水桶里的水慢慢的倒在沙子上...

鲁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目录

鲁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目录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综合探究 河流对地形的塑造作用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

东莞小学课本是什么版本?

东莞小学课本是什么版本?

语文是语文出版社的,数学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英语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语文A版:语文版小学课标语文A版教材由语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编写,史习江、李守业主编,因其最先通过教育部教材审定专家的立项审定和编写审定,故按音序排为A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