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课件 > 正文内容

课程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课程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课堂管理的工具性意义和作用在于它是作为学校维持正常有序的课堂秩序、提高教学效率进而保障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而存在,是为了辅助教学活动而存在的。课堂管理的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质量。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早就指出课堂管理的重要性:“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

交通地理信息课程意义?

交通地理学

交通地理学是研究交通运输在生产力地域组合中的作用、客货流形成和变化的经济地理基础,以及交通网和枢纽的地域结构的学科。

定义

交通地理学是研究交通运输在生产力地域组合中的作用、客货流形成和变化的经济地理基础,以及交通网和枢纽的地域结构的学科。

发展过程

交通地理学的萌芽

19世纪末,拉采尔和赫特纳等地理学家已认识到,交通运输对于形成景观特征和促进地理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20世纪初期,法国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和白吕纳在地理研究中,则已开始注意有形的货物和人的移动。但这期间未形成交通运输地理学。

交通地理学的形成

1946年法国地理学家卡波·雷伊发表《大陆交通地理学》,这成为西方交通运输地理的权威性专著。从50年代开始,交通运输地理受到重视,逐渐形成为地理学中一个分支学科。

交通地理学的发展

欧美学者最初着重于港口和航空地理研究、城市与市郊交通系统、交通运输和市场区位等方面的研究,其中英国地理学家摩根1952年出版的《港口与港湾》结合地理条件进行论述,很有特色。70年代以后,美国学者采用数量方法进行研究的著作显著增多,其中总结性的著作如推弗和戈蒂埃的《交通运输地理》等。

中国交通地理学的沿革

在中国,这门学科是50年代中期由苏联引入的,随后得到了很大发展。特别是70年代中期以来,在综合运输、选线设计、运输区划、城市对外交通枢纽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作为研究交通运输活动空间组织的学科,交通运输地理可分为理论交通运输地理、部门交通运输地理、区域交通运输地理、城市交通运输地理四个部分。

简介

研究目的

理论交通运输地理主要研究交通运输网的构成及其各种交通方式的地位,交通运输在生产布局中的作用,运输联系和客、货流分布及其演变趋势,合理运输与货流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交通运输布局的经济效益计算和地域系统评述,交通网络和站场布局的类型和模式,交通运输区划的原理和方法。

部门交通运输地理分别研究铁路、水运、公路、管道、航空等运输方式的经济技术特点,及地域的适应性。区域交通运输地理分别从国际、国家、国内经济行政区,或按河川流域、地形单元进行交通网络和客、货流的分析,通过对区域交通运输情况的描述,揭示区内经济结构的空间联系和区际物质联系的内在规律。

城市交通运输地理主要研究和预测城镇内部道路交通网和客、货流与交通流的形成变化规律,城市对外交通线和站、港空间布局,以及综合交通系统。

交通运输地理学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寻求自然条件有利、技术措施先进、经济社会效益最大的交通运输地域组合方案,使交通网的布局合理化,减少生产过程在流通中的延续耗费,节约居民用于交通的支出,从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它的基本任务是参与有关生产布局的工作,如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以及厂址选择等,解决有关交通运输的地理问题、交通网和客货流的调查和规划、运输区划、交通运输布局的条件分析和经济论证。

地理标志产品的意义作用?

地理标志是标明商品(产品)来源的某一地区,本质上是个地域标志。

其次,地理标志其功用是标示该产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并且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属性)所决定,是商品(产品)的品质标志。

光合作用的地理意义?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是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对整个生物界产生巨大作用:一是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每年约合成5×1011吨有机物,可直接或间接作为人类或动物界的食物,据估计地球上的自养植物一年中通过光合作用约同化2×1011吨碳素,其中40%是由浮游植物同化的,余下的60%是由陆生植物同化的;二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绿色植物在同化二氧化碳的过程中,把太阳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并蓄积在形成的有机化合物中。人类所利用的能源,如煤炭、天然气、木材等都是现在或过去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三是维持大气O2和CO2的相对平衡。在地球上,由于生物呼吸和燃烧,每年约消耗3.15×1011吨O2,以这样的速度计算,大气层中所含的O2将在3000年左右耗尽。

然而,绿色植物在吸收CO2的同时每年也释放出5.35×1011吨O2,所以大气中含的O2含量仍然维持在21%。由此可见,光合作用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把太阳能转变为可贮存的化学能的过程,也是规模最大的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和释放氧气的过程。目前人类面临着食物、能源、资源、环境和人口五大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和光合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深入探讨光合作用的规律,弄清光合作用的机理,研究同化物的运输和分配规律,对于有效利用太阳能、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风化作用的地理意义?

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是地球和宇宙间、地壳表层与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间物质与能量转化的表现形式。

风化作用的速度主要取决于自然地理条件和组成岩石的矿物性质。气候条件:气候寒冷或干燥地区,生物稀少,寒冷地区降水以固态形式为主,干旱区降水很少。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化学和生物风化为次。岩石破碎,但很少有化学风化形成的粘土矿物,以生物风化为主形成的土壤也很薄。气候潮湿炎热地区,降水量大,生物繁茂,生物的新陈代谢和尸体分解过程产生的大量有机酸,具有较强的腐蚀能力,故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都十分强烈,形成大量粘土,在有利的条件下可形成残积矿床。可形成较厚的土壤层。

三维建模课程设计的作用和意义?

这就可以直接的观察设备从品的形状,从而进行改进,在装配过程当中有没有出现干涩等情况

农耕课程的理念和意义?

农耕课程理念 “应时、取宜、守则、和谐”。该理念取自于农耕文化的核心精神,不仅揭示出万物有时,各居其宜,生发有则,天人合一的自然规律,也是对育人教化本质的高度凝练,“应时”体现出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阶段,既把握教育关键期,有谨防揠苗助长,适时播撒阳光雨露。

律动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律动教学的重点是在于学生对舞蹈的热爱,通过音乐节拍引导直接表现在身体的运动方面。

落实到舞蹈

教学方面就是通过音乐节奏变化,学生能够自由的变换各种各样的舞蹈,这种学习方法更自然,不在拘泥与舞蹈的规矩和形式,以学生对舞蹈的理解出发,,并做到真正的自由表现。

地理运动的地理意义?

【1】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有时差,有太阳的东升西落。【2】地球公转产生四季变化,有五带的形成,阳光直射,极昼极夜,昼夜长短变化等。【地球运动】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地自转,平均角速度为每小时转动15度。在地球赤道上,自转的线速度大约是每秒465米。天空中各种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人们最早利用地球自转作为计量时间的基准。自20世纪以来由于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地球自转是不均的。1967年国际上开始建立比地球自转更为精确和稳定的原子时。由于原子时的建立和采用,地球自转中的各种变化相继被发现。现在天文学家已经知道地球自转速度存在长期减慢、不规则变化和周期性变化。【地球自转】地质时期地球自转的情况大概还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3时56分4秒。通过对月球、太阳和行星的观测资料和对古代月食、日食资料的分析,以及通过对古珊瑚化石的研究,可以得到地质时期地球自转的情况。在6亿多年前,地球上一年大约有424天,表明那时地球自转速率比现在快得多。在4亿年前,一年有约400天,2.8亿年前为390天。研究表明,每经过一百年,地球自转周期减慢近2毫秒(1毫秒=千分之一秒),它主要是由潮汐摩擦引起的。此外,由于潮汐摩擦,使地球自转角动量变小,从而引起月球以每年3~4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使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变长。除潮汐摩擦原因外,地球半径的可能变化、地球内部地核和地幔的耦合、地球表面物质分布的改变等也会引起地球自转长期变化。恒星日为23时56分4秒;太阳为24小时其中有公转的3分56秒。【地球公转】1543年著名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首先完整地提出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公转轨道半长径为149597870公里,轨道的偏心率为0.0167,公转的平均轨道速度为每秒29.79公里;公转的轨道面(黄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的交角为23°26',称为黄赤交角。地球自转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变化,地球公转及黄赤交角的存在造成了四季的交替。从地球上看,太阳沿黄道逆时针运动,黄道和赤道在天球上存在相距180°的两个交点,其中太阳沿黄道从天赤道以南向北通过天赤道的那一点,称为春分点,与春分点相隔180°的另一点,称为秋分点,太阳分别在每年的春分(3月21日前后)和秋分(9月23日前后)通过春分点和秋分点。对居住的北半球的人来说,当太阳分别经过春分点和秋分点时,就意味着已是春季或是秋季时节。太阳通过春分点到达最北的那一点称为夏至点,与之相差180°的另一点称为冬至点,太阳分别于每年的6月22日前后和12月22日前后通过夏至点和冬至点。同样,对居住在北半球的人,当太阳在夏至点和冬至点附近,从天文学意义上,已进入夏季和冬季时节。上述情况,对于居住在南半球的人,则正好相反。【地极移动】地极移动,简称为极移地极移动,简称为极移,是地球自转轴在地球本体内的运动。1765年,欧拉最先从力学上预言了极移的存在。1888年,德国的屈斯特纳从纬度变化的观测中发现了极移。1891年,美国天文学家张德勒指出,极移包括两个主要周期成分:一个是周年周期,另一个是近14个月的周期,称为张德勒周期。前者主要是由于大气的周年运动引起地球的受迫摆动,后者是由于地球的非刚体引起的地球自由摆动。极移的振幅约为±0.4角秒,相当于在地面上一个12×12平方米范围。 由于极移,使地面上各点的纬度、经度会发生变化。1899年成立了国际纬度服务,组织全球的光学天文望远镜专门从事纬度观测,测定极移。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开始,国际上相继开始了人造卫星多普勒观测、激光测月、激光测人卫、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全球定位系统测定极移,测定的精度有了数量级的提高。

心理课程的好处和作用?

①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中学生正处在心理机能迅速发育成熟的时期,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就是及时地针对性地施以教育,对症下药。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健康和不健康的心理学保持心理健康就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

②有利于学习、工作效率的提高。健康的心理对于学习、工作的效率起重要的作用,对竞赛技能的发挥更为重要。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朝气蓬勃,开朗乐观,学习和工作就有劲,效率就高。而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常常心神不定,思虑过多,不能集中精力于学习和工作上,既影响生活效率,也大大妨碍创造才能的发挥。

③有利于智力与个性的和谐发展。心理健康对于促进人的智力与个性和谐发展,发挥人类最大的聪明才智,对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处在智力发展成熟和个性形成时期的中学生尤为重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151365.html

标签: {$tag}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地理课件ppt免费(八年级地理课件ppt免费)

地理课件ppt免费(八年级地理课件ppt免费)

如何下载免费ppt课件?只要装了操作系统:Office 2003、Office 2007、Office2010、Office2013或wps,系统就会自带PPT,PPT是简称,全名是PowerPoint。也许你的电脑里就有,一般电脑装机时就...

地理ppt主题 地理ppt主题推荐

地理ppt主题 地理ppt主题推荐

ppt主题口号?ppt的主题口号:1、呵护生命,健康同行。2、保持环境卫生,创造美好生活。3、健康之花,携手共栽。4、为了下代优,告别烟和酒。5、普及科学防病知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6、缓解压力,从我做起。7、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

世界人口稠密区,请讲述其分布特性? 请讲述世界人口区人口稀少的原因

世界人口稠密区,请讲述其分布特性? 请讲述世界人口区人口稀少的原因

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四大地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大部;北美洲东部。 世界人口最稀少的四大地区严寒的苔原带、冰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带;干旱的沙漠地区原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都有:但以自然因素为主.一是海拔原因,太高生存环境恶...

初二地理题,课外知识丰富的进!

初二地理题,课外知识丰富的进!

1 沿海14个港口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 2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及海南岛 3 就业是民生之本,民富之源,民稳之基,中国乡镇企业对促进农村就业发挥着非常...

地球是什么时候出生的、是怎么形成?

地球是什么时候出生的、是怎么形成?

太阳和它的八大行星大约形成于同一时间,即大约46亿年前。地球是从太空中一个旋转的气体和尘埃团发展而来的,而气体和尘埃团是因重力作用挤压到一起的。云团中的大部分物质聚集到中央形成了太阳,而残留的碎片形成了一系列气体球和岩质球,其中的一个岩质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以全球变暖、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厄尔尼诺、青藏高原隆起等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