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课件 > 正文内容

课程定义的特点有? 地理内容的定义有哪些?

zhao_admin2023-09-09 21:22:54地理课件1

课程定义的特点有?

(1)普及性。课程应适应儿童发展的不同需要,保障学生法定的受教育年限,教育质量要符合国家基本标准。

(2)基础性。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的、有限的和具有发展性的。

(3)全面性(发展性)。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要给学生全面、丰富的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地理内容的定义有哪些?

地理(Geography)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它也是一门关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与他所处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综合性基础学科。“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

中文名

地理

外文名

Geography

拼音

dì lǐ

种类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地理信息技术

教学分类

中国地理、世界地理

最早记载

《易经》

中国名家

徐霞客、郦道元、沈括、张衡等

世界名家

麦哲伦、托勒密、埃拉托色尼等

概念定义

地理学主要是研究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地理上的六风七带

地理是一门关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与他所处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一般来讲,地理所涉及的范围包括人类生活的各种环境,也就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土壤圈等圈层,由此就产生了地理的各个分支,例如气候现象、水文现象以及水环境、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地貌、生物的分布以及生态现象,土壤的分布以及类型等等很多现象,除了这些以外,自然地理现象还关注于由于样式、水文、植物、土壤相互作用的地表系统现象以及由于人类活动而产生的各种环境现象、气候现象。因此学者把这样的学科叫做自然地理。除了自然地理,人类具有社会性所以还包括各种人类社会现象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例如农业的分布、工业的分布、聚落的分布等等现象,尤其注重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但是关于这个方面的内容比较广阔,涉及的范围很多而且和其他的不好区分,姑且称之为人文地理(包括经济地理)。人文地理有一个最突出的理念就是要实现人类的各种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也就是可持续发展。

(1)学科名,见“地理学”。

同“地理学”定义: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征、结构、格局、过程、地域分异与人地关系等,是一门复杂学科体系的总称,并在各层次学校开设相关课程。

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有许多学者把经济地理从人文地理中分离出来,这样地理学就分为三类: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

(2)古代“风水学”的别称,是古代学者研究“天人合一”之道作用于地球表面或地球内在系统的理论。

有大量古书传世,皆名为“地理”,《地理琢玉斧》、《地理啖蔗录》、《地理五诀》、《地理四弹子》、《地理囊金》等等古书皆是风水名著,此处的"地理"皆是风水的别称。

在西方,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第一次合成了geographica(geo+graphica)这个术语,意思是“地理”或“大地的记述”,并写出了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专著《地理学概论》

尚书-禹贡

在我们祖先留下的文献中,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是公元前4世纪成文的《易经·系辞》,里面有“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的文句。东汉思想家王充对天文、地理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他的解释是:“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

山海经

中国古代词义概念上的“地理”与今“地理”概念完全不同,中国古代的“地理”概念包含了大量的风水学内容,风水学内容的书籍常常使用“地理”的名字。而以现代观念中的“地理”概念来看,古代较早描述相关内容的书籍包括了《尚书·禹贡》和《山海经》等,且主要探索关于地球形状、大小和有关地球数据的测量方法,或对已知的地区和国家进行描述,且这样的书籍中并不会使用“地理”这一词汇。

分支学科

自然地理学

地貌学、动力地貌学、构造地貌学、气候地貌学、应用地貌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冰川学、冻土学、古地理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化学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等。

达州的地形和地理特点有哪些?

达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南麓。地理坐标为北纬30°75′-32°07′,东经106°94′-108°06′。北接陕西省安康市和湖北省十堰市,南与广安市接壤,东、东南与重庆市万州区城口县、开县及重庆市梁平县、垫江县相邻,西抵巴中市和南充市。是中国西部四大名城——重庆、成都、武汉、西安交汇辐射的中心地带。

本科师范地理有哪些课程?

本科师范类地理学科主要学高等数学、地球概论、地质学、地貌学、地图学、水文学、气象学与气候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GIS、遥感概论、环境科学、世界地理与中国地理、土壤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等。学的课程比较多。

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和特点有哪些?

你的问题好大呀,我结合当下国内、外外语学科课程实施和课程改革谈谈我的理解:

经过多年的课程实践, 外语教师的教学理念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从过去关注学科知识和技能,转向了关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要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良好的跨文化意识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这些都成为了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是, 课程还存在不少问题, 特别是外语课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教师对语境创设不充分, 对语篇意义关注不够, 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未能落到实处, 以及很少引导学生发展运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科核心素养的建构必然引发我们对课程内容的重新思考和对教学方式的进一步优化, 为解决目前外语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提供思路和途径。综上所述,我以为当下各国外语课程改革的新动向主要有以下三点:

1.关注学科育人价值:外语学科的首要任务是育人, 课程改革需要思考学科价值是什么, 如何通过教授这门学科实现育人的目标。

2.关注学生思维发展:在关注思想和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语言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3.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关于外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 主要思考的问题是学生学习外语应该发展什么样的学科核心素养。

宁夏的地理有哪些特点?

宁夏处在中国西部的黄河上游地区,东和陕西相邻,西面、北面与内蒙古相接,南面与甘肃相连。 宁夏地域呈南北长、东西短的不规则形状。南北相距约456千米(北起石嘴山市头道坎北2 000米的黄河江心,南迄泾源县六盘山的中嘴梁),东西相距约250千米(西起中卫营盘水车站西南10千米的田涝坝,东到盐池县柳树梁北东2 000米处),总面积约为6。

    6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面积较小的省区之一。 在中国自然区划中,宁夏跨东部季风区域和西北干旱区域,西南靠近青藏高寒区域,大致处在我国三大自然区域的交汇、过渡地带。在中国国土开发整治的地域划分上,宁夏位于中部重点开发区的西缘或西部待开发区的东缘,是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和黄河上游水能矿产开发区的组成部分,北部和中部系“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的重点地段,南部属于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区和“三西”地区的范围。

      宁夏地处我国地质地貌“南北中轴”的北段,在华北台块、阿拉善台块与祁连山褶皱之间,处于高原与山地交错带,大地构造复杂。从西面、北面至东面,由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毛乌素沙地相围,南面与黄土高原相连。

  地形南北狭长,地势南高北低,西部高差较大,东部起伏较缓。 南部的六盘山自南端往北延,与月亮山、南华山、西华山等断续相连,把黄土高原分隔为二。 东侧和南面为陕北黄土高原与丘陵,西侧和南侧为陇中山地与黄土丘陵。

  中部山地、山间与平原交错。卫宁北山、牛首山、罗山、青龙山等扶持山间平原,错落屹立。北部地貌呈明显的东西分异。黄河出青铜峡后,塑造了美丽富饶的银川平原。平原西侧,贺兰山拔地而起,直指苍穹。东侧高出平原百余米的鄂尔多斯台地,前缘为一陡坎,是宁夏向东突出的灵盐台地。

      宁夏的地貌复杂,山地迭起,盆地错落,大体包括黄土高原,鄂尔多斯台地,洪积冲积平原和六盘山、罗山、贺兰山南北中三段山地等地段。平均海拔1 000米以上。按地表特征,还可分为南部暖温带平原地带、中部中温带半荒漠地带和北部中温带荒漠地带。

  全区从南向北表现出由流水地貌向风蚀地貌过渡的特征。 从地貌类型看,南部以流水侵蚀的黄土地貌为主,中部和北部以干旱剥蚀、风蚀地貌为主,是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境内有较为高峻的山地和广泛分布的丘陵,也有由于地层断陷又经黄河冲积而成的冲积平原,还有台地和沙丘。

    在宁夏不大的版图上,包含了类型多样的地貌:山脉、高原、平原、丘陵、河谷一应俱全,使宁夏呈现出丰富的自然景观。 据2004年初统计数据显示,宁夏地形中丘陵占38%,平原占26。

  8%,山地占15 。8%,台地占17。6%,沙漠占1。8%。

钎焊的定义、特点有哪些?

母材不熔化,钎料熔化,通过被焊母材之间的间隙(单边约0.1mm+-0.05mm)毛细润湿作用,吸入熔化的钎料,冷却后形成焊缝。 钎焊最大特点就是母材不熔化。 钎焊分为硬钎焊和软钎焊,硬钎焊是温度在450度以上的钎焊(如火焰焊),反之为软钎焊(如锡焊)。

钎焊应用广泛,必备的条件是焊接设备(火焰枪、液化石油气瓶、氧气瓶)、钎料(焊条、焊剂) 钎焊加热应注意均匀加热至母材变红后再下焊条,以免产生缺陷和焊接变形

荷兰地理特点有哪些?

荷兰国土总面积为41864平方公里,位于欧洲西部,东面与德国为邻,南接比利时。西、北濒临北海,地处莱茵河、马斯河和斯凯尔特河三角洲,海岸线长1075公里。全境为低地,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 到1米,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面,沿海有1,800多公里长的海坝和岸堤。十三世纪以来共围垦约7,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全国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境内河流纵横,主要有莱茵河、马斯河。西北濒海处有艾瑟尔湖。

低平是荷兰地形最突出的特点。除南部和东部有一些丘陵外,绝大部分地势都很低。南部由莱茵河、马斯河、斯海尔德河的三角洲连接而成。“荷兰”在日耳曼语中叫尼德兰,意为“低地之国”,因其国土有一半以上低于或几乎水平于海平面而得名,部分地区甚至是由围海造地形成的,比如弗莱沃兰省的大部分地区。这些低地都修建了海堤来保护。

荷兰的气候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月平均气温:1月2~3℃;7月18~

荷兰景象

19℃,气温年较差小,且全年湿润多雨。由于地低土潮,荷兰人接受了法国高卢人发明的木鞋,并在几百年的历史中赋予其典型的荷兰特色。年降水量650~700毫米。有天然气、石油和煤等蕴藏。

为了生存和发展,荷兰人竭力保护原本不大的国土,避免在海水涨潮时遭“灭顶之灾”。他们长期与海搏斗,围海造田。早在13世纪就筑堤坝拦海水,再用风动水车抽干围堰内的水。几百年来荷兰修筑的拦海堤坝长达1800公里,增加土地面积60多万公顷。如今荷兰国土的18%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镌刻在荷兰国徽上的“坚持不懈”字样,恰如其分地刻画了荷兰人民的民族性格。

北冰洋地理有哪些特点?

根据北冰洋的自然的地理特点,北冰洋可以被划分为北极海区和北欧海区。属于北极海区的海峡有:喀啦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波弗特海及加拿大北极群岛各海峡;属于北欧海区的海峡有:格陵兰海、挪威海、巴伦支海和白海属北欧海区。

在北极圈以北的地区称为北极地区,它主要包括北冰洋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大陆北部及北冰洋中的许多岛屿。北极地区分布着几十种不同的民族,但分布最广的就是因纽特人。

北冰洋地区的大陆和岛屿的海岸线曲折,沿亚洲和北美洲的海岸都有较宽的大陆架。北冰洋的陆棚很发达,最宽的在1200千米以上。

北冰洋的中央横亘罗蒙诺索夫海岭,从亚洲的新西伯利亚群岛横穿北极直抵北极洲的格陵兰岛北岸。在北冰洋,峰顶一般距水面1000米~2000米,但也有个别的峰顶距水面仅有900多米。在北冰洋地区经常会有火山和地震活动。在北欧海区的东北部为大陆架,西北部为深水区,以格陵兰岛海最深,最深可达5.527米。

校本课程有哪些特点?

校本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实践性: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的充分发展的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交往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重点。所以,它强调学生应在活动中学,注重直接体验和经验积累,反对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显然,实践性是校本课程最本质的特征。

二是探索性:成熟的校本课程都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理念。凡有显著育人功能的各门校本课程大多是围绕一系列重要问题或挑战性任务而编排学习内容、安排学习活动的,学生便按照一系列课题或主题参加学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收集书面材料和实际材料,进而通过自己的思考、操作以及与同伴的讨论去解决问题或提交作品。各个课题或主题的答案多为实际答案,也有认识性答案。有些课题或主题有多个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操作有据,就可获得优良的成绩。

三是综合性:各门校本课程的内容是围绕一个一个主题或课题而从多种学科和多种现卖媒体中收集组织的。这种综合性内容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束缚,因而有助于多种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多种能力的均衡发展。

四是以学生为主体:各门校本课程的构建都把学生的发展置于中心地位。首先,以学生的特别需要为出发点,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学生情感的提升。其次,各门校本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学习活动的安排都给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一些空间,创造一些条件,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提出问题、收集材料、操作思考、作出结论或提交作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156074.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