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课件 > 正文内容

初中各年级的数学教学大纲是什么?

zhao_admin2023-09-14 20:22:59地理课件1

初中各年级的数学教学大纲是什么?

初一年级

教学主要为

第一章 有理数

1.1正数于负数

1.2有理数

1.3有理数的加减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1.5有理数的乘方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整式

2.2整式的加减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从算式到方程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去括号于去分母

3.4解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四章 图形的初步认识

4.1多姿多彩的图形

4.2直线.射线.线段

4.3角

求人教版初中数学大纲目录,要详细。。。。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5 有理数的乘方(科学计数法)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2.2 整式的加减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4.1 多姿多彩的图形

4.2 直线、射线、线段

4.3 角

4.4 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七年级下册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垂线|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邻补角)

5.3 平行线的性质(命题|定理)

5.4 平移

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6.1 平面直角坐标系

6.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第七章 三角形★

7.1 三角形有关的线段(高|中线|角平分线)

7.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稳定性|外角)

7.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7.4 课题学习 镶嵌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8.2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8.4 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 不等式

9.2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0.1 统计调查

10.2 直方图

八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

11.1 全等三角形

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1.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第十二章 轴对称

12.1 轴对称

12.2 作轴对称图形

12.3 等腰三角形

第十三章 实数

13.1 平方根

13.2 立方根

13.3 实数

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

14.1 变量与函数

14.2 一次函数

14.3 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

第十五章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15.1 整式的乘法

15.2 乘法公式

15.3 整式的除法

八年级下册

第十六章 分式

16.1 分式

16.2 分式的运算

16.3 分式方程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17.1 反比例函数

17.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18.1 勾股定理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九章 四边形★

19.1 平行四边形(性质|判定|中位线定理)

19.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19.3 梯形

19.4 课题学习 重心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20.1 数据的代表

20.2 数据的波动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

21.1 二次根式

21.2 二次根式的乘除

21.3 二次根式的加减

第二十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22.1 一元二次方程

22.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22.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十三章 旋转

23.1 图形的旋转

23.2 中心对称

第二十四章 圆★

24.1 圆

24.2 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24.3 正多边形和圆

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

25.1 随机事件与概率

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

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

九年级下册

第二十六章 二次函数★

26.1 二次函数及其图像

26.2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

26.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第二十七章 相似★

27.1 图形的相似

27.2 相似三角形

27.3 位似

第二十八章 锐角三角函数

28.1 锐角三角函数

28.2 解直角三角形

第二十九章 投影与视图

29.1 投影

29.2 三视图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158346.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