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课件 > 正文内容

2019历史课标要求? 教学设计如何体现弹性?

zhao_admin2023-09-18 18:21:48历史课件1

2019历史课标要求?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9年修订)解读

  注:红色字体为课标重点增加的新内容;

  蓝色字体为课标局部修改的新内容。

  第一部分 前言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为完成这一使命,历史教育要在唯物史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为提高国民素质,加强民族凝聚力,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发挥重大的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学校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教育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提高国民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历史课程的实施,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历史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设计如何体现弹性?

一般情况下,在教学时间和量上能体现。如练习时间5-7分钟。练习次数3--4次。

历史课的设计思想?

要符合时代精神,体现时代特点。突出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关注学生发展,启迪学生心智。让学生在课堂上怎样学,学到什么,是历史课应该思考的问题。

要及时联系历史背景,把知识要融会贯通,让学生能浅俗易懂,把只是联系起来,同时要设计一定要有创意。

高中历史课标性质?

一般高中前史课程,是用前史唯物主义观念阐释人类前史打开进程和规则,进一步培育和前进学生的前史知道、文明本质和人文本质,促进学生全面打开的一门根底课程。

一般高中前史课程从不同的视点提醒人类前史打开的底子进程,经过严重前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打开进程中丰厚的前史文明遗产。经过高中前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打开的底子头绪,总结前史阅历阅历,承继优异的文明遗产,宏扬民族精力;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前史观剖析问题、处理问题;学习从前史的视点去了解和考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天然的联络,然后重视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前史命运。经过高中前史课程的学习,培育学生健全的品格。

历史课如何评课?

一、评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

(1)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依据《课标》中教学目标中的要求,全面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实,这“三维目标”也适用于教师的评课活动。

(2)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担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二、评教材的处理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高中历史课标和初中历史课标的区别?

1、分类不同: 初中历史是按中国史与外国史分类的。高中历史是按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分类的。

2、知识层面: 初中历史是基础知识,高中是更高层次的知识框架,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更高,着重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

3、认识历史的方式不一样: 在初中阶段,我们按照由古到今的编年史顺序依次学习,中国历史和世界史相对独立,为的是对历史上发生的事件有个总体的了解和认识, 因此对历史素养这方面的培养只能尚处于起步阶段。 高中历史课的编排就完全面貌一新了。 高中历史课本每册分 别归纳梳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史,每个专题内中国史和世界史相互交融,甚至很多时候将历史事件进行中外比,这样的意图是让同学们不仅了解历史事件,更能清晰的体会到历史背后的规律性,给同学们带来启发,从而逐步提高历史素养。 : 高中历史-- 初中历史--

2021年普高历史课标概括?

主要是世界史和中国古代史,以及中国现代史。

体现教学媒体作用的教学设计?

譬如体现点数过程的媒体。再譬如体现下雪变化的媒体。

历史课标理解是什么意思?

就是了解世界发展到今天的一个过程!

分析教学设计的体现原则?

1、系统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估等子系统所组成,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程序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即诸子系统有序地成等级结构排列,且前一子系统制约、影响着后一子系统,而后一子系统依存并制约着前一子系统。

3、可行性原则

教学设计要成为现实,必须具备两个可行性条件。一是符合主客观条件,二是具有操作性。

4、反馈性原则

教学成效考评只能以教学过程前后的变化以及对学生作业的科学测量为依据。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159996.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