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课件 > 正文内容

会上升的水科学实验教案?

zhao_admin2023-09-18 18:36:43科学课件1

会上升的水科学实验教案?

回答:会上升。原因:水科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引导性和实践性,因此教案设计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提高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科学创新能力。在实验教案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定教学目标和标准,让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的和效果;2. 根据学科知识结构和教学要求,合理选择实验项目和实验步骤,避免做过多的无用实验,浪费时间;3. 对实验器材和实验过程进行规范管理,确保安全性和实验效果;4.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引导和纠正,让学生能够逐渐提高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关于水通性的科学实验教案?

【活动目标】

  1、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感受水的特性。

  2、通过科学小实验,发展积极探索、动手操作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3、了解生活中的水资源,产生保护水资源的良好愿望,增强环保意识和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2个金鱼缸(一缸有鱼、一缸米内有塑料彩球)一杯清水每组一份白糖、盐、油、大米。

  2、人手一只塑料小筐,有洞小溶器、半玻璃杯清。

  3、课件。

  【活动过程】

  1、师导入课题

  (1)出示一杯清水,师:“瞧,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好朋友,它的秘密可多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水的秘密吧。”

  (2)幼儿猜猜水里米里有什么?提问:小朋友看看这两个金鱼缸,一个缸内装水,一个缸内装米,你们知道水里米里都有些什么东西吗?你是怎样知道的?提问:看看米里有什么?让我来摸摸米里有什么?师:“真奇怪米里有个塑料玩具,我们怎么没看见呢?”

  教师小结:小朋友别着急,让我来告诉大家吧,水是无色透明的,能看见水里的物体,米不透明,所以就看不见里面的东西了,水除了这个秘密它还有好多秘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幼儿进行尝试

  (1)盛水活动。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有洞的小容器,塑料袋、小筐,请你们选一样来盛水,看看会怎样?”让幼儿尝试后幼儿讨论。师:这说明水会流动。

  (2)溶解实验。

  师:“小朋友我们玩个游戏,桌上有糖、盐、,从中取几样东西一样一样的放入你的清水中,再轻轻搅拌,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水中的颜色及物质在水中的变化,相互交流)提问:谁来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师:“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糖、盐、放入水中不见了,这几样被水溶解了。”提问: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东西能被水溶解?(味精、化肥、感冒冲剂、蜂蜜、染料、冰糖、奶粉、小苏打)

  3、引导幼儿保护水。

  师:“水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可我们的朋友却有困难了,这些水发黑发臭,鱼儿都死了,也影响了我们人类的生活。

  提问:那我们怎样保护水呢?师:小朋友的办法可真多,现在我们把刚才水杯中的水倒到水桶里,可千万不能乱倒呀。

  4、改造容器。

  师:“小朋友你们真是个环保的好孩子,也是有爱心的宝宝,鸭妈妈遇到困难了,(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我们来看看它遇到了哪些困难。”

  (播放课件)提问:“我们来一起帮助它们找找盛水的工具吧,我要把这些能盛水的工具给小鸭子送去,可是能盛水的只有这么几个,小鸭子却有那么多怎么办呢?(把不能盛水的改成能盛水的)

  提问:“怎么改才能使它们能盛水呢?师:那你们堵上后试一试能不能盛水,你们都把不能盛水的改造成能盛水的工具,那我们来帮助小鸭子浇浇花吧。”

  5、师幼共同浇花结束活动。

倒立的水科学实验小班教案?

回答如下:主题:倒立的水

年龄:3-5岁(小班)

时间:30分钟

目标:

1. 了解重力和水的特性。

2. 发展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材料:

1. 透明杯子

2. 水

3. 细棒

4. 毛巾

步骤:

1. 引入话题:老师向孩子们介绍重力和水的特性,并问孩子们是否了解。

2. 实验前准备:老师将杯子倒置,用毛巾将杯子底部和桌子擦干净。

3. 实验一:老师让孩子们看看倒置的杯子中没有水,然后老师拿起杯子,用细棒轻轻地在杯子底部敲打,孩子们观察到杯子中出现了水。

4. 实验二:老师让孩子们看看倒置的杯子中有水,然后老师拿起杯子,将杯子轻轻地倾斜,孩子们观察到水会跟着杯子移动。

5. 讨论:老师与孩子们一起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引导孩子们总结重力和水的特性。

6. 结束: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回顾今天的实验内容,结束本次课程。

扩展活动:

1. 让孩子们自己尝试倒置杯子,用细棒敲打杯子底部,观察水的变化。

2. 让孩子们尝试用不同的容器和液体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的特性。

3. 让孩子们将实验结果绘制在纸上,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水上芭蕾科学实验教案?

回答如下:实验名称:水上芭蕾表演

实验目的:通过学习水上芭蕾表演的原理,了解物理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材料:水池、芭蕾舞女孩、音乐、蓝色丝绸布、银色亮片、水中音响设备。

实验步骤:

1.准备工作:在水池中加入适量的蓝色染料,使水呈现出蓝色,增强观赏效果;铺设一块蓝色丝绸布在水底,使芭蕾舞女孩的舞步更加优美。

2.挑选好音乐,并将音乐输入水中音响设备中,调节合适的音量。

3.化妆和穿衣:芭蕾舞女孩需要化妆和穿上银色亮片制成的漂亮衣服。

4.进行水上芭蕾表演:芭蕾舞女孩在水中演绎芭蕾舞蹈,通过动作和音乐的配合,使表演更加精彩。观察芭蕾舞女孩在水中的动作,分析其原理。

实验原理:

1.水的浮力原理:物体放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水的重量。

2.水的折射原理:光在水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使物体的形状和位置发生改变。

3.水的阻力原理:物体在水中运动时,受到水的阻力,使物体的运动速度减慢。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水上芭蕾表演的原理是利用水的浮力和阻力,使芭蕾舞女孩的舞步更加优美。水的折射原理也起到了美化表演的作用。同时,我们还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人造雪科学实验教案?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人造雪科学实验教案示例。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课程名称:人造雪

年级:小学四年级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人造雪的原理,掌握操作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学过程:

1. 导入(3分钟)

- 教师展示一些自然雪景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雪的形成过程。

-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验室里模拟雪的形成。

2. 新课导入(5分钟)

- 教师向学生介绍人造雪的原理,即通过将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和水混合产生。

- 教师简要介绍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并强调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3. 实验步骤(10分钟)

- 教师讲解实验步骤,并引导学生进行操作:

  a. 将干冰放入一个小塑料盒中,确保学生能清晰看到干冰。

  b. 将塑料盒放在一个透明容器中,以便观察干冰的变化。

  c. 学生将水慢慢倒入塑料盒中,注意观察干冰的变化。

4. 实验观察(10分钟)

-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相互交流心得。

-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现象,如干冰的升华过程、水的沸腾等。

5. 实验总结与拓展(5分钟)

- 教师总结实验要点,强调人造雪实验的原理。

-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科学实验中类似的现象,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探索。

6. 作业与反思(5分钟)

- 学生回家后,尝试将干冰和水混合在不同容器中,观察实验现象。

- 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观察结果和心得体会。

请注意,在进行人造雪实验时,要确保实验场所通风良好,避免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学生直接接触干冰。

科学实验色彩分层教案?

设计背景   设计本节活动不是为了让幼儿认识几种颜色,而是为了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色彩的关注,所以为幼儿提供观察、探索的机会,让幼儿在主动活动中认识颜色,使用颜色,同时充分感受颜色的丰富性。

  活动目标   1.能说出常见物体的颜色。  2.对颜色的变化感兴趣,喜欢实验活动。  3.培养和发展表现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是: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色彩的关注。  2.难点是:引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颜料和调色用具。  2.活动室的布置要色彩丰富、协调。  3.各种需要涂色的画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认识颜色的活动,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色彩的关注。  (1).结合日常生活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物品中丰富多彩的颜色,并初步了解一些颜色的名称。  (2).教师让幼儿回忆观察的颜色,并出示相应的色块,让幼儿对颜色进行指认。然后谈谈最喜欢的颜色,说说什么东西和自己喜欢的颜色是相同的?   二、通过使用颜色的活动,让幼儿进一步熟悉颜色,体验色彩的美,引发幼儿对颜色的兴趣。  (1).涂色活动。为幼儿提供各种需要涂色的画,如树、水果、花……,然后让幼儿涂上相应的颜色,要求与实物本来的颜色相似。  (2).配色活动。鼓励幼儿在空白的树、花等图画上涂色,鼓励幼儿自己配色。活动后组织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谈谈最喜欢哪幅画的颜色。  三、通过实验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1).调色活动。让幼儿自由探索,用颜料进行调色实验,体验发现的乐趣,然后让幼儿讨论、交流调色的经验,谈谈颜色的变化。教师可示范操作实验,让幼儿发现调色的结果是丰富多彩的,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2).制作活动。让幼儿通过制作和玩七彩风轮,让幼儿产生求知的欲望。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让幼儿深刻地感受到了色彩的美。让幼儿在观察、实验中认识了几种颜色,使用颜色,并在调色活动中充分地感受到颜色的丰富多变。  色彩是直观地,如果幼儿不能有意去感受,就会视而不见,因此本人让幼儿在实验活动中去体验发现的乐趣,在调色活动中感受颜色的多变,大大地激发了幼儿对色彩的关注,同时让幼儿观察周围的东西,让幼儿对周围的色彩产生了兴趣,就能主动去认识各种颜色,在配色活动中,也让幼儿对科学的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调色、配色,幼儿兴趣浓,而且大大激发了他们探索的欲望。但是在给幼儿操作调色的活动时,我没能充分地引导和组织幼儿探讨活动中遇到的各种现象,使得幼儿的兴趣停留在操作上,没能达到进一步探索的愿望。

遇水变活毛毛虫科学实验教案?

玉随便和毛毛虫科学实验老师把一个毛毛虫放到水里面,过一会儿这个毛毛虫它就不动啦,过一会儿,这个毛毛虫用动了起来。

水的张力解释?

水的内部有着很多的水分子,它们能够相互的吸引与排斥 这些水分子无时无刻都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当周围的温度高一些的时候,它们就会运动的快一些,但是当周围的温度降一些的时候,它们运动的就会相对的慢一些,而它们的这种相互吸引与排斥,则就是水的张力。

水的张力原理?

在水内部的一个水分子受到周围水分子的作用力的合力为0,但在表面的一个水分子却不如此。因上层空间气相分子对它的吸引力小于内部液相分子对它的吸引力,所以该分子所受合力不等于零,其合力方向垂直指向液体内部,结果导致液体表面具有自动缩小的趋势,这种收缩力称为表面张力。

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液体表面总是趋向于尽可能缩小,因此空气中的小液滴往往呈圆球形状。

水张力的原理?

凡作用于液体表面,使液体表面积缩小的力,称为液体表面张力。它产生的原因是 液体跟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叫做表面层,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 就象你要把弹簧拉开些,弹簧反而表现具有收缩的趋势。 正是因为这种张力的存在,有些小昆虫才能无拘无束地在水面上行走自如。 仔细观察雨滴或是从水龙头上滴下的水珠。它们是什么形状呢?你会发现最小的水珠几乎是标准的球形。这是因为水的表面被表面张力的强大拉力聚拢在一块,而使得水看上去好像周围有一层薄而又有弹性的"表皮"。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160000.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