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课件 > 正文内容

七年级上册历史?

zhao_admin2023-11-03 18:05:18历史课件1

七年级上册历史?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简答题精选

1、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造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2、分别列举炎帝和黄帝的三个发明?

炎帝:耕种、五谷、蔬菜、陶器 ,煮盐;黄帝:造宫室,挖水井,造船,炼铜

3、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怎样分封?有什么作用?

目的:是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依据:周王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劳的大小一。

对象:宗亲和功臣。

诸侯的义务: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周王调兵。

作用:加强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

4.什么是甲骨文?最早出现于哪个朝?发掘的地点?发现意义?

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商朝,河南安阳殷墟

意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

5.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有哪几个?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越

6.战国七雄都是哪几个?(对应地理位置)

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7.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作?思想主张?

老子,《道德经》①顺应自然;②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相互啊转化;③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8.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核心?政治主张?教育思想?

孔子,核心:“仁” ,政治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教育思想:①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②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③ 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9.法家的代表人物?思想主张?

韩非子,①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②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10、商鞅变法的根本原因、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根本原因:

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支持下,商鞅开始变法。

目的:

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政治:

②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②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③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④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①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可以免除徭役。

③统一度量衡。

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变法的主要作用是: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11、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

①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②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把小篆作为全国的规范文字;以圆形方孔铜钱为全国统一货币;并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

③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③“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④派大将蒙恬大举北击匈奴,修筑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⑤秦始皇还派兵统一了南越各部,修筑灵渠,开发南疆。

12.汉高祖采取什么政策?原因?具体措施?

休养生息政策,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巩固统治)。 ①“兵皆罢归家”,释放奴婢;②鼓励人民致力于农业生产 ;③采取轻徭薄赋政策。

13.. 汉文帝、汉景帝采取什么政策?措施?产生了什么效果?历史上称为?

“休养生息”政策。措施; ①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三十税一;②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苛刑法;③提倡勤俭治国,汉文帝以身作则,生活简朴。

效果:①政治清明;②经济发展;③人民生活安定;④国力增强。“文景之治”。

14、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作用?

①政治上:采纳主父偃的“推恩令”的建议,加强中央集权;建立刺史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作用: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②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作用: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③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在长安兴办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以儒家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作为教材。作用: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④军事上:①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作用: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15.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

①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往来;②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

16. 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来往的货物?开通丝绸之路的意义?

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 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出,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核桃、葡萄、石榴等传入。意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7.西汉在西域设置什么机构?时间?意义?

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西汉汉宣帝)标志着西域(今新疆)开始正式归属于中央政权,新疆成为我国不可分割一部分。

18.史学巨著是什么?作者?体例?记载内容?

《史记》司马迁,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19.西晋发生“八王之乱”的影响?

①西晋从此衰落,加速了西晋的灭亡②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高潮。

20、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有什么影响?

第一,江南地区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第二,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

第三,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

第四,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努力。

第五,统治者的重视。

影响:江南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21、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后,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

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①说汉语:规定官员在朝廷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②穿汉服: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③改用汉姓:改鲜卑姓为汉姓;

④通婚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孝文帝改革的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22、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改革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23.民族大交融的影响?

①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②丰富中华民族物质和精神文化;③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奠定基础。

七年级历史下册时间轴?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时代特征】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隋唐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既是对秦汉的继承,也是不断创新和进步的表现。

【核心考点】1.隋唐时期的历史特征是繁荣与开放。

2.589年,隋灭陈朝,统一全国。隋炀帝时,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目的),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作用)。同时大量征发劳役,加速了隋朝灭亡。

3.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科举制度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4.唐太宗年号“贞观”,历史上称唐太宗的统治为“贞观之治”。主要措施有:虚心纳谏(魏征是著名谏臣),广纳贤才(如房玄龄、杜如晦);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严格考查官吏的政绩;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5.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6.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开元盛世”局面,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7.唐朝发明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和筒车。陶瓷器中唐三彩最为有名。唐都长安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8.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9.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李白享有“诗仙”的美誉。杜甫的诗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白居易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

10.唐朝时,日本为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而派遣唐使到中国。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贞观时期,高僧玄奘西行天竺取经,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1.安史之乱使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此后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时代特征】宋元时期从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核心考点】1.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2.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有辽(契丹)、西夏(党项)、金(女真);与南宋并立的政权有金(女真)、西夏(党项)、蒙古。

3.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4.宋元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对峙的典型事件:澶渊之盟(北宋和辽)、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澶渊之盟使辽宋之间保持长时间的和平局面,同时加重了北宋的负担。辽、宋、金之间,战和交织,但以和为主,以相互的交流发展为主,这也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

5.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都反映了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

6.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南方战乱较少,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

7.两宋商业城市兴起。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城市里出现早市和夜市。乡镇出现了草市。北宋时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8.两宋时期,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9.“一代天骄”铁木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他的功绩是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国。

10.忽必烈建立元朝。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11.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地方建立行省。我国省级机构的划分从元朝开始。

12.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13.元朝时,西藏地区由宣政院直接统辖。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14.元朝的统一,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15.随着城市的繁荣和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逐渐丰富,都市中出现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

16.宋词的代表人物有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元曲的代表人物是关汉卿。

17.隋唐时期发明雕版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18.宋代制成罗盘针。北宋末年,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影响: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19.唐朝时,中国人发明火药,唐朝末年,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14世纪初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20.宋代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时代特征】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核心考点】1.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明太祖朱元璋强化皇权:①政治上,全面改革官制: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设六部分理朝政;分散兵权。地方上,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②司法上,设立锦衣卫(厂卫)。③思想上,实行八股取士(影响: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阻碍了社会发展。) 以上措施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3.明朝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影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4.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一部药物学著作。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科学巨著。

5.明长城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明成祖时期修建北京城,宫城即紫禁城(今故宫)。

6.明朝著名小说有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

7.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洲;1636年,改后金国号为清,清朝建立。

8.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的史实: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击退沙俄侵略,签订《尼布楚条约》。

9.清朝对台湾地区的管辖: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台湾和内地的联系,巩固了东南海防。

10.清朝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11.清朝对西藏地区的管辖:确立中央政府对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1727年,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12.为反抗沙俄的控制和压迫,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

13.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及人口的迅速增长。

14.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⑴政治上: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⑵思想文化上:大兴文字狱和实行文化专制政策,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⑶对外政策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仅开放广州一处口岸,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影响:①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②消极: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启示:闭关则衰,开放则荣。要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

15.《红楼梦》的作者是清朝的曹雪芹和高鹗。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七年级历史叫什么历史?

初一主要讲的其实是些世界各地的简单历史,类似于故事。我记得人教版的历史与社会讲的都是等高线什么的。

初二上册讲远古历史,比如人是由猴子变成的。然后讲古代文明,就是海洋文明和大河文明。后来讲欧洲和中国的古代王朝,都简单提。还会讲三大宗教。

然后就讲中国的唐宋时期,中国多么多么先进什么的,主要讲文化。下册主要讲工业革命,中国被侵略,还会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

初三开始讲的有点意思了,美苏冷战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格局,然后讲到中国的抗美援朝,中国的文革,中国的改革开放,香港回归等,再讲欧洲共同体,也就是欧盟,然后是世界经济格局,什么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稍微提一下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德统一。

初三下册主要就科技革命,人权,城市化,环境资源什么的,什么科教兴国,都是简单

记载资源历史的书籍?

《《梦溪笔谈》、《山海经》、《古矿录》

关中历史文化资源?

华夏文明最早发祥于黄河中游的关中地区。几十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和大荔猿人姑且不论,至迟在6000多年前,这里便有我国最早的原始农耕的村落——代表仰韶文化的西安半坡村。

半坡文化以其精美的彩陶和锄耕农业闻名于世,不仅在我国同时期文化中居领先地位,而且烧陶技术也居世界领先地位。引人注目的是,目前已发现的1000多处仰韶文化遗址,有400多处密布于关中。尤其在距半坡很近的淬水沿岸,仅40公里地段内,就发现了 13处遗址。可见在母系氏族时代,关中确曾兴盛发达。

周族是关中一个古老的姬姓部族,与半坡人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从古文献上看,传说周族始祖后稷,名弃,弃在部(陕西武功、扶风境内)安家立业。即位于泾渭二水下游,土地肥沃,利于农耕。弃擅长种植,“播前百谷”,古称为“后稷”,曾被夏任为“农师” 后稷之后,周人因受“夏后氏政衰”影响,大约在太康失国以后,从部迁到孤(陕西彬县、旬邑一带),“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古公直父时,周人迁歧,来到歧山之下的周原。

广西国土资源历史?

广西最早的文明也主要出现在大江大河流域。在右江流域考古界发现了骆越古国的大量石刻约1.8万字。石刻古文字,出土铜鼓和花山壁画一件件都在述说着以壮族为主的骆越古国灿烂的文明。

资源最全的网盘?

  和彩云网盘是一款非常安全的免费网盘工具。这款软件中的全部功能,用户们全部都是免费的进行使用的,还为用户们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存储空间,用户们可以将众多的视频、照片以及文件等等的内容在这里进行存储,再也不用担心会有重要内容丢失了。

综合七年级历史?

继承前人宝贵经验;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勤思多问,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实践等。

人类发展的历史是水资源的历史?

水不仅是生命之源,更与历史发展紧密相连,它反映着不同历史阶段人们的行为方式、生产关系、生存方式、思维意识、审美态度等,因此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01

水文化源远流长

水,只是一种自然资源,但就是这千姿百态的自然资源,与人相互作用,通过人的审美和思想,却形成了多少华美而深刻的文章,演绎了多少美丽的思想和情感世界,激发了人的无限的遐想。

就像中国的茶文化一样。水,也是一种文化,而且历史最为悠久,内涵更为深刻。

水,作为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以它天然的联系,似乎从一开始便与人类生活乃至文化历史形成了一种不解之缘。

中国古代人类先是穴洞以住,傍河而居,生活以原始的狩猎、渔猎为主,多数的原始陶器饰纹多以水纹出现,等进入到原始定居生活后,开始发明陶器,更加离不开水的作用; 汲水、蒸煮等等。 水成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必不可要的构成元素。

古人喜“择一水而栖,依一河而居。”水被赋予了修养性情,陶冶情操的含义。春秋战国时期,流传在汉北一代的民歌《孺子歌》中一段“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被世人传颂,盛名于后世。

02

中国人的喝水史就是一部健康发展史

水是一种自然资源,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以水为主体,与人相互作用,就形成了水文化。

水文化的内涵丰富,涵盖多个层面,随时代的发展而在不断地变化和创新。特别是饮用水方面,随着人们意识的提高,必将更加和谐、科学、自然、美好。

20世纪30年代初的霍乱,促使新生活运动开启,“不喝生水喝熟水”也从民间健康饮水习惯,正式上升为官方推荐的中国人的健康饮水生活方式。

七年级上册历史各朝代重点知识简化?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3.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1.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有最早的图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教人炼銅,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3.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三、尧、舜、禹的禅让

1.禅让制的含义: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德才兼备,以身作则);

2.继黄帝之后,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 3.禹的高贵品质:无私奉献、勇往直前、不畏艰难。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 夏、商、周的更替:

朝代建立时间灭亡时间都城开国君主亡国之君
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阳城
约前1600年前1046年几次迁都,盘庚时把都城迁到殷
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镐京周武王周幽王
东周前770年前221年洛邑周平王

一、夏朝的兴衰(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

1.建立:约公元前 2070 年,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家天下”局面。 家天下的局面是从启开始的,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灭亡:桀统治残暴,约公元前 1600 年被商汤所亡。

二、商朝(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

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2.盘庚迁殷:盘庚迁都殷,统治稳定

3.灭亡:商王纣统治残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双方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

三、西周(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1.建立: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时发生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 年,周幽王时,西周被犬戎族所亡。

3.东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史称“东周”。

四、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②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3)分封制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179272.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