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课件 > 正文内容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访客2年前 (2021-05-30)科学课件71

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基础训练:
复习要点:
1.太阳的位置和高度决定了影子的方向和长短。太阳在东,影子在西;太阳子南,影子在北;太阳在西,影子在东。太阳高度高,影子则短,太阳高度低,影子则长。
太阳下物体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太阳越高,影子越短。一天中,从早到晚影子的长短一次是:长———短——长。一天中,我们看到的太阳运动是从东往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半圆周形。
影子的长短变化和气温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一般情况下影子长,气温就低,但每天最高气温并不是影子最短的时候,而是在下午1—2点之间,这是因为那时地球吸收太阳热辐射最多,故气温最高。
一天中气温随着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太阳越高,气温也越高。
人们利用太阳的变化和影子的变化之间的规律来制造不同形状的日晷。
日晷是古代人名利用太阳影子的变化来记录时间的工具,古代计时器还有:沙漏、有刻度的蜡烛、中国古代铜壶滴漏、牛顿钟等。
4.太阳东升西落一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西向东自转造成的。
5.16世纪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地球绕着太阳运动昼夜的形成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6.当北京时间是白天时(中午),华盛顿是黑夜,巴黎是清晨,夏威夷是黄昏。
月相变化的规律依次为:新月→峨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农历十五)→残月→下弦月→峨眉月→新月
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叫做月相。月亮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形成不同的月相。
月球在太空中运动,我们看见的月亮也是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但他每天升起的时间不一样。有时,白天的时候月亮也在天上,只是由于太阳光太强我们看不到而已。
8、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20点,美国(华盛顿)7:00、德国13:00、澳大利亚22:00收看实况直播。
9、昼夜变化对动植物都有影响,如郁金香、牵牛花、合欢树等植物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状态是不一样的;很多动物在白天和黑夜的生活状态也是不一样的。白天郁金香随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郁金香会收拢花瓣。
牵牛花凌晨4点开放,夜里闭合。合欢树白天叶子张开,夜晚叶子闭合。
10、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中的固定时间形式放或闭合。200多年前,瑞典生物学家卡罗拉斯·林奈根据这一现象编排出一个富有情趣的“花钟”,他是把在不同时间开放的花,顺次排列在钟面形的花坛。林奈的“钟”非常准确,直到现在,欧洲人仍以这种“钟”来布置花坛。
菊花是短日照花卉,减少光照时间可以提前开放。除菊花外,一品红、蟹爪兰等也属于短日照花卉。
11、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鸡的产蛋量是因为合理的光照能刺激排卵,增加产蛋量。

选择题: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的规律是(A)。
西→东;长→短→长 B. 东→西;低→高→低
C.东→西;短→长
日晷是测量(B)的工具。
体积 B.时间 C.长度
昼夜形成的原因是(C)。
太阳的东升西落 B.乌云的遮盖 C.地球的自转
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时(B)。
一年 B.一个月 C.一周
新月指的是天上(C)。
月牙 B.满月 C.不出现月亮
一天中最短的影子是在(B)。
早晨 B.中午 C.晚上
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A)
哥白尼 B.托勒密 C.牛顿
猫头鹰的睡觉时间是(A)。
早晨→下午 B.中午→晚上 C.傍晚→早晨
北京故宫博物院里保存的日晷叫做(C)。
立晷 B.地平日晷 C.赤道日晷
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通常(C)。
上午 B.下午 C.夜晚
第二单元:光与色彩
拓展空间:
小孔成像:
蜡烛的火焰向四面八方发出无数条光线,除了恰巧穿过小孔的光线外,都被纸屏挡住了,而穿过了小孔的光线由于沿直线行进,火焰顶端的光线投到纸屏的下方,火焰底部的光线投到纸屏的上方,所以在纸屏上出现了蜡烛火焰的倒像。不仅如此,像的左右也是相反的,因为左边发出的光线经过小孔直射在纸屏的右边发出的光线直射在纸屏的左方。早在两千年前,墨子就通过自己的思考对小孔成像现象做出了准确的解释。
复习要点:1、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有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自然光:闪电 太阳 萤火
人造光:灯泡 蜡烛 焰火
常见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灯、蜡烛火等,月亮不是光源。
2、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发现光线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个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原理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来解释。
3、可以在水中加入细小颗粒的物质,如粉笔灰来观察光在水中行进的方向。
4、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几乎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
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表面越光滑,反射效果越好,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直立的虚像,大小和实物相等。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凸透镜。凸透镜的用途:做照相机的镜头、老花镜的镜片、显微镜的镜片等。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凹透镜。
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望远镜是用一组凸透镜和凹透镜制成的。
研究内容凸透镜凹透镜镜片特点中间厚,边缘薄中间薄,边缘厚观察物体有放大作用有缩小作用 可聚光使光发散成像特点可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不能
5、照镜子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
(1)在镜子中看见你,你也能看见我,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2)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是左右、前后相反的。
(3)两面镜子成90度,镜中出现三辆车;如果成60度,将出现五辆车;夹角越小,出现的影像越多,这是因为两个镜子互相映照产生的。
6、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曲,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透过不同镜片观察物体,凸透镜有放大作用,凹透镜有缩小作用。
7、用一个凹透镜和一个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是正像。如果把两个度数不同的凸透镜放在一起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是倒像。
8、光是有颜色的。阳光被三棱镜分解后的色彩: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这一现象是1666年由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的。彩虹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
9、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将它们混合后是白色,七色光也可以合成白光。当七色圆盘旋转起来时,彩色顿时就会消失,而呈现出一片灰白色。.白色的太阳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而在一定条件下,七彩光又能合成白色光。
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和反射的色光不同,由此显现的色彩也不同。

第三单元:电和磁
1、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
一个基本电路由电池、小灯泡、导线、开关组成。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形成电流的通路,灯泡才会亮起来。
2、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常见导体:钢尺、铁钉、铁片、钥匙等金属做的物品,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常见绝缘体:塑料制品、橡胶、木头、橡皮、布、纸等。
3、检验导体和绝缘体的方法:利用电池、电线和小灯泡所组成的简单电路作为检验器,检验连接在两条导线间的物品能否使电流通过,测定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生活中导体与绝缘体的应用:插座的里面需要导电,用导体金属做,外壳不能导电,用绝缘体塑料做;电线的外面都用橡胶皮包好,是为了绝缘……
家庭用电的危险行为:许多电器连接在一条电线的插座上,或电器连续使用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因过热发生火灾;用湿布擦拭电灯、将湿衣服晾在电线上、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这些行为都会导致触电,很危险。
当家里的电路发生故障时,先要切断电源,然后请专业人员来修理。
4、磁铁有南极(S)和北极(N),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磁铁的性质:(1)能吸铁(2)能指南北(3)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5、磁力最大的部位是磁极。磁极指向北的一端是北极,用“N”North表示;指向南的一端是南极,用“S”South表示。
6、指南针就是一块小磁铁,它总是一头指南,一头指北。指南的一头称为南极(S),指北的一头称为北极(N)。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战国时它被称为司南。
指南针指南北的原因是: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的北极吸磁铁的N端,地球的南极吸磁铁的S端。
7、测量比较两块磁铁磁力大小的方法:用磁铁去吸大头针或回形针等,吸得多的磁力大。
8、两极变化和线圈绕向、电池正负极接法有关。
9、电磁铁和磁铁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相同:都有磁性,都有磁极,都能指南北,都是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不同:磁铁磁性是永久的,电磁铁在通电时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门吸、带磁性的冰箱门、磁悬浮列车等。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大小和电线匝数以及有无铁心有关:电流大,磁力大;匝数多,磁力大;有铁心,磁力大
电可以产生磁。把电线按照一个方向绕在铁钉上,接通电路,就形成了一个电磁铁,可以吸起大头针或回形针等。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有关,电池越多,磁力越大;磁力大小还与线圈匝数有关,线圈匝数越多,磁力也越大。电磁铁也有南极和北极,而且改变电池的正负极,电磁铁的南极和北极也会改变。
电磁铁的应用:电动机、电磁起重机、电铃等。

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
图片部分:肺的介绍
(下图)
拓展空间:心脏是人体的“泵”,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循环运动。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中要循环器官。
血液相当于“运输兵”,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肺吸进的氧气、小肠吸收的养料带给身体各部分,同时把身体各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走,交给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经常运动、合理饮食是保护心脏最主要的方法。
运动时为了给身体提供足够的养料,心脏在加速运动式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身机能。合理饮食能保障心脏所需的营养,预防心脏病。在饮食结构上要做到荤素搭配,每天还要喝6~8杯水。
基础训练:
填空题:
呼吸让我们吸进富有的(氧气)的(空气),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废气,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心跳就是心脏的的(收缩与舒张)。心脏每次收缩舒张,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
(心脏)和(血管)使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实验操作:收集两袋气体,其中一袋是空气,另一袋是人呼出的气体,同时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摇晃一下,我们可以看到人呼出气体的那一袋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这个实验说明:呼出的气体是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知识问答:
心脏为什么要推动血液不停地在血管里流动呢?
答:血液在推动的过程中,把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和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运送的全身各处去,又把全身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通过肺和排泄器官排除体外,只有心脏不停的跳动,血液才能不停地在血管里循环流动。
复习要点:
1、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人一分钟的心脏跳动次数与脉搏次数是一样的。运动后人的呼吸次数与心跳次数都会加快。休息后会慢慢趋于平静,直到恢复到和运动前一样。
2、人的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认识并知道他们的作用)
人呼吸时,主要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呼吸时,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4、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你的肺活量。
5、肺活量大就说明机体摄氧能力和排出废气的能力强,人体内部的氧供应就充裕。
6、体育锻炼能增加人的肺活量,使心脏更有力。肺活量由呼吸肌的力量、弹性决定的。保护肺和心脏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不吸烟,不喝酒。
7、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
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跳动的脉搏。人进行血液循环的主要器官是心脏和血管,通过血液流动,可以把大量的氧气和养料运送到身体各处,并能把从全身各处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输送到肺和其他器官排出体外。
8、心脏是人体的“泵”,心脏不断跳动的目的是推动血液循环,保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和生命活动。
9、心脏为什么要推动血液不停地在血管里流动:血液在循环流动的过程中,把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和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运送到全身各处去,又把全身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通过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只有心脏不停地跳动,血液才能不停地在血管里循环流动。
10、将呼出的气体倒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摇晃一下,可以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里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人在运动时,因为需要的能量增多,所以就要加快呼吸,以吸进更多的氧气,同时也要血液加快循环,以便更快地将氧气和养料运送到全身各处。所以人在运动时,呼吸和血液循环会同时加快。
第五单元 解释与建立模型
复习要点:

1、解释:解释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如:日心说,板块说。
解释不一定是事实,它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为了做出正确的解释,需要在获得充分证据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合理的思考。
2、建立模型:
科学家常建立模型来解释他们的思想和发现。
模型能方便我们解释那些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内部构造、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的联系。如图形(植物细胞模型)、公式(数学公式)
黑盒子模型,纸筒模型。 建议大家复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18096.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