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课件 > 正文内容

小学科学教案:《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案例?

zhao_admin2023-11-19 00:31:13科学课件1

小学科学教案:《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过程与方法: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知道推测要有依据;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二、教学重、难点:

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

三、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课件,镭射笔 。

学生分组实验:手电筒、3块带孔塑料板、白屏。

自选活动材料:空心塑料管、吸管等。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清晨,太阳冉冉升起,万丈光芒映红了朵朵朝霞,给大地带来了光明和色彩,夜晚,华灯齐放,世界依然是姹紫嫣红,五彩缤纷。这样多姿多彩的美丽世界,是谁的杰作呢?(光)课件出示图片

嗯!我们要看清这五彩缤纷的世界,必须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那么,光 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呢?

2、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从光源发出的光又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板书课题:光是怎样传播的)

(二)、提取生活经验:

1、教师 :悄悄打开镭射笔,光斑落在黑板中间,问:仔细观察,现在的黑板与往常有什么不同吗?

生观察到光斑,马上会意识到老师手中有镭射笔(学生俗称激光笔),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起来。

老师手中的镭射笔发出的光,是怎么照到黑板上的呢?谁能上前来演示一下?

导:这位同学认为这条路线是直的,大家同意吗?(你说,) 那也许它是弧线形,或者是S形、螺旋形的呢?(教师在此用手辅之以弧线形、S形、螺旋形动作)

2、你们认为光可能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你看到的平常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能支持你的想法呀?

学生自由发表。

3、师:刚才几个同学说的很有道理,老师也找了些图片,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出示幻灯片)

生讨论

(三)、自主设计实验验证:

1、师:实践出真知。今天,我们就用桌子上这些简单的器材去大胆设计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请同学们边讨论.边设计实验,比比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多。但是要注意不能用眼睛直对很亮的光源,不然会对眼睛有伤害哦!

2、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实验设想,(教师适时出示弯管和直管,请学生来证实光是直线传播的。)

展示实验成果。

(四)、深入探究过程

1、现在让我们当一次小科学家,研究一下,怎样能让光通过三个小孔在屏上留下光斑?老师在这里也为大家准备了一组材料(教师随机出示,分别是一个手电筒,三张有小孔的纸,一张没有小孔的纸。)分小组讨论,随时整理实验记录单。当音乐停止时,停下来,准备汇报。

2、实验:出示幻灯片:你能完成挑战吗:让光通过三个小孔在屏上留下光斑。

小组汇报。初步得知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进一步验证:当三个小孔对齐时能在屏上看到手电筒的光斑时,移动第二张或第三张纸,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进一步说明了什么呢?(光斑相应的出现在第二张或第三纸上,原因是光是直线传播的,当它被移动的纸挡住时,就无法照到屏上,因为它不会拐弯。当纸继续移动,不再遮挡光线时,光又透过两张纸的小孔,照在最后的屏上。)

师:通过我们的再次实验,我们能进一步证明什么?(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通过这么多实验的证实我们终于能把我们的猜想上升为结论了,今天我们学到的结论是?(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意图:通过这一实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光是直线传播这一规律的理解。并使学生明白:一个结论的得出应该通过反复验证,用不同的方法验证。同时培养了学生自己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

4、大家的表现真是精彩。为了奖励大家的表现,老师也设计了一个实验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但是需要一位同学上来帮帮忙。

做小孔成像的试验。

你们看到了什么,这又一次证明了什么呀?----我们看到了---证明了---

(五)、实践应用

1、猜谜语:一个好朋友,走到哪跟到哪,就是不说话。是什么呀?

它就是我们自己的影子。

那你知道它的原理是什么吗?说说你的理由吧!

从光源发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向光的表面被照亮,在背光面后方形成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子。 2、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运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你们仔细想想看。 幻灯出示激光准直

3、日食和月食。(幻灯片出示)

这也是关于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

4、现在我们知道光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你知道光传播的速度是多少吗?

我们再来看一段资料,相信同学们会对光速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幻灯片出示)看后,发表感想。

六、总结

这节课,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和探究,懂得了很多知识,谁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收获和快乐呢?

学生总结

作业:

解决问题:老师很喜欢在阳台上种一些花花草草,可是老师家里的阳台采光不好,他们经常晒不到太阳,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七、板书设计

3、光是怎样传播的

猜想 → 实验

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小学科学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远,在液体中传播的较远,在气体中传播的最近,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40米。

声音的传播方向?

介质振动方向决定的,可以是四面八方,也可以是“定向”,但是由于声波波长较长,可以绕过物体(衍射现象),所以可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这个介质可以是空气、水、固体。当然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也是不同的。

声音传播的快慢?

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这个介质可以是空气、水、固体,当然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声音的传播与温度、阻力有关系。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相同的:

  在空气15℃时,传播速度为340m/s。

  在空气25℃时,传播速度为346m/s。

  在常温的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在海水25℃时,传播速度为1530m/s。

  在钢铁中,传播速度为5200m/s。

  在冰中,传播速度为3160m/s。

  在软木中,传播速度为500m/s。

  在松木中,传播速度为3320m/s。

  在尼龙中,传播速度为2600m/s。

  在水泥中,传播速度为4800m/s。

不同声音的介质传播小学科学实验?

不同声音的介质传播实验可以进行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支持,不同的介质对声音的传播速度和音质有不同的影响,可以通过自制简易电话或者在不同的介质中播放同样的声音,利用听觉去感受和比较声音的不同表现来完成该实验。此外,还可以探讨一些简单的声音现象,如共鸣、回音等生活中常见的声学现象,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声音是如何在我们周围的介质中传播的,有利于启发他们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增强科学知识。

中班声音的传播教案?

教学目标声音的传播学习要求孩子们掌握声音传播的原理,方法,方式等,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讲课分析,老师把声音传播的方式,方法,原则,原理等相关方面的内容进行搜集,整理归类,把它一一列在后面的黑板报上,供孩子们学习参考,一遍在课堂上能尽快地完成教学任务,课堂反馈对于学得比较好的孩子进行表扬鼓励,对于没有完全掌握住本节课知识的孩子,分析及原因,跟进,最后,让其完成任务

怎样阻断声音的传播?

要想阻止声音传播,就要了解声音传播的原理。大部分人应该在初中物理学科里学过声音的传播这个内容:一切正在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声音传播的介质,真空环境不能传播声音。

那么如何阻止声音传播呢? 我觉得有下列几种方法:

使声源停止振动。产生声音的条件便是物体在振动,物体停止振动,声音也会停止。

真空环境。在真空环境中声音是无法传播的,将声源放到真空环境中,就可以阻止声音的传播。

增加距离。声能会随着距离变小,当距离足够大,就无法听到声音。

使用隔音材料。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生活中声音最主要的传播介质就是空气,而隔音材料就是利用高密度隔绝空气,声动能摩擦转换成热能的原理来实现隔音。

海豚的声音传播范围?

海豚在其生活的海洋里发出的声音波段主要在超声波和次声波范围内,人类一般听不到。采用技术手段录音并以人耳的可听声波波段将其播放出来时,听起来并不优美。

海豚发声频率范围非常大,当海豚发出了8000Hz的声音时,此声音属于可听声.海豚会利用回声寻找沙丁鱼群

海豚发出的声呐信号强度要比周围的杂音高出1000多倍,而且频率高,因此海豚可以轻而易举地从声波中检测出所需要的信号。海豚声呐的最大发射距离大约为70米,一般在20~40米。海豚声呐的另外一个特点是间歇发射。一般一次声波发射后要间隔10~15秒,以海豚平均游速1.5米/秒计算,这段时间海豚能游15~23米,而这一距离恰好在海豚声呐的监测范围之内,因此对海豚来说是安全的。当海豚不能确认前方是否安全时,一般会在原地徘徊,很少轻易“跨越雷池”。

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声音的传导分为空气传导和骨传导两条路径。正常情况下以空气传导为主。

空气传导:声波经外耳道传至鼓膜,引起鼓膜振动,继而使听小骨链随之运动,将声波转换成机械振动并加以放大,经镫骨底传至前庭窗,引起前庭阶的外淋巴波动。外淋巴波动经前庭膜传至内淋巴,内淋巴的波动刺激基底膜上的螺旋器,产生神经冲动,再经蜗神经传入中枢,产生听觉。前庭阶外淋巴的波动也引起鼓阶外淋巴的波动,传至蜗窗时,第二鼓膜外凸而缓冲波动。

鼓膜穿孔时,声波引起鼓室内的空气振动,直接波及第二鼓膜,引起鼓阶的外淋巴波动,使基底膜振动以兴奋螺旋器。通过这条途径,能产生部分听觉。

骨传导:指声波经颅骨传入内耳的过程。声波的冲击和鼓膜的振动可经颅骨和骨迷路传入,使耳蜗内的外淋巴和内淋巴波动,刺激基底膜上的螺旋器产生神经兴奋,引起较弱听觉。

外耳和中耳的疾患引起的耳聋为传导性耳聋。此时骨传导尚可部分代偿其功能,故不会产生完全性耳聋。内耳,蜗神经、听觉传导通路及听觉中枢的疾患引起的耳聋,为神经性耳聋。此时空气传导和骨传导途径虽属正常,但均不能引起听觉,称完全性耳聋。

风能阻挡声音的传播?

能.一般情况下声音传播的介质是空气,而风可以看作空气的流动.空气的速度和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叠加才是声波的相对速度.所以风能影响声音的传播.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185709.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