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课件 > 正文内容

大班科学神奇的粉末教案?

zhao_admin2024-01-25 08:34:51科学课件1

大班科学神奇的粉末教案?

《大班科学:神奇的粉末》教案一、活动目标认识淀粉,知道淀粉遇到碘会变蓝。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养成细致观察,大胆表述的习惯。二、活动重难点重点:认识淀粉,知道淀粉遇到碘会变蓝。难点: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三、活动准备材料准备:淀粉、水、碘酒、杯子、滴管、盘子、抹布、勺子。经验准备:提前认识面粉和碘酒。四、活动过程(一)导入教师设置情境,引发幼儿的兴趣。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魔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教师表演魔术:将白色的粉末倒入水中,用勺子搅拌,水变成了紫色。教师: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个魔术的秘密就藏在这些粉末里,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吧。(二)认识淀粉出示淀粉,请幼儿观察淀粉的颜色、形状,并用手触摸淀粉,感受淀粉的细腻。教师小结:淀粉是一种白色的、细腻的粉末。(三)实验操作将淀粉倒入清水中,用勺子搅拌,观察淀粉在水中的变化。用滴管吸取碘酒滴在淀粉水中,观察淀粉水的颜色变化。教师小结:淀粉遇到碘会变蓝。(四)迁移运用请幼儿找一找教室里还有哪些物品含有淀粉,并进行实验验证。(五)活动结束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淀粉,知道了淀粉遇到碘会变蓝。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趣的科学现象等待我们去发现,让我们一起做个有心人,去探索更多的科学秘密吧。五、活动延伸在科学区投放淀粉、碘酒、面包、土豆等材料,供幼儿继续操作实验。以上是一份完整的大班科学教案,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大班科学领域神奇的气球教案?

一定要坚持送,不然,你以后再想送,可就是难上加难了.你跟宝宝的老师交流一下,让他找个和宝宝差不多大比较活泼的宝宝,带着他玩一下.还要问一下,刚送的这几天先不在那那么长的时间,比如说第一天上午,送下后一个半小时去接,不在那吃饭.下午一个半小时再去接. 第二天,送下后两个小时去接,下午也是. 这样一点点把距离拉开,会不会能让他容易接受点呢.这样,大概一个星期左右就会好的. 在家时,要多问一些鼓劲他的话,比如说,你今你在幼儿园跟小朋友玩的什么游戏啊,在幼儿园唱歌了嘛.幼儿园里墙上的画多漂亮啊.千万不要说,你不听话我就不来接你,或,你不听话我就让老师训你.

大班科学神奇的指南针教案?

活动目标,孩子们学习神奇的指南针活动,要求孩子们掌握指南针的神器在哪里?它的原理是什么?并且自己能够说出指南针的神奇性讲课分析老师可以把指南针为什么神奇的原因分成类别列在黑板上进行讲解,让孩子们掌握指南针,为什么神奇的原因和原理?并在课堂上进行现场操作,让孩子们用直观的方式进行学习,最后,完成教学目标课堂反馈让孩子们抢答,只能人为什么神奇的原因挑出学得比较好的孩子进行表扬和鼓励

优质课大班科学盒子里有什么教案?

活动目标:

1、喜欢和老师、伙伴一起看看、猜猜、说说各种有趣的盒子,愿意聆听盒子的秘密。

2、理解故事内容、会说:圆形的、三角形的、椭圆形的。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形状的盒子。

2、幼儿用书盒子里有什么。

教师准备:

1、盒子一层层叠放,小猫的头饰,老鼠的布偶。

2、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 活动引入,引起活动的兴趣

1、提问:师,小朋友,你们看见过哪些小动物?你最喜欢哪种动物?

幼:我最喜欢小猫。

2、用盒子和布偶做道具讲述故事,不说出结果,让幼儿产生悬念,将幼儿带入情境。

二、师幼互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1、教师扮演小猫,带着猫的头饰装着悠闲散步的样子,忽然听见盒子里有老鼠的叫声,小猫这时很神秘地一层层打开盒子,让孩子感受盒子里面老鼠的神秘和惊喜。

2、让孩子猜猜盒子里最终会有什么;小猫不断的打开盒子,当最后一个盒子出现的时候,请一个孩子上来帮忙打开盒子,并说说发现里面有什么?小猫看见了老鼠会怎样?

3、让幼儿猜猜这时小猫做什么去了?(美美的一餐),丢下来的是一些什么形状的盒子?教师引导幼儿看每个盒子的面,在给每个盒子取名儿,让幼儿说出大盒子、方盒子、圆盒子、椭圆形盒子、三角形盒子。

三、展示挂图,巩固活动内容

1、将盒子依次摆开,引导幼儿根据挂图回忆盒子在故事中出现的顺序,并说出其形状。

2、让小朋友在一起说说自己最喜欢什么形状?

3、说说这些形状的盒子里装的是什么?

4请幼儿打开幼儿丛书《盒子里有什么》,说说这些盒子的形状,并将盒子分类。

活动小结:小朋友,我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常常看见各种各样的盒子,太有趣了;我们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认一认盒子。

神奇的磁铁科学实验?

1.将圆柱磁铁粘接在铅笔顶部。(铅笔的另一头削尖)

2.将3节五号电池负极粘在靠近笔尖一端,正极朝外,角度大致相等。

3.木片一端上下两面用磁铁对吸。

4.木片压在瓶口,磁铁下方放一面镜子,铅笔的笔尖立于镜面,保持垂直。

4.轻轻转动铅笔后松开手。

现象及原理分析

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发现:轻轻转动立于镜面的铅笔,铅笔与电池同时旋转,松开手后,铅笔依旧在镜面上以较快速度稳稳地旋转。只要不加干预,转动就能维持较长时间。

磁力迷宫科学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能够认识磁铁和磁力的特点及特性,知道小磁铁迷宫关的原理。

2.能够运用磁铁的性质熟练完成不同难度的迷宫闯关。

3.在游戏中对磁铁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及面对困难的挑战热情。

活动准备

解决问题所需材料:

迷宫卡3,大磁扣、小磁扣、小小鲨贴纸,材料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1、观察三张迷宫卡折页,将折页沿虚线撕成3张,按照迷宫1、2、3、排列出来。这三条迷宫路线有什么不同。

2、找到迷宫1的起点和终点。将大磁扣和小磁扣分别放在卡纸两侧,我们要用大磁扣带着小磁扣从起点开始,一路抵达终点。注意一定会按照迷宫的路线行走哦,看看谁能又快又准抵达终点。

3、反复玩几次,直到你能熟练的用大磁扣带着小磁扣顺利行走。

4、两人一起用同一张迷宫卡,开启pk模式,继续练习迷宫2

5⃣️、练习熟练后,让我们拿出迷宫3,将小小鲨贴纸贴在小磁扣上,用大磁扣带迷路的小小鲨回到他熟悉的家吧!

科学《神奇的牛奶烟花》教案?

活动目标:

  1.能愉快大胆地对花盘进行添画。

  2.学会辨别红、黄、蓝、绿等几种基本的色彩,并能说出名称。

  3.发现直线、曲线、折线的变化与组合。

  活动重点:

  学会辨别红、黄、蓝、绿等几种基本的色彩,能大胆地对花盘进行添画。

大班科学,母鸡的秘密,教案?

活动目标1、了解小鸡出生的过程。

2、发展观察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对小动物产生爱心。

活动准备1、幻灯片:小鸡是怎么出生的2、声音:公鸡,母鸡,小鸡活动过程一、听听什么声音播放声音:鸡叫声音提问:请小朋友听听这是什么声音?

小朋友知道小鸡是从哪儿来的呢?

(幼儿互说)二、听故事:可爱的小鸡1、教师:刚才小朋友讲了很多,那么小鸡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请小朋友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

2、教师讲故事提问:瞧,这是一群多么可爱的小鸡啊!毛茸茸的,他们,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

大班科学萝卜的秘密教案?

1、实物引导,孩子能直观的观察到萝卜的外形,颜色,甚至可以闻闻味道,还可以切开让孩子看以下里面长什么样子。

2、书籍,卡片,水果切切乐等辅助工具。可以边让孩子看、玩,边问孩子胡萝卜是什么颜色的,白萝卜是什么颜色的,都是什么形状的,切开里面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孩子自己根据自己知道的说出来,我们才能发现哪些孩子对萝卜不熟悉,哪方面不熟悉,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比较抽象,间接的方法是:

大班科学布的由来教案?

【设计意图】

初夏雨水多,阳光烈,伞是幼儿经常接触的物品,他们通常对伞都很感兴趣。借此机会,可以让孩子了解伞面是利用不吸水的布制成的,让幼儿通过实验了解不同布的吸水性,从而理解伞面的制作道理。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运用自己掌握的生活经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能通过实验检验自己或别人的假设。【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初步感知不同布的吸水性不同。

2、发展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对生活现象的好奇心。

【活动准备】

1、各种质地的布块若干(棉布、纱布、绒布、尼龙布、麻布、塑料布等)及眼药水瓶若干。

2、挂图。

【活动过程】

1、幼儿猜猜:换别的布做伞面,行不行?

2、幼儿分组观察各种布的区别。引导幼儿用眼睛看(颜色),用手摸一摸(厚薄、软硬、粗细),使劲拉一拉,听听它们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请幼儿说一说自己都观察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3、教师用棉布实验,将水滴在上面。

(1)操作之前请幼儿猜猜:水滴上去后会怎样?有没有变化?有什么样的变化?

(2)教师将水滴上去之后,请幼儿观察,用语言总结变化。(如:水透进布里去了;布把水吸进去了;有水的地方变湿了等。)

4、请幼儿猜想一下,如果用眼药水瓶滴水在其他布的表面上,会发生什么变化。有能力的幼儿可以说一说判断的根据。

5、幼儿分组动手操作,教师观察、协助、指导。

将水滴在不同布的表面,看看水滴在不同材料的表面是如何改变的。是停留在一个地方还是散开;是停留在表面还是渗透进去。如果能渗透,比较一下在哪种材料上渗透得快,在哪种材料上渗透得慢。再多滴几滴试一试。滴完水后,可以用手在材料上摸一摸,压一压,比较不同材料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幼儿交流自己操作时观察到的情况和想法。

6、讨论:哪一种材料吸水性好?哪一种材料吸水性较差?按其吸水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一下。选出吸水性最好的和最差的材料,比较它们在外观形态、软硬程度和表面的触感上有什么不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203394.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