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学课件 > 正文内容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知识点汇总

访客2年前 (2021-06-17)数学课件62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七年级)第一章 有理数 1、正数和负数

2、有理数

 3、有理数的加减法

 4、有理数的乘除法

 5、有理数的乘方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1、从算式到方程

2、从古老的代数书说起

 3、从"买布问题"说起

 4、再探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三章 图形认识初步 1、多姿多彩的图形

2、直线、射线、线段

 3、角的度量

 4、角的比较与运算

第四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喜爱哪种动物的同学最多

2、调查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下册概念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2 有理数
有理数的有关概念
有理数的分类
数集的概念
数轴的概念
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之间的关系
相反数
绝对值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用计算器对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进行计算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倒数的概念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项,项的系数,合并含有相同字母的项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1.5有理数的乘方
乘方的意义
乘方的法则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科学记数法
科学记数法中的负指数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1.1 数字与字母的乘积,这样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几个单项似的和叫做多项式。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向式的次数。
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1.3 同敌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1.4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积的乘方等于每个因数成方的积。
1.4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任何非0数的0次方,等于1
1.6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他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他们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称,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1.7 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他们的平方差
1.9 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后,作为上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他的直树一起作为上的一个因式。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2.1 补角
互为补角的定义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那么这两个角叫互为补角.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补角
∠A +∠C=180°,∠A= 180°-∠C ,∠C的补角=180°-∠C 即:∠A的补角=180°-∠A
补角的性质:
同角的补角相等。比如:∠A+∠B=180°,∠A+∠C=180°,则:∠C=∠B。
等角的补角相等。比如:∠A+∠B=180°,∠D+∠C=180°,∠A=∠D则:∠C=∠B。
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也可以说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A +∠C=90°,∠A= 90°-∠C ,∠C的余角=90°-∠C 即:∠A的余角=90°-∠A
余角的性质:
同角的余角相等。比如:∠A+∠B=90°,∠A+∠C=90°,则:∠C=∠B。
等角的余角相等。比如:∠A+∠B=90°,∠D+∠C=90°,∠A=∠D则:∠C=∠B。
对顶角相等
2.2
同位角 定义
如图,两个都在截线的同旁,又分别处在另两条直线相同的一侧位置。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内错角的定义
两条直线AB和CD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构成了八个角,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内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那么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同旁内角定义
同旁内角,“同旁”指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内”指在被截两条直线之间。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所形成的八个角中,有四对同位角,两对内错角,两对同旁内角。

【平行线的特征】
1.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平行线的判定】
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如果两条直线同时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3.2
有效数字
一般而言,对一个数据取其可靠位数的全部数字加上第一位可疑数字,就称为这个数据的有效数字。
4.1
☆可能性★,是指事物发生的概率,是包含在事物之中并预示着事物发展趋势的量化指标。
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记作P(必然事件)=1;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记作P(不可能事件)=0;如果A为不确定事件,那么0<P(A)<1.
第五章
三角形
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的性质
1.三角形的任何两边的和一定大于第三边 ,由此亦可证明得三角形的任意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的中线,底边的高重合,即三线合一。
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
三角形的三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
三角形一内角平分线和另外两顶点处的外角平分线交于一点.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两底角相等;
(2)顶角的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都等于60°。
.直角三角形(简称RT三角形):
(1)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
(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4)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等于30°;
全等三角形
(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边)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线段(角平分线、中线、高)相等、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组对应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SSS或“边边边”),这一条也说明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因。
2、有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或“边角边”)。
3、有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或“角边角”)。
由3可推到
4、有两角及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或“角角边”)
5、直角三角形全等条件有:斜边及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或“斜边,直角边”)
所以,SSS,SAS,ASA,AAS,HL均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定理。
第七章
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性质:(1)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中心对称图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而轴对称图形不一定是中心对称图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22672.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练习题

小学数学练习题

1、在1到200的所有自然数中,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一共有多少个? 3,4,5的最小公倍数是60,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是60的倍数, 所以1到200的所有自然数中,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实际应用】教学视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实际应用】教学视

(1) 66x+17y=3967 25x+y=1200 答案:x=48 y=47 (2) 18x+23y=2303 74x-y=1998 答案:x=27 y=79 (3) 44x+90y=7796 44x+y=3476 答案:x=79 y=...

优秀课件垂径定理(24.1.2垂径定理课件)

优秀课件垂径定理(24.1.2垂径定理课件)

垂径定理读音?垂读音为chuí,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六书中属于形声字。“垂”字,《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远边也。从土声。是爲切。”“垂”的基本含义为东西一头挂下,如垂杨柳;引申含义为传下去,传留后世,如永垂不朽。“径”,读音为jìng、j...

实验一小、实验二小、实验三小的同学们参观博物馆,每所学校各有五百多名学生。博物馆可以容纳1500人?

实验一小、实验二小、实验三小的同学们参观博物馆,每所学校各有五百多名学生。博物馆可以容纳1500人?

实验一小、实验二小、实验三小的同学们参观博物馆,每所学校各有五百多名学生。博物馆可以容纳1500人? 实验一小同学>500实验二小同学>500实验三小同学>500所有同学>500x3=1500博物馆可以容纳1500人...

比例的基本性质ppt课件(比例的基本性质ppt课件初中)

比例的基本性质ppt课件(比例的基本性质ppt课件初中)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比例的基本性质与比例的意义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要想判断两个比式子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它们的比例是不是相等。比例的基本性质: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中学数学教师.ppt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中学数学教师.ppt

这是多方面的问题,谈一下我简单的看法吧,供您参考 对数学教材吃的透,1.这里包括你要教学知识的归类,重点,难点,以及这类知识的延伸。2.吃透学生,因为你要做优秀数学老师,学生不认可,怎能优秀呢,分析高中低档学生,比例如何,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