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课件 > 正文内容

初中语文课前五分钟演讲ppt

访客2年前 (2021-07-01)语文课件53

语文,就形式而言,“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是为语文”;就其本质看,语文首先是生活,生活是语文的源泉;就其学习过程来说,语文学习应该成为学生的心灵活动,应该是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求知的过程。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我认为这个目标具有“三维”结构: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感情,态度和价值观。只有这三个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才能逐步形成学生的结构合理的语文素养。
在语文教改实验中,许多教师都在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而我于近几年,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切入点,坚持在教学中安排了课前五分钟演讲实践活动。我采取的是让两位同学依次登台 “说”,其他同学“听”的训练方式。都说些什么呢?演讲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名人轶事、名言警句感悟、时事信息,读书一得,精彩句段,影视品评,现实人生万象等。演讲要求思想内容健康,或给人教育启迪,或热情洋溢催人奋进,或揭露反面明辨是非,或追随时代信息人才传递等等。演讲过后,老师用三言两语加以点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有时也指名学生谈听后感悟,训练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采取的第一轮是学生们自我简介,一节课叫两个同学上台来说,每个同学规定只能讲一二分钟,作个简单的自我介绍,但得把自己最突出的性格特征介绍出来;第二轮是谈自己最喜欢的人或物;第三轮是朗读自己欣赏的一篇文章并说出理由;第四轮是介绍自己最熟悉、最喜欢的一位名人;第五轮是推荐一部名著给同学们看,略说说推荐的理由……可以找各种话题无数次地轮换演讲下去。在实施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一些坎坷,但最终的结果还是令人感到欣喜的。学生由开始时的不敢上讲台到现在的争着要上讲台,由开始的无话可说到现在的滔滔不绝,由开始的忸怩拘谨到现在的声情并茂,由开始的不知所措到现在的潇洒自如。教学实践证明,这项活动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成效。我也由此对课前演讲实践活动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锻炼了学生的胆量 学生刚刚入学时,一般都显得比较腼腆,带有较明显的对同学和学校的生疏感,这种状况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课堂学习。消除这种状况的最好办法之一就是语文课前的演讲。开始的时候,有的同学非常胆小,不敢上台来,或者一上台来就紧张,甚至哆嗦以至于满脸绯红,手脚无措,摸鼻子、抠手指等等。好不容易开口了,可是说得语无伦次、结结巴巴。
记得班中一男生,初一时的第一次演讲,竟然紧张地仅说清了自己的名字,就语无伦次起来,声音小的连坐第一排的学生都没有听清。眼睛也一直无措地看着地面。此时,我一方面反复地做示范,鼓励学生放开胆量说,只要开口说了,一切都会好起来。另一方面也要求全班同学给予宽容理解,更给予鼓励的掌声。并明确地告诉同学们,开头时,我们只要求练胆量,不必顾及其他的方面,甚至不必考虑说得对错。放开思想的包袱,只要说了,大胆地说了就是好样的。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让同学们慢慢地说出口了,说顺口了,也说上口了。一段时间以后,再逐步提高要求,比如态势语言的运用,言谈举止要落落大方等。有些学生家长后来惊喜地告诉我,孩子进入中学以后变化非常大,不仅待人接物时说话的胆量大了,而且也会说话了。
二、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内化,说到底需要学生自己的体验和实践。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上,心智处于压抑的状态中,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真正调动起来。只有当学生以主人的姿态出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学才有脱胎换骨的变化。其实,学生都有很强的参与意识,他们都希望把自己的观点、看法表达出来,都希望赢得同学们的赞赏和老师的肯定、鼓励。课前五分钟的演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的平台。虽然每次演讲只有两个同学,但所有同学都在听,甚至比听老师的讲课精力还集中。为了获得演讲成功,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准备。有学生在周记里说:“在台上说不出来时真尴尬,真想找一个地缝钻进去”,为了台上那几分钟,课后学生会精心地去搜集材料,特别是靠后面演讲的学生,他们及早就准备了,有时花了很多时间准备的材料,突然有一天哪一个学生讲了,他们又得重新准备,一个学期下来,几个循环,学生积累的材料比原来搞的摘抄还要多。学生普遍感到,演讲开阔了大家的视野,拓宽了知识面。所以我认为这是语文学习的最好时机,学生学得主动、投入,我们老师就要不失时机地予以鼓励。哪怕是一点点优点、一点点可取之处,都毫不吝啬地加以表扬、肯定,甚至夸大一点地对他们的优点表示我们老师的欣赏。演讲活动的开展,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在学习中感到知识的魅力,体验成功的快乐,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就极大地调动起来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26552.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