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课件 > 正文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的封面,那是雷达还是什么?

访客2年前 (2021-07-14)历史课件60

应该就是雷达。
这种抛物面结构的东西有几各可能:
1)太阳灶(本图肯定不是):接收光能(本质也是电磁能),太阳光束可以看作平行光,进入太阳灶的内发生反射后都聚在焦点位置,下面的天线、雷达工作原理都与此相同,只不过信号的频率不同而已。
2)卫星电视天线:图中的东西基本都是朝向同一方向,如果接收不同通信卫星的信号,卫星的分布肯定太密了;如果接收同一颗卫星的信号又太浪费了。
3)雷达:探测空中物体的位置。先发射脉冲信号,如果有物体在空中,则反射信号,通过发射与反射信号的间隔时间确定空中物体的距离,再根据雷达的仰角和方位角确定具体位置。一排雷达的作用可能是针对多个对象或增加保险性。

最新版的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科书的目录是怎样的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章节目录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二、四大地理区域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黑土地  黄土地
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一、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一、文明的摇篮
二、风吹来的黄土
三、严重的水土流失
四、水土保持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一、政治文化中心
二、历史悠久的古城
三、现代化的大都市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一、江海交汇之地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三、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第三节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一、特别行政区
二、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一、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二、美丽富饶的宝岛
三、外向型经济
第八章  西北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草原与荒漠
二、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一、沙漠和戈壁广布
二、油气资源的开发
第九章  青藏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世界屋脊
二、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一、江河的源地
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
一、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二、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三、做负责任的大国。
  

  2016。3教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人教版新修订教材)
2016年八年级下册地理课本重点内容:北方地区
  一、 地理位置
  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二、 地形特征
  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三、 气候
  1、 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 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四、 黑土地和黄土地
  1、 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2、 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3、 “黑土地”与“黄土地的自然差异”
  五、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一) 自然条件
  1、 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 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二) 主要作物
  1、 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
  2、 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
  
  (三) 自然灾害
  1、 灾害及成因: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2、 解决措施: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 ,发展节水农业。
  2016年八年级下册地理课本重点内容:东北三省
  一、东北三省位置、气候、地形
  1。
  称谓: 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
  2。东北三省包括:A黑龙江省,B吉林省和C辽宁省
  3。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4山环:由D大兴安岭E长白山F小兴安岭如马蹄形分布着K东北平原,
  5。
  水绕:1黑龙江2。乌苏里江与俄罗斯为临 ,3。图门江4。鸭绿江与朝鲜为临,5辽河,河流6松花江注入黑龙江
  6。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商品粮基地的发展条件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1)东北三省由于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
  
  (2)东北平原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3、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问题
  (1)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寒潮的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2)由于大面积开荒,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重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
  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
  
  2、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依托丰富的资源,东北三省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1、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20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
  国家明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2016年八年级下册地理课本重点内容:长江三角洲
  一、江海交汇之地
  1。地理位置和范围
  (1)位置: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范围: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温和湿润。
  2。“鱼米之乡”
  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3。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沿江沿海港口众多。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古都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1)古都城市:南京、杭州。
  (2)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扬州等。
  2、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重要的综合型工业城市。
  该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且随着浦东的开放开发,该作用进一步增强。
  3、城市群不同城市间的“同城效应”
  (1)依据条件:交通的发展,主要指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2)生活方式: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工作和生活,就想是在同一座城市一样。
  2016年八年级下册地理课本重点内容:南北区域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地理差异
  (1)气温差异:在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
  (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
  秦岭 ——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
  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30656.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