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课件 > 正文内容

求历史必修三这一课的整理

访客2年前 (2021-07-25)历史课件65

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中国社会的矛盾空前尖锐。同时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工商业者阶层队伍的扩大,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李贽生活在明朝中后期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他反对“存天理,灭人欲”,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认为理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对正统思想发出大胆挑战。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强调个性的发展,主张人欲的合理性。他还主张男女平等,歌颂农民起义。

黄宗羲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他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 力倡务实之风。顾炎武重视人心风俗的社会作用,认为人心风俗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社会的治乱。顾炎武的思想,旨在探索国家治乱之源和生民根本之计,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救民于水火的传统忧患意识和救世精神。梁启超将顾炎武的思想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是有变化规律的。事物是可以认识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生活在明清之际的三大思想家,他们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32056.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