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课件 > 正文内容

美洲地理基础知识

访客2年前 (2021-08-02)地理课件55

【重点知识回顾】 一、北美和美国 1.北美三大地形区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地形区 地形单元 地形特征 成因 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 海岸山脉、落基山脉等山脉组成 南北走向、东西排列,多山峰、山间盆地、高原 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撞形成。 所以该地区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空气,降水由沿海向内陆急剧递减。 ①海岸山脉西侧为迎风坡,多地形雨;②海岸山脉限制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向东延伸,使它们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于沿海地区;③落基山脉和海岸山脉之间的高原、盆地为背风坡,加上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呈现荒漠景观,为半干旱气候。 东部高原山地区 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组成 山势低缓 形成较早,久经侵蚀,海拔较低 对大西洋湿润气候阻挡不明显,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中部宽广的中央大平原区 北部多湖泊、南部密西西比河平原、西部为大草原 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平坦 密西西比河冲积而成;北部多湖泊是冰川作用而成 中部大平原贯通南北,冬季极地冷气流可从北冰洋长驱直达南部墨西哥湾,夏季,墨西哥暖湿气流也可北上,使北美中部和东部普遍暖热。 补充:沿40°N的北美地形剖面图2.美国三大工业区及发展条件 工业区 发展条件 东北部 煤、铁丰富、水运便利;肥沃的平原地区,农业基础好、历史悠久 南部 石油、天然气丰富;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西部 技术发达;海运便利;充足的阳光、洁净的环境;丰富的资源 3.美国农业带分布及区位条件(1)在图中相应位置填写农业带的名称 (2)棉花带(35°N以南)的区位条件: ①地面起伏小; ② 光照热量充足, 无霜期长;③春夏降水多,秋季降水少, 适宜棉花生长成熟;④属亚热带季风性 湿润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雨热同期, 适宜棉花的生长。(3)畜牧和灌溉农业区(分布在西部的高原、盆地): 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①干旱少雨;②面积辽阔;③多天然牧场 (4)乳畜带(东北部)的区位条件: 农业地域类型:乳畜业 区位条件:①气候冷湿,无霜期(生长期)短;②土地较贫瘠,不宜发展种植粮食,但有利于牧草生长,适宜发展乳畜业;③工业、城市、人口集中,畜产品市场广阔;④就近生产还可以降低成本。 (5)小麦区、玉米带(中央大平原): 农业地域类型:商品谷物农业 区位条件:自然条件:①这里地形平坦,②土壤肥沃深厚,③气候温和湿润,降水丰富,④密西西比河提供充足的水源; 社会经济:①地广人稀;②交通便利;③机械化水平高;④农业技术先进,农业产量大,商品率高;⑤市场广阔 (6)水果灌溉农业区水果灌溉农业区 农业地域类型:地中海农业 区位条件:①夏季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②有充足的灌溉水源;③交通便利;④市场广阔;⑤政策支持 4.美国人口从东北部向西、南部迁移的原因 ①东北部纬度高,气候冷湿,西、南部纬度低,气候温暖②东北部环境污染,西、南部环境优美③西、南部新资源的开发和新兴工业的发展 二、拉丁美洲和巴西 1.安第斯山脉,有“南美洲的脊梁”之称,成因: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形成;是世界最长的山脉,多火山、地震 ) 2.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广大的原因: ①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②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③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均从大西洋上吹来,带来大量水汽,遇安第斯山脉的阻挡,形成丰富降水;④亚马孙平原成口袋状向大西洋敞开(北、西、南三面地势高),有利于湿润空气深入,带来充沛的降水;⑤东部沿海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3.非地带性现象(结合地图册149页) (1)热带雨林气候中美洲东北巴西东南部的成因:①处于来自大西洋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3 水多;②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2)南美大陆西岸南纬3°-30°狭长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①秘鲁寒流流经,降温减湿;②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③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直逼西海岸 (3)南美大陆南端东岸温带荒漠景观的成因:地处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4.秘鲁渔场(成因:受离岸的东南信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营养物质带到表层)。 5.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牧牛): 区位优势:①气候温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草类茂盛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③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发展措施:①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打机井;②饲养良种牛,加强对良种牛的培育,以及对牛群病害的研究;③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6.巴西迁都巴西利亚的原因? ①巴西利亚地处高原气候凉爽环境宜人;②人口急剧增长、土地需求膨胀;卅加快对西部广大疆土的开发;④实行人口均衡的政策;⑤分散大城市职能; 7.巴西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因: ①气候温和湿润;②海上交通便利;③移民首先到达这里,开发历史早,工农业发达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32475.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