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课件 > 正文内容

影子是怎样形成的教案

zhao_admin2年前 (2021-12-08)科学课件54

《影子是怎样来的》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有趣的探索影子的产生。  2、使幼儿知道灯光、太阳光、月光、烛光等都能照出影子来,有光的地方才会有影子。  3、引导幼儿通过一系列实验活动自己探索发现光被物体挡住就会出现影子。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幼儿知道有光才会有影子,光被物体挡住就会有影子。  难点是让幼儿自己实验发现影子与光和物体三者之间的关系。活动准备:  强光台灯、大屏幕、手电筒每人一个、座垫每人一个、操作台四张、玩具若干。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呈现出玩具的影子,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教师打开强光台灯,然后将玩具放在适当的位置挡住光的照射,让幼儿观察发现玩具的影子,并通过让玩具变换不同的姿势使影子随之发生变化,增强幼儿观察的兴趣。  2、教师为幼儿准备多种好玩的动物玩具,让幼儿到灯光前自己选用各种玩具实验演示,观察影子、激发兴趣。  评析:帮助幼儿保持兴趣,进行互动学习,在兴趣的驱使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感知发现:引导幼儿发现光与影子的关系。  1、打开台灯,教师表演手影,让幼儿观察有趣的手影。  2、请个别幼儿到前面来表演手影游戏,教师控制开关,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打开台灯时,屏幕上有没有手影,关掉台灯时屏幕上有没有手影,让幼儿知道:有光的地方才能有影子。  3、启发幼儿说出还有什么样的光能照出影子来。教师小结:太阳光、月光、烛光等,都能够照出影子来。  评析:这个过程查老师的引导起到一个支架作用,让幼儿在支架的支撑下添加新的内容,如教师打开台灯表演手影,让幼儿参加表演,教师控制开关引导幼儿观察,打开台灯有影子,关掉台灯就没有影子了,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光和影子的关系,这种支架式的互动就是将幼儿的兴趣集于一个主题上,虽然孩子们并不很理解影子产生的原因,但是这生动有趣的探索却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孩子们今后的学习成长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自由探索:引导幼儿自己实验发现影子与光和物体三者之间的关系。  1、先让幼儿猜想:是不是有了光就一定会有影子。  2、要求幼儿带着问题去探索,引导幼儿注意观察。  (1)、打开手电筒有没有影子。  (2)、用手或玩具挡在光前,有没有影子出现。  (3)、关上手电筒有没有影子。  3、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鼓励幼儿间大胆交流。  评析:查老师对孩子的探索多次表现出惊奇和欣赏,使他们在打开手电筒和关上手电筒之间探索影子和光的奥秘,获得直接经验,并在老师的支持合作下,重新组合自己的认知结构。教师不在是灌输,而是用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在探索中主动学习,这种等待不是袖手旁观,而是通过细致的观察,及时发现幼儿探索光和影子时的需要,及时给幼儿提供操作的材料:白纸,手电筒,玩具,蜡烛等,精心设计问题:1、打开手电筒有没有影子?2、用手和玩具当在光线前有没有影子?3、关上电源有没有影子?[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适当的给孩子隐性的指导,整个活师幼互动是积极有效的,在探索时,孩子兴奋地交流着各自的发现。查老师没有给予任何答案,而是巧妙地问幼儿:你是怎么知道有了光才有影子呢?影子是怎么来的呢?及时恰当的提问有效的推动幼儿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集体讨论学习:引导幼儿说出:光被物体挡住时就会出现影子。  1、请幼儿回答在上个环节中的发现,教师做实验验证。引导幼儿说出:光被物体挡住时就会出现影子。  2、让幼儿说说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影子,并说出产生影子的原因。  评析:查老师与幼儿一起验证,发现影子的秘密:”光被物体挡住就会有影子”,让孩子知道这个秘密是他们自己发现的,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他们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热情更高了。可见有了宽松的环境丰富的材料和浓厚的兴趣,顺应孩子的探索活动,加上教师的适当点拨,巧妙的指导,通过动手操作、实践、解决了问题。体现了幼儿与材料和环境的互动,同时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合作的温馨,并且获得了丰富的生活经验。这正是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基本要求。  五、户外游戏:《找影子》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和认识。  引导幼儿到户外寻找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要求幼儿找到影子后说出:“我找到了大树或某某的影子,因为大树或某某挡住了太阳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42140.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