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课件 > 正文内容

中国古代三大改革家(商鞅、王安石、张居正)中,为何唯独王安石主导的变法失败了?

zhao_admin1年前 (2022-01-22)历史课件61

在中国古代,不管什么变法都绕不开三个步骤,首先需要保障的是政令畅通,再者就是开拓财源与建立功业;最后是实现改革的全面推进。我着重分析一下历代改革兴衰规律,看完基本就解决了你的困惑。

(王安石变法精神)

1、改革的第一步:人事改革的第一步需要确立朝廷的权威,进而保障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实现地方与中央的一致。

商鞅在变法之前有“移木立信”,其实就是通过这个确定朝廷在民间的公信力;之后的朝堂辩论,也是为了统一高层的思想与观念,减少变法阻力。更关键的是颁布《法经》与废除世卿世禄制,在制度上保障政令畅通。

(移木立信)

范仲淹的变法就是从整顿吏治开始,只是这个都没推行下去,自然就不了了之了。

(范仲淹变法)

张居正变法的时候,首先也是整顿吏治。因为当时的社会危机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没有必要在舆论上造势,关键是提高官僚系统的执行力,所以推行“考成法”,以实现“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如果张居正借高拱案兴大狱,会推行更快。

(整顿官僚纪律很重要)

相对而言,王安石在吏治(人事安排)、制度推行上并不完善,改革需要先改官没做到。

2、改革的第二步:财政和军队对官僚系统的政治如果没有功业支撑很容易反弹,进而影响改革推进。所以在人事整顿之后,中央权威确立后,要迅速提高财政能力,军事上也要改革,并有战争成果来验证。

商鞅变法推行小家庭制度、奖励耕战,提高了秦军的动员力与战斗力,在西河之战中击败魏军,斩杀其主将。

(熙河之役)

王安石在业务上的推行,因为阻碍许多负面作用大,好处在于皇帝还支持,财政收入提高,熙河开疆成功。

张居正在第一轮结束后,扭转了财政不利的局面,在军事上,辽东与蓟镇的军队牢牢守边,没事还可以出塞作战,扭转了之前颓势。朝廷上下对张居正很服气。

3、改革的第三步:全面推进实现了前两部,改革就可以全面推进,根本上扭转国家的形势。

西河之战后,商鞅开始推行第二次改革,这次改革很彻底,推行土地私有制,推行郡县制、编制户口,实现国家对社会的完全控制,建立耕战一体的国家。

(军功爵)

张居正也在尝试全面推进,首先就是全国清丈土地。遗憾的是,张居正身体不好,之后的改革因其死亡而中断。

王安石的变法根基就不稳,阻力太大,自然难以推进。

(清丈土地)

发现与解释历史规律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古代的改革基本逃不出这样的模式。王安石的变法在于底子没有打好。要注意的是这三步是可以分开,但又可以同时进行。比如张居正人事调整就和财政同步进行,在财政推进的时候,又在搞清丈试点。历史很有趣,还要多研究。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47817.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