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课件 > 正文内容

古诗子衿的主旨是什么?

zhao_admin1年前 (2022-03-10)语文课件61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其中《子衿》是春秋时期郑国的作品,古往今来广为流传、脍炙人口。但对于其主旨,历代诗学家争论不休。以下,针对《子衿》主旨理解的三种观点,浅谈我的看法。 一、汉儒刺学校之废 汉儒认为,这首诗是当时郑国不治学校,导致学风不正,学子不上学堂,才有“子宁不嗣音”“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的现象。汉代《毛诗序》中说:“《子衿》,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这是从郑国的整个发展过程来看的。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庄公,以其雄才大略,使郑国第一个强势兴起并称霸诸侯,从而有“天下诸侯,莫非郑党”之说。作为一个千乘之国,总体军事实力强大,其他国家一直想扳倒郑国,却始终未能如愿。但如此强国,却在后期内乱和外敌入侵下逐渐衰落以至没落了。这个时期,内忧外患,国家政局动荡不安,国民内心惶然,自然没有人会去治理学校,也没有人再想去上学了。所以,汉儒认为,《子衿》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也就认为其为“刺学校之废”之诗了。 汉儒对《子衿》的解释,可能亦与汉朝当时社会风气有关。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整个社会盛行尊儒之风。被儒家称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其地位及思想在儒家子弟心中自然不可动摇。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所以,他们认为由儒家至圣整理的《诗经》自然是纯粹无邪的,对其推崇备至。也所以,《子衿》也不会是所谓的“淫奔之诗”了。 我们知道,“青衿”是青色交领的深衣,是周朝学子和北齐、北周、隋唐、两宋国子生的常服。《毛诗》曰:“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北宋《新唐书·礼乐志九》亦有云:“其日,銮驾将至,先置之官就门外位,学生俱青衿服,入就位。”在古籍中也有指代学子的用法。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一章:“明以来之文臣不为公侯,必待艰难考试乃得青衿。”所以 ,“青衿”在诗文中应该是代指学子。但是对于这个说法也有一些异议。《礼记》中有明确记载,因家庭状况不同,制作深衣时所选择的缘边用料不同的情况,如“具父母,衣纯以青”,意思是如果父母都健在,年轻男子必须身着青衣,以此表示对父母的尊敬。这也是清代朱熹在《诗经集》中强调的。 除此之外,全诗中除了“青青子衿”,再也没有提到任何与学校、学子相关的字词,我们在诗中也实在看不出“学校之废”的现象。所以不排除“刺学校”之论是汉儒对孔子极度捍卫而得出的不为大多数人信服的一己之见。 二、女子思念恋人 《子衿》是一首女子思念心上人所作的情诗,这也是大多数人的观点。宋代朱熹最早在《诗经传》中提出:“郑卫之乐,皆为淫声。然以诗考之,卫诗三十有九,而淫奔之诗才四之一,郑诗二十有一,而淫奔之诗已不翅七之五。卫犹为男悦女之词,而郑皆为女惑男之语。卫人犹多刺讥惩创之意,郑人几于荡然无复盖羞愧悔悟之萌,是则郑声之淫,有甚于卫矣。故夫子论为邦,独以郑声戒而不及卫,盖举重而言,故自有次第也。”因为郑地社会风气的缘故,所以也就自然而然地把《子衿》归为了爱情诗一类。自古便有“郑风淫”诗论,在记载孔子语录的《论语·卫灵公》也有提到:“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但是我认为表达男女之间正常爱情的诗只能称之为情诗,而不能称之为淫诗。 郑风多情诗主要是因为郑国位于黄河分支,中原腹地(今河南新郑一带)。这里土地肥沃,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人民衣食充足,于是,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当时郑国的名相子产治国有方,使得郑国经济繁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郑地人民表现出摆脱封建礼教束缚,追求自由恋爱的新气象。所以,郑风中直接表达男女间爱慕的诗歌就犹为突出。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子衿》中的女子是单相思。但是从诗文“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今被译为“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来看,女子若是单相思,男子可能还不知道女子或对女子没有情感,那又怎么会“嗣音”给女子,女子也就不会抱怨“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了。而且,当时郑地男女追求自由爱情,社会风气大胆开放。所以,两人起码是认识而且有音信来往的。 从全诗的角度看,女子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以“子衿”“子佩”代表恋人,表达对恋人的相思之情。久经沉淀的思念堆积,化为惆怅,于是无奈地抱怨男子,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就不能捎个音信吗?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就不能主动来吗?“挑兮达兮,在城阙兮”表现了女子在城墙上踱来踱去、等不到恋人开始着急的形象。“一日不见,如三月兮”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用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对比,将女子深切思念恋人的心理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吴闿生《诗义会通》中道出,心理描写手法,在后世文坛已发展得淋漓尽致,“而上溯其源,本诗已开其先。”更有钱钟书在《管锥篇》中指出:“《子衿》云:‘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子宁不来?’薄责己而厚望于人也。已开后世小说言情心理描绘矣。” 所以,大众普遍认为这是一首女子在城墙上等待心上人的情诗,是有理可据的。 三、青衿学子、老师发出的无奈感慨 以上的两种都是比较广为人知的说法,但是近现代提出一种新的观点:《子衿》是乱世仍留在学堂的青衿学子和老师对于不上学之学子、学风不正的感慨。 先有《毛诗序》曰:“《子衿》,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再有唐朝孔颖达作《孔颖达疏》进一步解释《毛诗序》:“郑国衰乱不修学校,学者分散,或去或留,故陈其留者恨责去者之辞,以刺学校之废也。经三章皆陈留者责去者之辞也。”他认为这是留在学堂的学子对于辍学者的不满及讽刺。但是全诗中的语气总体较为温和,没有太过于强烈的批判性质,而是希望心念之人的归来,所以,这个说法不予讨论。 清朝姚际恒的《诗经通论》中提到:“刺学校废,无据。此疑亦思友之诗。玩‘纵我不往’之言,当是师之于弟子也。”姚际恒的观点是对《毛诗序》的否定。他认为这是学生的友情思念,而“纵我不往”则是老师对学子说的话。因为作诗的时间不明确,只能知道源自郑地,所以认为《子衿》有可能郑国名相子产之后,无人管理国家教育,学业不兴,而升起青衿学子的互相思念之情。吴闿生在《诗经会通》中引用顾广誉的说法:“言学校废者,谓国人废弃学问,非谓废毁学宫。”“是时犹承先王教士之道法,为师者,见废学则引为忧。”表现了古时的教师对于学风不正的担心忧虑,“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恰好写出了一位老师在城墙上踱步,焦急渴望学生的到来。近代陈子展也在《诗经直解》中提出的观点是:“《子衿》,盖严师益友之相责相勉之诗。”他认为是学堂老师及学子相互勉励所做的诗,但基于诗文来看,没有出现相责、相勉之词,所以此观点与原诗不符。 以上关于师生之情的观点,大多都是基于刺学校之废的历史背景下,并且在诗文本身的含义下分析提出,说法各不相同,亟待考察,亟待有新的发现。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53403.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文言文中多言何益中益什么意思

文言文中多言何益中益什么意思

原文出自《墨子·墨子后语》 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蛤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莫听之。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最后一句的释义为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只有在切合时机的情况下说话才有用。” 益...

老师心理压力大,辞职能干什么?

老师心理压力大,辞职能干什么?

不清楚你为什么会萌生这样的想法。 领导逼得紧,教学压力大? 学生太顽皮,管得自己身心疲惫了? 不论什么原因吧,我是认为,第一选择还是不要想到辞职,毕竟,如果你是年轻教师还好,要是你已经是个从教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老师,一辈子只干过教书这么一...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件ppt部编版电子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部编版ppt)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件ppt部编版电子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部编版ppt)

七年级下册部编版写景的文言文?七年级下册部编版没有纯写景的文言文,只有一篇爱莲说里面涉及到了景物,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以不可亵玩焉,但这篇文章写景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是托物言志,借赞美莲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

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写话我的好朋友(我的好朋友二年级写话200字)

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写话我的好朋友(我的好朋友二年级写话200字)

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看图写话怎么写?具体操作: 1、一般图上有山、水、人物、事件、物体; 2、如果是小孩第一次写,你可以告诉他图案上的所有内容,并且启发式的提问把人物景串联起来; 3、下一步时间长了,让他先学会自己来,随着时间增长,你小孩...

山水日月的诗句有哪些二年级?

山水日月的诗句有哪些二年级?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上海中考语文第二篇阅读考什么?

上海中考语文第二篇阅读考什么?

上海中考语文近几年的第二篇阅读考的是记叙文,包括记叙文的方法,结构,人物形象描写,景物描写,作用等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的文本分类? 主要是记述文 说明文 散文 一般不用议论文 这是高中才用到的文体 中考模拟考试过后,语文该怎么复习 中考的一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