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课件 > 正文内容

八上课内文言文专题复习所有答案

zhao_admin1年前 (2022-03-13)语文课件46

七,《三峡》1.本文选自《 水经注疏 》作者是 北魏 (朝代)的 郦道元 ,他是我国古代卓越的地理学家、散文家。2.本文是一篇描写长江三峡壮丽景色的游记散文,作者通过对 三峡形势 和 四季景色 的描绘,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秀丽,表现了作者 热爱祖国河山 的思想感情。3.通假字 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4.词语解释词语 解释 词语 解释 重岩叠嶂 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不见曦月 日光,这里指太阳。 夏水襄陵 上,冲上,漫上。 沿溯阻绝 顺流而下 或王命急宣 有时 乘奔御风 飞奔的马 回清倒影 回旋的清波 飞漱其间 急流冲荡 林寒涧肃 寂静 属引凄异 接连不断 5.句子解释(1)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天蔽日,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的。(2)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驾御着风,也没有这么快。(3)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4)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无限趣味。(5) 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初晴的时候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山涧清凉寂静,时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接连不断,异常凄凉,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升,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6.理解探究(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2)三峡的夏水有何特点?水涨(襄陵,沿溯阻绝);流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第三段作者是抓住三峡的那些典型景物描写的?表现了三峡怎样的季节特点?抓住了碧水、怪木、飞瀑来写的。表现了春冬三峡的风光秀丽。(4)第四段写什么季节的景色?作者是从哪一角度写景的?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秋季。听觉。表现了幽静、寂寥、凄异的特点。(5)“渔者歌”有什么作用?说明猿声凄凉、悲哀,从侧面渲染了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也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6)作者为什么先写夏水?又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 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为写水势,先写山势,这既能揭示水急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能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7)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有怎样的特点和作用?试作简析。 本文多用四字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八,《短文两篇》之《答谢中书书》1.本文作者是 南朝梁( 朝代)的 陶弘景 ,被人称为“ 山中宰相 ”。2.语句翻译(1)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2)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以来,久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3. 理解探究(1)文中哪句话最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既有对奇景无人能赏的惋惜,又暗含自己能领悟山水真谛的得意之情。(2)作者描写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观察角度:由仰而俯;景物形象:由显而微;景物状态:由静而动;时间交代:由朝而夕。使山川景物和谐、完整、统一。(3)“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4)“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5)分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歇”“颓”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感情和行为,有过程,激发人的想像,充满生命气息。“鳞”字是用借代,避俗,增加了语言表现力,文学色彩浓厚。(6)本文是在是一篇美文。试分析美在何处。意境美。风光绮丽,融入感情,形成优美的意境:①山水相映之美。②色彩配合之美。③晨昏变化之美。④动静相衬之美。结构美。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以“美”点明全文中心。中间部分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文中的写景部分,仰视再俯瞰,复平看,最后又分“晓”与“夕来写,次第井然。语言美。言简意赅,多用对称四字句,配以长句收束;修饰词语使颜色、声音、动作的状态表露无遗。如滔滔急流,泻入大海。《短文两篇》之《记承天寺夜游》1.本文作者是 北宋 (朝代)时期著名的 文学家 、书画家 苏轼 (人名)。他的号为 东坡居士 。本文体裁为 游记散文 ,是作者在被贬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2.语句翻译(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我)脱了衣服想要睡觉,这是月光照进门内,我于是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想到没有和(我一起)交谈取乐的人,于是就到承天寺找张怀民。(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照在庭院里,好像一泓积水清澈透明,水中藻、荇交织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地影子。3.贯穿全文的线索是:月光(月色) 。文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一句,描绘了一个月色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4. 理解探究(1)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的理由。“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体现两人情趣相投;“怀民亦未寝”,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同;“相与步于中庭”,关系亲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命运相同。(2)本文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怎样理解作者的这种心情?既有欣喜愉悦,又有落寞孤寂之情,因为作者政治上的失意,内心苦闷,才纵情山水,在大自然中找到美景寄托自己的苦闷,另外一方面大自然也给了作者无穷的愉悦,令作者陶醉,远离人间世俗,使作者感到世人难以得到的满足和自慰,亦体现了其乐观豁达的情怀。(3)“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分别比喻什么?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 “积水空明”比喻月光。表现了月光的皎洁、透明。 “藻荇交横”比喻月影。表现了月影斑驳,摇曳多姿。也表现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全句渲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4)本文描写了哪些景物?目的是什么?虚景:清澈的水,水中的植物;实景:竹柏之影。衬托了月下庭院的幽静、淡雅和赏月者的恬静、悠闲。(5)结尾惋惜无人赏月,暗示了: 世人大多热中名利,为俗务所累。九,《观潮》1.本文选自《 武林旧事 》,作者是 南宋末年 (朝代)有名的词人 周密 (人名)。本文的主要内容是 钱塘江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 。全文着眼点在“ 潮 ”上,立足点在“ 观 ”上,分别写了 海潮雄伟景象、水军演习的宏大场面、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巧 和 观潮的热闹场面 四个内容。2.字词解释词语 解释 词语 解释 天下之伟观 景象 方其远出海门 当……时 既而渐近 不久 际天而来 连接着天 吞天沃日 冲荡太阳,形容波浪大。 倏而黄烟四起 忽然 人物略不相睹 一点儿 随波而逝 去,往。 披发文身 动词,画花纹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巨浪 倍穹常时 高 虽席地不容间也 空闲 3.语句解释(1)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浙江的潮水,是天下的雄伟景象。(2)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当潮远远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几乎像一条(横画的)银白色线;不久(潮水)越来越近,就像是玉城雪岭一般的连天涌来。(3)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同时有乘马、舞旗、举枪、舞刀在水面上的士兵,他们就像踩在平地上一样(安稳)。(4)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等到)烟雾消散水波平静,却一条船的踪影也没有了,只剩下被火烧毁的(假设的)敌方的战船,随着水波沉没了。(5)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步沾湿,以此夸能。(他们的身影)出没在万仞高的巨浪间,翻腾着身子变换各种姿态,而彩旗角一点也没有沾湿,以此显示本领。十,《湖心亭看雪》1. 本文是 明末 (朝代)浙江人 张岱 的代表作,出自其回忆录 《陶庵梦忆》 。2. 本文以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 雪后西湖的奇异景象和游湖人的高雅趣味 。在描写手法上,本文主要使用的是 白描 。3. 词语解释词语 解释 词语 解释 是日更定 这 余挐一小船 撑、划 雾淞沆砀 白气弥漫的样子 上下一白 副词,全,都 与余舟一芥 原指小草,此处比喻微小的。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怎么 强饮三大白 竭力,尽力,本文指痛快 客此 动词,客居 4. 语句翻译(1)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大学连续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2)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冰花一片弥漫,天空与云层与远山与湖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3)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呢!(4)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像您一样痴迷的人呢!

八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文言文21、桃花源记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1、根据本课内容抽取至少二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缘溪行 忘路之远近 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悉如外人 具答之 咸来问讯 诣太守 遂迷 欣然规往 寻病终 芳草鲜美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辨析下列词的解释:志: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寻:寻向所志 寻病终闻: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闻之,欣然规往 之:具答之闻之4、根据下列的要求默写语句(1)描写桃林美景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的句子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村中人好客,待人热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渔人离开桃花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翻译下列句子(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黄发垂髻,并怡然自得(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5)闻之,欣然规往二、教材探究1、本文是作者虚构的故事,但作者却把它放在晋太元中这样一个确切的年代里,你认为有何作用 ? 2、第一自然节作者先描绘了桃林的美景,再引入对桃花源的描述,为什么? 3、你认为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寄托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条件下能实现吗? 4、为什么桃花源的人听了渔人的话后皆叹惋 ? 5、渔人由洞口进入桃花源,而出去后不复得路,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6、后人把《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是什么呢 现在是什么意思 ? 22、短文两篇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读音或解释有误的一项( )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lòu简陋)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hóng大)C、濯清涟而不妖(ér却) D、香远益清(yì好处)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爱者甚蕃 濯清涟而不妖 亭亭净植 宜乎众矣 无案牍之劳形 无丝竹之乱耳3、下列句子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D、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4、下列与课文不一致的是(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D、予谓菊,花之君子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5、选出对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A、对于菊花来说,花中的隐士啊 B、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C、我说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D、菊花,即所谓花中的隐士 (2)何陋之有 ( ) A、有什么地方简陋呢 B、哪些地方简陋呢 C、简陋又有什么呢 D、有什么简陋的呢 6、根据课文默写(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中通外直,__________ ,香远益清,_______________ .(3)可以________ ,___________ .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 .(4)菊之爱,_______________ .二、教材探究1、《陋室铭》一文中,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 ? 2、作者为什么先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用原文语句回答(1)文章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惟吾德馨相呼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5、文章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理 ? 7、《爱莲说》一文中而字出现较多,请你找出两例而为转折关系的实例。 8、文中作者歌颂的是莲花,却几次提到了菊,牡丹,其用意是什么 ? 9,用原文语句回答(1)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4)比喻君子志洁高廉,仪态端正,令人敬重(清高)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10、文中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的哪三种人? 1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 12、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 13、本文描写莲的语句形象生动,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写出二句描写莲花的诗句。 25、杜甫诗三首一,基础知识的积累1、按要求默写诗句:按要求默写诗句:(1)孔子有句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望岳》中有一句与之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2)《春望》一诗中作者移情于物,抒发感时伤世的情感的诗句是: 。 (3)《石壕吏》中表明老妇人被抓走的诗句是: (4)《石壕吏》哪句话写出了官吏的凶狠: 2、默写:1)造化钟神秀, 。 (2) 会当凌绝顶, 。(3)国破山河在, 。 (4) 白头搔更短, 。(5)夜久语声绝, (6) ,老妇出门看。4、下面各句中书写与全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C、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D、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5、文学常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石壕吏》是一首唐诗,其作者与《马说》的作者被后人同列入唐宋八大家.B、《石壕吏》虽然抨击的是石壕吏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但作者的用意是借此揭露整个封建统治的罪恶.C、《春望》中三月并非实指,借三极言战争时间拖得久D、《望岳》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前一句写泰山秀美,用的是实笔,后一句写泰山的高大,用的是虚笔.6、下面加点的字解释有错误的是( )A、老翁逾墙走(越过) B、一男附书至(书写)C、二男新战死(最近) D、急应河阳役(应征)二、教材探究1、《春望》中写尽诗人心系亲人的诗句是哪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春望》中哪句诗是写诗人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石壕吏》体裁是什么?本文的中心人物是谁?事件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什么差吏抓丁要利用夜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老妇致词一段可分几层?层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石壕吏》一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三峡一、解释下列词语自 略无 阙 嶂 自非 亭午 夜分 曦 襄陵 沿溯 或 虽 乘奔 御风 疾 湍 回请 绝谳 故 歌二、翻译下列句子1 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常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三、按要求填写:描写三峡群峰连绵,高峻险拔的句子是: 1、描写夏水急湍胜箭的句子是: 3、写春水秀丽多姿的句子是: 4、故渔者歌曰:“ ”5、说说本文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联系: 课外古诗词背诵1、百川东到海, _____________. 2、少壮不努力, _______________. 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八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文言文(答案)21、桃花源记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1、根据本课内容抽取至少二个成语无人问津、 世外桃源 (豁然开朗 鸡犬相闻)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缘溪行(沿着 ) 忘路之远近(的 )(2)落英缤纷(繁多的样子) 渔人甚异之(对……感到惊异)(3)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4)阡陌交通(田间的小路) 悉如外人(都)(5)具答之(详细) 咸来问讯(全都) (6)诣太守(到,往) 遂迷(终于)(7)欣然规往(高兴的样子;计划) 寻病终(不久)(8)芳草鲜美(鲜嫩美丽)(9)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和子女)(10)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 (4)阡陌交通(交错相通)3、辨析下列词的解释:志:处处志之(做标志 ) 寻向所志 (标志) 寻:寻向所志(寻找) 寻病终(不久)闻: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听到的(事情) ) 闻之,欣然规往(听说)之:具答之(他们(代桃源人) ) 闻之(这件事)4、根据下列的要求默写语句(1)描写桃林美景的语句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的句子有哪些: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3)写村中人好客,待人热情的句子是: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4)渔人离开桃花源的句子是: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5、翻译下列句子(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的小路交错相通,到处听到鸡闻狗叫的声音.(2)黄发垂髻,并怡然自得。老人和小孩,都非常高兴,自得其乐.(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率领妻子和子女,同县的人, 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与外面的人断绝来往.(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5)闻之,欣然规往。听说了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二、教材探究1、本文是作者虚构的故事,但作者却把它放在晋太元中这样一个确切的年代里,你认为有何作用 。是为了增加故事的真实性;达到令人想往的目的.2、第一自然节作者先描绘了桃林的美景,再引入对桃花源的描述,为什么? 这个描写充满了神秘色彩,令人好奇,为下文描写桃花源作铺垫.3、你认为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寄托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条件下能实现吗? 陶渊明笔下的社会的确是理想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都各尽其能地劳动,老老少少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融洽而友好.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4、为什么桃花源的人听了渔人的话后皆叹惋 ?为桃花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他们一直过痛苦的生活而叹惋.5、渔人由洞口进入桃花源,而出去后不复得路,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说明桃花源不是现实存在的,是虚构的社会.6、后人把《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是什么呢?现在是什么意思 ?世外桃源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22、短文两篇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读音或解释有误的一项( D )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lòu简陋)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hóng大)C、濯清涟而不妖(ér却) D、香远益清(yì好处)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没有学问的人)(3)可爱者甚蕃(多) (4)濯清涟而不妖(洗涤 )(5)亭亭净植 (立) (6)宜乎众矣 (应当)(7)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 (8)无丝竹之乱耳(奏乐的声音)3、下列句子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 A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D、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4、下列与课文不一致的是( D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D、予谓菊,花之君子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5、选出对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B )A、对于菊花来说,花中的隐士啊. B、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C、我说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D、菊花,即所谓花中的隐士 (2)何陋之有 ( D )A有什么地方简陋呢 B哪些地方简陋呢 C简陋又有什么呢 D有什么简陋的呢 6、根据课文默写(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二,教材探究1、《陋室铭》一文中,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三个方面,从陋室的环境,陋室里的人及陋室里主人的活动三方面来描写的.2、作者为什么先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引出陋室。3、用原文语句回答(1)文章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惟吾德馨。(4)与惟吾德馨相呼应的句子是: 何陋之有?4、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抱负5、文章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通过对陋室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6、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理 ?如: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我们应要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多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多阅读一些健康的书籍,开阔视野,陶冶自己的情操,不做低级无聊之事等(围绕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方面来谈即可)7、《爱莲说》一文中而字出现较多,请你找出两例而为转折关系的实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8、文中作者歌颂的是莲花,却几次提到了菊,牡丹,其用意是什么?以菊的隐逸,牡丹的富贵来衬托莲花的种种美德9、用原文语句回答(1)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香远益清。(3)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的句子是: 中通外直。(4)比喻君子志洁高廉,仪态端正,令人敬重(清高)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 而不可亵玩焉。10、文中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的哪三种人? 菊花比喻成隐士,牡丹比喻成富贵的人;莲花比喻成君子1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表达作者不慕富贵,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12、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 品德高尚的人(或具体答出君子的品格也可以)13、本文描写莲的语句形象,生动,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写出二句描写莲花的诗句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5、杜甫诗三首一、基础知识的积累1、按要求默写诗句:1)孔子有句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望岳》中有一句与之意思相近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春望》一诗中作者移情于物,抒发感时伤世的情感的诗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3)《石壕吏》中表明老妇人被抓走的诗句是: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4)《石壕吏》哪句话写出了官吏的凶狠: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2、默写:(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3)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4)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5)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6)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3、对下列各诗句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C )A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C吏呼/一何怒 D二男/新战/死4、下面各句中书写与全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C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C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D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5、文学常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C )A《石壕吏》是一首唐诗,其作者与《马说》的作者被后人同列入唐宋八大家.B《石壕吏》虽然抨击的是石壕吏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但作者的用意是借此揭露整个封建统治的罪恶.C《春望》中三月并非实指,借三极言战争时间拖得久D《望岳》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前一句写泰山秀美,用的是实笔,后一句写泰山的高大,用的是虚笔.6、下面加点的字解释有错误的是( B )A、老翁逾墙走(越过) B、一男附书至(书写)C、二男新战死(最近) D、急应河阳役(应征)二、教材探究1、《春望》中写尽诗人心系亲人的诗句是哪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2、《春望》中哪句诗是写诗人的感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3、《石壕吏》体裁是什么?本文的中心人物是谁?事件是什么?叙事诗;老妇人;差役乘夜捉人,年迈的老妇被抓服役的事4、为什么差吏抓丁要利用夜间呢? 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常有发生,人们白天躲藏或反抗无法捉到;二是表明官吏捉人手段狠毒,在人们入睡的时候来个突然袭击.5、老妇致词一段可分几层?层意是什么?分三层。一层(前六句)老妇诉说三个儿子全部都应征赴邺城作战,已有二个战死;二层(中间四句)老妇诉说家中现状;三层(最后四句)老妇自请应役。6、《石壕吏》一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诗人对人民的同情 26 、三峡一、解释下列词语自三峡…:在 略无:毫无 阙:通缺 中断 嶂:直立像屏障的山 峰自非:如果不是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日光,此指太阳 襄陵:漫上山陵 沿溯: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或:有时 虽:即使 乘奔:骑上飞奔的骏马. 御风:驾御飞速的劲风. 疾:快 湍:急流 回清:回旋的清波 绝谳:极高的山峰. 故:所以 歌:做歌二、翻译下列句子1 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常在其间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2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常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每到天刚放晴或者有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听到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声音连续不断,异常凄厉,空旷的山谷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三、按要求填写:1、描写三峡群峰连绵,高峻险拔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描写夏水急湍胜箭的句子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朝辞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写春水秀丽多姿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5 说说本文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联系: ( 主要是求同思维的训练)二者的题材相同,都是描写三峡风光的;内容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如:第一段与万重山相应;第二段与一、二、四相对应,都是描写三峡水流速度之快的;第四段与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绵不断的猿啼. 课外古诗词背诵1、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2、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3、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4、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53872.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ppt下载

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ppt下载

小兴安岭一年生季的景色可美丽了,今天,就让我来介绍吧!春天,小兴安岭的小溪边,有正长嫩叶柳姑娘,有在打蝴蝶结的柏松先生,还有在溪边散步的小鹿一家呢!还有许多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对了,山上的雪都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的往...

如何写好小学关于动物的作文PPT

如何写好小学关于动物的作文PPT

大多数小学生都喜爱小动物,看了以后总想把它们写出来来。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写好描写小动物的作文呢? 1.写外形 首先,观察小动物(包括昆虫)的外形,一般是写小动物的静态。在观察时,包括颜色、长相、个头都要如实写出来。其次,要抓住特点,不能面...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把人文精神的养成作为语文课程目标的一种价值取向。教师理念的更新,语文教学才能活起来。其实,直接影响着生命个体的发展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最关键的是必须更新教育理念、道德健康等,只有抓住人文性这一灵魂:语文课要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第一册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第一册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一、了解对联的起源及含义。 二、了解对联的特点。 三、掌握对联的写作。 [学习重点] 了解对联的特点并掌握对联的拟写。 [学时]:2课时 [学习过程] 一、了解对联的起源 中华第一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二、了解对联的特点 杨升庵是明代文...

古代名人详情

古代名人详情

一、古代名人详情 孙敬:悬梁 (历史有名的政治家)苏泰:刺股 (纵横家 伐秦被刺身亡) 孙康:映雪(用雪的反射作用看书)(长沙太守 自然死亡)匡衡:凿壁偷光(西汉经学家 因著作《诗》而著名) 不知道你是不是要这个答案~~ 二、历史 人...

最美古诗文有哪些千古绝句?

最美古诗文有哪些千古绝句?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2,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3,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4,不恋尘世浮华,不写红尘纷扰,不叹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