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课件 > 正文内容

文言文虚词18个详解

zhao_admin1年前 (2022-03-22)语文课件44

文言文虚词一共有18个,分别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何:(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疑问,怎么。(2)疑问代词,表原因,后面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3)代词,做宾语,什么。(4)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多么”。2、而(1)连词,表并列。(2)复音词,即“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3)连词,表假设。(4)代词,通“尔”。你,你的。3、乎(1)句末语气助词,表揣测,相当于“吧”。(2)介词,相当于“于”,“在”。(3)句末语气助词,表感叹,相当于“啊”“呀”。4、乃(1)副词,表承接,于是。(2)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你”、“你的”。(3)副词,表判断,相当于“为”、“是”、“就是”。5、其(1)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或许。(2)连词,表假设,如果。(3)指示代词,其中的。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

1.【而】本义阐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来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须的形象。后来,“而”字用作虚字,那是属于假借。(1)连词1)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例释: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2)表顺承,今译为:就、才、接着。例释: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3)表递进,译为:并且、而且。例释: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4)表转折,今译为:却、但。例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5)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例释: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6)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例释:表恶其能而不用也7)表修饰,今译为:着、地。例释: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8)表示目的关系。缦立远视,而望幸焉9)表方位,今译为:以。例释: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10)表示连接的前后两部分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张溥《墓碑记》:“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2)代词1)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它与“尔”是同源字,在上古之时音近义通。例释: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勾践灭吴》。2)近指代词,今译为:此、这样。例释: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3)用作动词(有书称之为“比况词”),译为“如、好像、像”。它与“如”是同源字,在上古时读音相近,意义相通。例释: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序》。(4)音节助词,不译。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5)语气词,用在句尾,今译为:啊、吧。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宣公四年》(6)通“耐”、“能”,今译为:能够、才能。例释:行柔而刚,用弱而强《原道训》(7)与“而”有关的复合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而后】才,方才。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既而】不久,一会儿。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墓碑记》)3.【乎】(一)用作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例释: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释: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例释: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例释: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5.用在形容词后,含有赞叹意味。例释: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百不与焉!《泰伯》。6.用在句中的停顿处。例释:秦于是乎输粟于晋《僖公十五年》。(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例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例释: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5.【其】(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二)用作副词。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三)用作连词。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何其】译为“多么”。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9.【为】(一)动词。(wéi)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应该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判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2.以为,认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3.判断词,是。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二)介词。1.表被动,读wéi,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吾属今为之虏矣。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慎勿为妇死,贵贱轻何薄()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4.对,向。为之奈何?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12.【以】难点例释:A.“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中的“以”字是虚词用作实词吗?“以”字实际上是“耜”右连部分,古人通过“用耜翻地”来表示“用”这个意思,由此可见,“以”字起初是个动词,属实词。用作介词是虚化的结果(许多介词是从动词转来的)。“贤不必以”中的“以”字,用的是本义。B.在古文里,介词“以”后面的代词“之”往往被省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介词“以”后应有宾语“之”,代前面出现过的“衣食”。这是因为在古代“以”和“之”读音相近,在说话时,往往后者被前者“吞并”,而古人学问是口耳相传,所以学生记录老师的话时,自然也就省去了“之”。我们应该把它当为一种现象记住。(一)介词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愿以十五城请易璧。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以勇气闻于诸侯。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以八月十三斩于市。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以一当十(成语)(二)连词。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夫夷以近,则游者众。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三)助词。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逆以煎我怀。()(四)动词1.以为,认为。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2.用,任用。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六)通假1.通“已”,已经。固以怪之矣。②日以尽矣。2.通“已”,止。无以,则王乎?【以为】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2.把……作为或制成。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项王未有以应,曰:“坐。”2.沿袭,继续。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14.【于】yú“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中的“于”字读音是“wū”。(一)介词。1.在,从,到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列传》2.“在……方面”“从……中”。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3.由于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4.向,对,对于。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5.被。君幸于赵王。《廉颇列传》6.与,跟,同。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7.超过,比。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8.给。陈涉少时,尝于人佣耕《陈涉世家》9.按照,根据。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史记�6�1淮阴侯列传》【于是】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见……于】表示被动。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16.【则】本义阐析:金文“则”字的左半部分,原先是个“鼎”字。在古代,鼎可以象征国家政权和帝王之位,所以上古时多将刑书、法律刻在或铸在鼎上,作为人们行动的准则,由此可以懂得“则”字有“规范”、“准则”之意。另外:“则”字的“准则”义可引申为“规章”、“规程”,而规章条文是分项分条的,因此“则”字能表示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如《〈论语〉十则》。(一)连词。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二)副词。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及诸河,则在舟中矣。(《肴之战》(三)名词。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论语》六则。2。准则,法则。以身作则。(四)动词。效法。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居则曰:“不吾知也!”【则是】只当是。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则则】赞叹的声音。连呼则则。18.【之】(一)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2.指示代词,这,此。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二)助词。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三)动词,到……去。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54924.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读完诗句一般都有些什么感受 ,比如说宿建德江 ,6月27日望湖楼醉书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读完诗句一般都有些什么感受 ,比如说宿建德江 ,6月27日望湖楼醉书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宿建德江》写出了作者在秋夜美景下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的是作者在看到丰收来临之际为村民们而感到喜悦。一百五十字是达不到,但你可以按照我说的增加字数,我刚做完这道题,是这么答的。希望可以帮到你。其他回答 1条回答零零...

写景和叙事有什么内在关系?

写景和叙事有什么内在关系?

最简单的意思,即是对于故事的描述,但在文学、符号学等领域成为重要的概念,有其特定的意义,并发展出专门探讨叙事相关问题叙事学这门学科。 文学写作用语,叙事指以散文或诗的形式叙述一个真实的或虚构的事件,或者叙述一连串这样的事件。 一...

作文:校园里的酸

作文:校园里的酸

秋风卷起一地的落叶,劈头盖脸地吹在了我的脸上。小草褪去了碧绿的外衣,换上了一身枯黄的衣裳。我手里紧紧拿着被汗水浸透的不光彩的试卷,嘴里像含了一棵青橄榄,酸酸的,难受极了……     下午数学课上,考试卷发下来了,看着同学们一个个喜悦、兴奋的...

艾青诗选镜子赏析摘抄和赏析

艾青诗选镜子赏析摘抄和赏析

本诗中的“镜子”是直言刚烈之士的典型,“平面”展现了镜子出身普通,“真实”“不隐瞒缺点”“谁都从中发现自己”表现了镜子的率直与忠诚。主要运用了拟人等,含蓄地刻画了人们对于直言之士的种种态度,鞭挞和嘲讽了生活中的种种丑恶现象,弘扬了正直无私的...

求一篇以榜样为题的作文600字,要有提纲和旁批

求一篇以榜样为题的作文600字,要有提纲和旁批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姐姐就是我的榜样,她令我十分敬佩。姐姐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五官看起来都让人赏心悦目,她经常扎着一个马尾辫,俏皮又充满活力。 姐姐是个特别有爱的人,尤其是对我特别好。虽然她只是我的表姐,但是对我比对亲弟弟还要好。每当姐姐收...

谁有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于语文的教案和课件

谁有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于语文的教案和课件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全套教案[原创],内容很多,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小学 三  年级 上 册 语文  导学案主备: 年级组长审核: 授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