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课件 > 正文内容

中国历史上三次土地改革的意义和区别是什么??

zhao_admin1年前 (2022-04-19)历史课件38

土地改革的意义:

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3、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创造了条件。

4、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

5、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为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区别:

第一次是民族主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致抗日,全国一致反抗日本侵略。

第二次是阶级斗争时期,中国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实行有阶级区分的土地政策,联合贫下中农对抗资产阶级。

第三次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措施,所以保留了富农经济,减少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阻力,为经济恢复建设提供稳定的保障。

第三次与前两次的区别:

1、范围更广(以往是在根据地或解放区进行,这次是在全国包括少数民族地区推行)。

2、目的有了新变化(以往是为了赢得革命的胜利,这次是为解放农村的生产力和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3、对富农实行了新的政策(以往是打击或限制,这次采取了经济上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

4、影响更深远(这次土改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使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扩展资料

无论世界各地,纵观其历史,人民对与土地有关的不满一直是挑起革命和其他导致社会动荡的最常见因素。

对于在土地上劳作的人民来讲,土地所有者拥有着特权,即侵吞部分甚至大部分的产品然而并未对生产做出相应的贡献。这是阶级之间的不平等。

因此,土地改革通常是指土地所有权由人数相对较少的富有者、大量土地的所有者(如贵族、庄园、农场主,或通称为土地主)向那些耕作者的转让。

但广义的土改并非完全是这样,政府对土地进行的征收以及农业集体化改造亦被纳入。在改革过程中,部分转让会给予地主相应的补偿,金额从象征性的小数目至土地实际价值均有。

而某些改革甚至不需要所有者同意,即土地革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地改革

  第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意义: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联合地主一致抗日。  第二次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土地改革中,中共贯彻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意义:这种土地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了保卫胜利果实,翻身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农民的支持,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  第三次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斗争时期,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为减少阻力,孤立分化地主阶级,以利于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早日恢复发展农村经济,实行了经济上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  意义:1.1952年底,全国土改基本完成,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的农民分到了土地;2.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彻底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3.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4.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5.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6.摧毁了美蒋反动集团的社会基础。  三次之间的区别:第一次是民族主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致抗日,全国一致反抗日本侵略。第二次是阶级斗争时期,中国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实行有阶级区分的土地政策,联合贫下中农对抗资产阶级。第三次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措施,所以保留了富农经济,减少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阻力,为经济恢复建设提供稳定的保障。  第三次与前两次的区别:1.范围更广(以往是在根据地或解放区进行,这次是在全国包括少数民族地区推行);2.目的有了新变化(以往是为了赢得革命的胜利,这次是为解放农村的生产力和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3.对富农实行了新的政策(以往是打击或限制,这次采取了经济上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4.影响更深远(这次土改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使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终于写完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58122.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秦汉时期知识梳理(高中历史秦汉时期知识梳理图)

高中历史秦汉时期知识梳理(高中历史秦汉时期知识梳理图)

明清时期阶段特征及知识梳理?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阶段,基本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1. 政治:(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明朝废除丞相、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标志  着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2)统一...

七年级上册 历史课时练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答案 人教版的

七年级上册 历史课时练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答案 人教版的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基础达标一、选择题 1与“徙木立信”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管仲      B齐桓公      C孙膑      D商鞅 2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 (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

高中英语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高中英语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高中英语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高中英语学习方法应该注重整理归纳总结。首先把各类语法进行总结,然后是写作。要注重错题本,并充分发挥作用。听说读写同时训练,它们彼此相辅相成。 高中英语应该怎么学 高中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时期,也正因为如...

初中人教版历史教材内容

初中人教版历史教材内容

1.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史(古猿到南北朝)2.七年级下册----中国古代史(隋朝到清朝)3.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到打倒国民党)4.八年级下册----中国近代史(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和外国古代史(四大古国到公元600年)5...

汉字始祖仓颉,怎样的历史环境下发明了汉字?汉字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汉字始祖仓颉,怎样的历史环境下发明了汉字?汉字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现在的专家、学者、文字学家和书法家很大一部分人认为文字的创造是集体的力量,不是仓颉一个人所能完成的。大家支持仓颉是规纳总结的人,而非创造的人。 仓颉是黄帝时期的史官。轩辕被认为是华夏民族的始祖。我们不要受西方怀疑主义的影响,把我们自己的祖宗...

优干线测试卷历史七年级下答案

优干线测试卷历史七年级下答案

语文,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