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课件 > 正文内容

中亚的地理分区是什么

zhao_admin1年前 (2022-04-24)地理课件26

就是人为划分的不同的区域,比如世界地理分区包括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东亚、北亚、欧洲西部、东欧、撒哈拉以南非洲、西亚和北非、北美、拉美、大洋洲、南极地区、北极地区等。中国地理分区有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台湾地区等

怎样学好高中地理和历史

历史吧!我自己曾学历史专业的,有一套方法,不知适合你否。历史嘛,多背是应该的,但要有技巧,平时要将知识点归纳起来,列成树状图,先背好主干知识,熟透了才背分支,一定要每天背,一有时间就要看书,看多了就自然有感情。晚睡之前回忆起当天所背过的内容,回忆不起的第二天就马上看书。不过一定不要死记硬背,否则你就一定会讨厌历史的.何况死记硬背有很多弊端,意思费力大,收效小,事倍功半,背了好张时间,也没有记住多少东西。二是记不准,易混淆,张冠李戴,错记漏记,把观念或原理弄得支离破碎,残缺不全。三是记不牢,容易忘,费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记住的东西,没有多长时间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以历史就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切忌死记硬背。

高三一轮复习!!

虽然我的学习不是很优秀的那种,但我愿意谈一点,只要你不嫌我很差劲就好了。


在高中首先是自信,不要害怕去经历高三,其实高三很快就过去了,以一颗平常心对待。


说的简单,做着难,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前途,我上高三开始很是慌乱,紧张,过段时间,慢慢觉得无所谓,痛苦是一天,慢慢的过也是一天。如果你平时就是这个成绩的话,可能在高三是这个分数会降下一点。我可以告诉你我在高一高二的程度也是550,只有一次上过600分,不过那次也是误打误撞啦。在高三时:


第一次月考:521分。第二次月考:491。第三次月考:539第四次:541分。第五次:560分


给你说这个数据只是做个参考,毕竟高三不比高一高二,出的题已经不老师基础题了,难度会加大,所以上半学期应届生的成绩普遍不高,比高一高二低几十分是很正常的,所以当你考试后看到自己的成绩如此不如意也不要泄气,到后期才会进步,回到自己原来的程度。当然了,我不是要你用这样的话做安慰,觉得既然成绩到后期会上去,那就等吧,成绩是等不来的,如果不付出那么多的辛酸,是不会有好回报的。


在高三最大的体会就是,如果你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有收获;如果你努力了,也不一定会有收获。在高三觉得自己付出好多,真的为什么就是没一点回报呢,遇到这样的情况千万不要灰心,不要太在意成绩,把它当做一种经验,教训,从卷子中查漏补缺,把自己不会的弄懂即可


    在一轮复习中,老师是会把高中全部课程都讲一遍,所以如果你高一高二那部分不扎实的话,这是你最后一次机会把它学好,等你而论三轮复习你在想把它学好,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当老师讲到你会的地方,你很熟练了,不要认为在听就没有价值了,不是的,如果没价值,那老师为什么要花去高三60%的时间去在同一边课程呢,那是因为学生已经把原来的知识忘了一大半,在讲就是为了让你重拾起来,懂的更多,巩固起来,每节课都很重要,即使自己都会了。另外,重新讲课,也不代表想高一高二那样一课时会将一节课甚至两三节,而是几个课时连于一节课,所以提前预习也是很有必要的。


    在高三,一定要有一两门突出的,这样自己的成绩才有机会提高,在高三上半学期,把自己的缺陷不足,为什么很多学生觉得付出很多,成绩一点没进步呢,而是他们没有用对地方。他们把时间花在自己会的地方,而懒得管那些不会的,这样会的还是的那么多分,不会的的不住,毕竟高考要的是总成绩。所以如果你偏科的话,在你优势的科目上少花些时间,在你弱势的科目上适当的增加些时间。


    在高三,除了比基础外,拼的就是时间,所以上了高三,就适当为学习多点时间,我高三时晚上都是11点多睡的,早上6点起来。在星期天晚上也是留校学习的。而复习生要比我们用劲多了,他们有的甚至学至2点多。如果你问他们困不困,我的回答是累也困,我就是每天喝2杯咖啡来提神,保证精力。但如果你以前为喝过,那就不要喝这么多,要不你会受不了的


    在高三还有身体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耗脑量很大,所以体内维生素会减少很多,这样免疫力就会降低,很容易生病。所以每天还要给自己留出时间去锻炼身体,我觉得如果你有毅力的话,还是自己跑吧,很多学生跑两天就 不跑了。但如果你不太坚定的话,还是找几个一起,这样互相督促。


    永远不要给自己放松的理由,不到高三结束的那一刻,随都没有资格说放弃,谁都没有把我说我可以,谁也不能确保自己一定能考上大学,谁都无法知道在高三这个长跑路线上谁会是一匹黑马杀出来。在高三不乏有学生高一高二学习不突出,但在后期成绩窜得很快,也有学生畏惧高三,本学习前几名,但却落到倒数第几名。


    其实我说的再多,不如你自己亲身体会,希望你可以有个好的成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59081.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