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课件 > 正文内容

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的哪些知识点考试最容易出了?

zhao_admin1年前 (2022-04-25)地理课件45

我是一名高中地理教师,在08年之前是行星地球比较容易考,涉及时区 区时 地方时 正午太阳高度角 日出日落时间 昼长夜长。近几年已经没有了。主要原因是本章知识过于偏理化。
近几年的常考部分就是大气,多看看这部分的知识,因为这一章可以联合水 地表形态 农业 交通等知识进行考察。
PS:地理中的常考知识知识出的几率较大,但不要把赌注压在这上面,全面学习才是王道,不要找时间不够的借口,使劲挤!!!!

高一地理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

你先把行星风系记下来,在记下北印度的季风,在夏季,赤道以南的东南季风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跨越赤道受地球自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故原来的东南季风变成西南季风——自非洲吹响阿拉伯海,再在地图上画出,所以就是顺时针。冬季反之

高中各科知识点考点详细总结

宝宝,,你好可怕。。这么多的问题。。。


古诗背诵我似乎可以把高一到高三的都给你找到


政治历史地理也没问题


数学也差不多


亲亲 ,,看你认真 真开心 。。么么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知识点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认识过程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可见宇宙:半径  140亿  光年


    天体系统的形成: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太阳系: 


银河系    中心天体(  太阳 ):质量占  99.86%    地月系:


八大行星: 水星 、  金星、地球 、 火星   组成   地球 和月球


      木星、 土星 、 天王星 、海王星


总星系    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普通性: 外观和所处的位置


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自身条件 适宜的温度、合适的大气,充足的水分   


外部条件 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概念: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发射的能量   


    太阳辐射  波长范围: 0.4~0.75为可见光波段


太阳辐射与地球    太阳常数:  8.24焦/平方厘米·分


    太阳辐射→能源


    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水循环


        概念: 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


    太阳活动    黑子→出现于 光球 层


    类型  耀斑和日珥→出现于色球层


太阳活动与地球    太阳风→出现于 日冕 层


    黑子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周期 11 年)


    对地球的影响  耀斑→磁暴→影响短波通信


    太阳风→极光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自转)


概况 方向 自 西 向 东,从北极上空看呈 逆 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 顺 时针方向


    周期  恒星日,长23小时56分4秒,而1太阳日是地球自转360°59’所需的时间。


    速度 角速度为 15°/时。地球表面除  南北两极点外都相等


    线速度从 低纬向 高纬递减,南北纬60°处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 一半 。


    ①导致 昼夜交替现象,由此,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


地理意义 ②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北半球向 右偏,南半球向左 偏。


    ③地方时: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的时间为正午 12 时, 经度 位置相同的地方,


地方时相同。东经数值越大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 大 。西经反之。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  4 分钟。


    时区和区时:为了便于使用。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有 15 个经度,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作 区时 ,又称 标准时  。


       区时的计算: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1小时


    时区差的求法:在0时区两侧相加,同侧相减


    加减号的确定:所求地在已知地 东取加号,反之取减号


    国际日期变更线:一条大体沿 180°经线穿行的 折 线,它是为了消除因为地球球形而导致的


日期换算中的不同结果而设定的,同时为了保持180°经线上同一行政归属的地方日期相同。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公转)


概况 轨道:是一个 椭圆  ,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 焦点上,每年1 月初位于近日点, 7 月初位于远日点。


方向:自 西  向  东


    角速度约为每天59’ ,近日点时较 快  ,远日点时较 慢


    周期为 1年 ,约为 365 日 6 时 9 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59197.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