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课件 > 正文内容

跪求初一上学期语文/历史/地理/生物期末复习提纲(12小时内高分悬赏)

zhao_admin1年前 (2022-05-06)地理课件48

地理(七上)复习要点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① 地球运动 绕什么转 方向 周期 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约24小时 昼夜交替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二、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七大洲: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8.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 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三、天气与气候(P42) 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3.4。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世界的气候 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58页。 ③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 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⑥《地理图册》中的有关本节内容。 四、居民与聚落 1.人口与人种 ①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②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某区域的人口数(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 ④人口稠密地区: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⑤白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北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东岸、亚洲西部 黄种人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⑥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开始掳夺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 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①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中国 英语 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 俄罗斯 法语 法国、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语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② ③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④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⑤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 ⑥基督教――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寺庙。 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①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②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③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高脚屋或高架屋) 在热带沙漠地区,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五、发展与合作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 2.从陆地面积看,最大的是俄罗斯,中国位居世界第三位。 从人口来看,最多的是中国,印度居世界第二。 3.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 4.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 5.国界主要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 6.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7.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亚洲的日本也是发达国家 8.目前,世界上有150多个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二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9.在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南”――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 “北”――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也有少数分布在南半球。 10.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禅城区七年级生物考查试题(答案) 2006学年第一学期 ( 张槎中学 赖玉萍)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50分) 1.我们常吃的西瓜和西瓜仔分别属于植物体的:( A ) A果实和种子 B茎和种子 C茎和果实 D 种子和果实 2.豆角两侧坚韧的“筋”,橘子辫子上的“丝络”,老丝瓜的“丝瓜瓢”。实际上是:( D ) A胞间连皮 B细胞厚壁 C果皮上的 D果实里的导管和筛管 3.如果一株番茄植物比其它的矮小瘦弱,而且叶片发黄,那么可判定该棵番茄缺少:( B ) A钾肥 B 氮肥 C磷肥 D 硼 4.病毒必须在什么环境中才能有生命活动(C) A空气 B土壤 C生物的活动胞 D 水 5.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由低倍镜换高倍镜视野的变化是:( D ) A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增多 B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减少 C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增多 D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减少 6.切西瓜和番茄时,流出的汁液是 (B) A水分 B细胞液 C细胞质 D液泡 7.把菠菜放入水中煮几分钟,水便是成了有菠菜味的菜汤,说明菠菜细胞被水烫死,细胞内的物质流到水中了。如果把菠菜浸到冷水中,冷水却不会变成菜汤,这是活细胞中的哪中结构阻止了物质的外流:(C ) A 细胞核 B细胞壁 C细胞膜 D 细胞质 8.引起小儿麻痹症的病原生物是:(B )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疫苗 9.与生物体正常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生理过程是:( D )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生长 D. 以上都是 1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对这一自然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C ) A桃树的品种不同 B光照影响了桃花的盛开 C温度影响了桃花的盛开 D山寺空气稀薄,影响了桃树的盛开 11..在一个草原,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 D ) A 迅速上升 B 缓慢上升 C 保持相对稳定 D上升后又下降 12.在根尖的结构中,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了根毛,这部分内部还出现了导管,这是( D ) A根冠 B分生部 C生长区 D成熟区 13.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能量转化器是(B ) A细胞核 B叶绿体 C线粒体 D细胞质 14.关于调查的不正确叙述是( C ) A人口普查也是调查 B森林资源的清查是调查 C要对调查的对象逐个进行 D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 15.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满足所有环境条件后,一些种子仍不能萌发,其原因是( A ) A种子自身条件不具备 B没有适宜的温度 C没有一定的水分 D没有充足的空气 16.大面积植树造林不仅美化环境,还能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这是因为( A ) A提高大气的温度,增加降雨量B增加空气中氧的含量 C多吸收二氧化碳 D提高空气温度 17.俗话说“水往低处流”,可植物体内水分却是至下而上的,其运输的动力是( D ) A太阳光能 B渗透作用 C植物体内产生的能量 D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 18.人们在河岸、山坡、沙地上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B ) A美化环境 B保持水土 C放牧畜生 D获取柴草或树木 19.玉米开花季节,遇到下列哪种天气时,最容易造成减产?( A ) A连绵阴雨,气温较低 B气温较低,雨水较少 C晴空万里,微风吹 D秋季多风 20.冬季河水中看不到水绵,而春暖后就可以见到水绵团漂浮在水面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 A水绵光合作用旺盛 B河水温度的升高 C水绵的比重小于水的比重 D春季呼吸作用加强,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21.一粒种子能够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从种子结构分析,主要是由于种子内有( C ) A种皮保护着种子 B子叶或胚乳中储存着营养物质 C发育成熟而完整的胚 D胚根发育后深入土中 22.移栽植物应尽量在幼苗期,而且要带土移栽,原因是( C ) A减少水分的散失 B防止营养流失 C减少幼根根毛的损失 D防止植物不适应环境 23.把蒲公英等植物的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回渗出白色的液汁,这些液汁是从( A )流出来的。 A导管 B筛管 C形成层 D表皮 24.盐碱地种植作物,生长不好的主要原因是( D ) A土壤缺肥 B土壤溶液浓度小 C盐碱地中缺氧 D土壤溶液浓度大 25.如果在开花前把桃花甲去掉雌蕊,桃花乙去掉雄蕊,桃花丙不做处理。将甲、乙、丙三朵花分别用透明塑料袋罩上,扎紧袋口结果是( D ) A甲不能结果,乙不能结果,丙能结果 B 甲不能结果,乙能结果,丙不能结果 C甲不能结果,乙能结果,丙能结果 D甲不能结果,乙不能结果,丙不能结果 一. 填空题 (每空1分 共10分) 26.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是以 细胞 的各种生命活动为基础的,细胞是生物体的 结构 和 功能 的基础单位。 27.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 体积 增大,而细胞的分裂使细胞的 数目 增多。细胞的分化又是伴随着 细胞的生长 而进行的。 28.蒸腾的作用是指植物体的 水分 以 气体 状态,从 叶中 散发到 大气中 的过程。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 共5分) 29. 所有植物细胞的形状、大小、结构都是相同的。(Ⅹ) 30.观察临时装片时,不能将载物台倾斜的原因是便于对光。( Ⅹ ) 31.草履虫的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所以草履虫不能完成消化、排泄等复杂的功能。( Ⅹ ) 32.不同植物需水量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时期需水量也不同。( √ ) 33.烘烤种子实验中,出现在试管壁上的小水珠来自于干燥的种子。( √ ) 五.探究实验:本题共15分 34、下面是一组同学在做“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 以下是他们的操作过程。 先在盒子里铺上一层纸,纸是一边干一边湿的。把10只鼠妇放到了盒子的左边。然后盖上玻璃板,再在玻璃板的一边盖上书来遮光。静置两分钟后开始统计。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⑴、 请找出他们实验操作中的错误,说明原因 :(2分) 答:干湿条件控制与“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无关,干湿条件的附加会影响本实验的科学性。 ⑵、 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只用一只鼠妇行吗?(2分) 答: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增加实验的可靠性,排除偶然性,增强实验的准确性。 ⑶、 为什么要设置一边光一边暗的环境?(2分) 答:因为“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光照强度,光与暗是亮度差异的对照组, 35、如图是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实验的装置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每空1分) (1)图中1号种子不能够萌发的原因是 缺水 ; 图中3号不能够萌发的原因是 缺空气 ;图中5号种子不能够 萌发的原因是 温度不适 。 (2)图中2号种子萌发的原因是 满足了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3)以上实验说明种子要萌发,除了满足种子自身条件 胚有活力,营养丰富 之外,还要满足 水份 、 空气 、 适宜的温度 等外界条件。 (4)如果2号种子也没有萌发,请推测可能有哪些原因? 可能胚不是活的 。(2分) 六.简答分析题:(20分) 36、下面这段文字节选自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后回答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 ,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洛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在百草园中,影响蟋蟀生存的因素有 生物 因素和 非生物 因素。前者包括 动物和植物 ,后者包括 阳光、空气、水、土壤、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等 。(每空2分) (2)蟋蟀要生存就不能离开草丛和土地,说明生物必须 依赖适合的环境 而生存。(2分) (3)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关系,请写出百草园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用箭头表示能量的流动方向。(5分) 草→蟋蟀→蜈蚣 。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圈水循环的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分析。(5分) 答:海洋蒸发、地表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能使天空形成积雨云,从而产生降雨,一部分雨水渗入土中补充了地下水,而另一部分雨水则回归江河湖泊和海洋,形成生物圈周而复始的水循环。唐朝大诗人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的著名诗句虽然对大自然的描写很有气势,但尚有不足。我认为奔流到海的黄河之水会因海洋蒸发而复回到黄河。因此“不复回”一词的描述欠科学,未能正确表达生物圈的水循环,确有修改余地。参考资料: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60289.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