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课件 > 正文内容

《采薇》是一首绝句?

zhao_admin1年前 (2022-05-19)语文课件37

  不是绝句,结构没绝句那么严格,它是古体诗,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近体诗又分为: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诗经》介绍: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除此之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六篇。没有内容的是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和由仪),因此又称《诗三百》,《三百篇》。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正式使用《诗经》,应该起于南宋初年-屈万里)。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省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305篇诗歌,有六首只有题目。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是儒家尊为“五经”之一,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音乐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有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首;“雅”主要是朝廷乐歌,分大雅和小雅,共一百零五篇;“颂”主要是宗庙乐歌,有四十首。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赋”就是铺陈(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就是比方,“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诗经》思想和艺术价值最高的是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伐檀》、《硕鼠》、《氓》就是“风”的代表作。 《诗经》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当今世上流传的诗经,则是毛亨、毛苌所传的毛诗集。

诗经里的诗,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不是绝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61915.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小学生学英语,选哪种教材好?

小学生学英语,选哪种教材好?

一、小学生学英语,选哪种教材好? 如果你希望孩子得到比较正统的学习,同时与学校的学习接轨,你可以选择人教版的小学英语教材,不过不知道你孩子的学校是否已经有了 如果你希望他学习比较纯正的英国式英语,我建议你选择。 新世纪朗文小学英语教材 ,这...

一年级语文树和喜鹊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树和喜鹊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一年级语文树和喜鹊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年级语文树和喜鹊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荷花》_中的好词佳句有哪些?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荷花》_中的好词佳句有哪些?

好词:清香 挨挨挤挤 碧绿 大圆盘 花瓣儿 莲蓬 花骨朵儿 饱胀 姿势 本领 了不起 仿佛 衣裳 微风 翩翩起舞 随风飘动 舞蹈 蜻蜓 。荷花好句:荷花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小学语文老师一般用什么教案参考备课

小学语文老师一般用什么教案参考备课

重点、难点部分的教学是一节课的关键,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水平主要体现在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上。一般说来,一节课中学生要把握的主要知识就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学生在理解和接受上存在困难的地方就是教学难点。...

四年级语文《古诗两首》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2句诗意各什么

四年级语文《古诗两首》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2句诗意各什么

(1)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我。但在从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我思念不已【赏析】但在从清次句境中有人,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

浅谈如何打造生动高效de初中文言文教学课堂

浅谈如何打造生动高效de初中文言文教学课堂

高效课堂,就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的课堂。师生在这种课堂氛围中教授、学习文言文,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那无疑是一种美的享受,那样的课堂也正是教育工作者苦苦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