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课件 > 正文内容

地球自转假如速度变快或者变慢,气候有变化吗?对生物有什么影响?

zhao_admin1年前 (2022-05-22)地理课件31

地球的温度是由地核的内能释放与太阳光照射两个因素决定,而主要是前者,与地球自转的快慢有什么关系?地球物质的各种运动是既定的,牵一动百,不大可能突然加快,除非有重大的事情发生,实际上地球的自转只可能减慢,不可能加快。

《流浪地球》中木星捕获地球大气层,地球大气已经越来越稀薄,为什么地球上风速没有变?

据传《流浪地球》在拍摄时,为了减少它在天体和物理专业问题上的“硬伤”,导演特意请来了“中科院的四位科学顾问”。

哪四位?没有介绍,这四位“科学顾问”到底是中科院的天体物理学专家呢,还是别的什么人士,或者干脆只是个噱头?我们不得而知。

现在基本可以确定的是:哪怕真的有科学家当顾问,他们也绝不敢挂名,这风险太大(我得承认我没留意制片团队的顾问名单,有看过的请在评论区指正,谢谢)。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如果真的要让天体物理学家从真正的科学角度来分析剧本,这电影压根就拍不成。或者,制片人要花多超过数倍的制作成本,故事情节也将脱离原著,这是制片人不可能接受的。《流浪地球》说到底是一部商业科幻大片,并且是必须要一炮打响的科幻大片,它不是一部科普宣传片,它的第一任务是要在有限的投入下赚钱、赚很多钱。

(氦闪之前的数亿年,太阳将先吞没地球)

从观众的角度来分析,观众需要看的是什么?是真正的科学?显然不是。有科学自然更好,观众更需要的是震撼、是吸引眼球、是有血有肉、是抓心。99%的观众并不知道太阳氦闪发生的条件,不了解比邻星附近到底宜不宜居,也不会深究木星捕获地球大气会是什么样的效果。

如果科学家告诉编剧导演说:氦闪是太阳在变成红巨星之后才会发生,并不会提前,咱们至少还有50亿年的时间;100年之内人类能够掌握氦-3核聚变就已经很不错了;一万台行星发动机并不足以让地球停止转动,因为减速会让地球磁场增强,它相当于给地球盖了层无形的棉被,等离子体吹不出去;1万米高的行星发动机会吹走地球大气层;能精确计算比邻星轨道不可能算不准木星轨道......你说这片子还怎么拍?

(“刹车”导致地核与地壳的角速度差将为地球带来巨大的磁场)

回到木星吸走地球大气的问题。片中介绍是地球接近木星轨道,希望借弹弓效应获得加速,因为过于接近木星,使地球有坠入木星大气的危险。木星的引力首先作用于地球大气层,吸走了大量的空气,主角牺牲自己点燃了木星的氢氧混合气体引发爆炸,从而将地球推离、转危为安。

(剧照:木星从地球吸走大气)

这中间有两个问题:一是木星吸走地球大气,必然会造成地球上靠近木星一侧的区域形成低气压,远离木星一侧的大气肯定会流过来填补真空,这种大气流动是极迅速的,远超过此前地球上发生过的任何一次飓风,要真严格计算起来,那一万台发动机怕是全完了;

二是地球上的大气真的不够吸,很快就完了,根本来不及等待救援。我们只需要看一眼地球与木星的体积比就知道,哪怕真的拿地球上所有的氧气在木星上点把火,它就算是能爆炸,其产生的推力也是微不足道的。

(这么一比较就知道其实地球表面的大气层比杜蕾斯还薄)

从《流浪地球》首映第一天的票房成绩和观众的口碑来看,尽管有一些观众看明白了电影在科学甚至是科学常识方面的“硬伤”,但包括我本人在内没有一个很在乎这些,大部分人都觉得片子拍得不错,看了很过瘾。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就是一部科幻片,严格地说它是一部灾难幻想片,咱们真的不需要处处拿真实的科学来严格要求它。

就像没几个人对美国好莱坞大片里的一堆谬误吹毛求疵一样,这就是一部看着玩儿的电影,没必要处处当真。

因为不科学呗!也因为这是科幻片啊!对于科幻片没必要太较真,否则建议去看科教片吧。较真下来,能吐槽的可不止一点两点(当然了,这里并不是针对流浪地球,一些经典的科幻大片也很难做到十全十美)

电影的大概主体就是人类为了躲避太阳氦闪,而在地球上建造了大量行星发动机,让地球变成一颗可以驾驶的星球。

而题目中提到的地球大气层被木星吸走,就是因为人类想利用木星进行引力弹弓效应来加速地球。简单的道理,地球一侧的大气在迅速的逃离地球,那么另一侧的大气就会迅速的补上,在这个过程中,大气变化的速率是相当迅猛的,人类将会迎来史无前例的大飓风。当然了,在电影中人类通过引爆木星上的部分气体来使得地球避免了坠入木星的危险。

总的来说,这部国产科幻电影确实值得称赞,值得一看。(当然了,不要过于较真里面的科学原理)

期待您的点评和关注哦!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62762.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