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学课件 > 正文内容

为什么大学的老师上课没人听?

zhao_admin1年前 (2022-05-24)数学课件40

大学老师上课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一、吹牛逼型

这类老师上课还是有人听的,但还是分为两类学生:一类听得津津有味,哄笑连天,把上课老师的吹牛逼激情再次推向高潮;另一类睡得贼香,打雷也弄不醒的那种,梦口水流了一地。

在大学,吹牛逼的老师一般是这样上课的:

走进教室,(以前是拿讲仪,现在是拿课件,其实有没有讲仪和课件都是一样的)只要把自己要讲的课题写在黑板上或展示在屏幕上,如果学生有教材的就拿出来,没有教材的就拿出笔记本,然后讲述自己要讲的什么课题和什么内容,再然后由讲课内容引出的一些牛逼故事和传说,越说越起劲,越说越离题万里!当然,这种课也不枯燥,反正学生也当作打发上课时的无聊时光。老师呢,牛逼吹得响,上课感觉时光也过得快,反正是混时间拿工资嘛。

一顿牛逼吹过之后,一看时间,噢,卧槽,要下课了!然后书归正传,把要考试的重点叫学生勾一下,这节课就这么快过去了,师生皆大欢喜。你看这牛逼吹的,好不好?

二、照本宣科型

这类老师比较敬业,也很辛苦,老老实实上课,认认真真备课。

像这类老师,是很努力的,每节课都按部就班,一丝不苟,该抄笔记的要抄笔记,该画重点的要画重点,让学生认真听课,认真写笔记。他们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也要求学生努力看书背书,就像教中小学生一样。不过,这类老师的课一般比较枯燥,学生不大喜欢听,有逃课的,有睡觉的。但一般老师都不作强求,只是考试的时候,老师就要看人来打分了,那些平时不努力的很容易着挂科补考。

三、学者大师型

这类老师就比较牛逼了。

这类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学贯中西,知识结构自成一体,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思想。在上课的时候,能紧紧俘获学生的心,理论套一套的,而且能旁征博引,把深奥枯燥的理论也讲得生动有趣,语言也幽默风趣,而且是口吐莲花,使学生很喜欢听他的课。一般这类老师讲课,不需要学生记笔记,只要学生感兴趣听就行了,然后从中得到知识和领会深刻的道理。最近在网上正红的戴建业教授,就属于这一类的很牛逼的大学教师。他讲古诗词,人们都喜欢听。

比如说,像易中天老师给大学生讲三国的话,可能学生喜欢听的比较多。能把枯燥的历史讲得生动也算他老兄有很高水平了。再比如,一位教授讲外国文学中的普希金的诗的时候,如果他要照本宣科的话,我估计听他课的学生是很少很少的。但如果他把普希金的诗和他有趣的生活轶事结合起来讲的话,然后教授再把语言搞幽默风趣一点,学生多半是喜欢听的。当然,学者大师型的教师在民国初期一大把一大把的,比如李大钊、陈独秀、章世钊、周树人、陈寅恪、刘文典、胡适、林玉堂等等举不胜举。但如今学者大师的总数量,还是有点疲软。

总而言之,当一个大学教师是不难的,难的是要让你的课学生喜欢听。还有就是搞学术研究也很难。其次才是晋升职称。

有的确实是浪费时间,我就以自己的大学经历为例子。吐槽一下部分老师。

光讲PPT,理解还得自己百度想起以前的一些专业课,老师上课就跟定点定时打卡一样,感觉念完PPT就算完事。有一次讲逻辑把自己都绕晕了[捂脸]但是作为学生又不敢质疑,所以有的实在不懂就百度。

其实不只是我有这样的感受,之前某位up发表了《大学:大不了自己学》视频中也吐槽过。真的就念PPT不解释概念。

这一点,评论里面有网友也有很多有共鸣的,最搞笑的是上课放视频,视频里的老师也在念PPT。[我想静静]直接一个“好家伙”脱口而出。

然后有人道出了真相,归根结底还是考核问题。

其实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清楚地记得大学里有个老师提到他经常凌晨还要在那里做论文,为什么用“做”这个字,因为一篇论文不是光凭空写一写就可以,还要很多实践报告。所以真的不怪一些大学老师为什么不研究教法,那么累谁还有时间。

聊家常水课,讲重点一带而过这不得不提一下我们那位心理专业课老师,想想就无语,天天在讲台上讲她孩子和老公的事情。每次记着笔记,她一开口说“我们家……”,同学就心照不宣直接拿出手机刷消息了,因为真的不感兴趣。

好像基本都会有这样一位老师出现[泪奔]

学生不够自律,玩手机其实大学里面大部分老师还是很专业,比较负责的。我记得我们的现当代文学的老师每次上课总是补充讲解很多名人故事,而且在讲重点知识和稗官野史之间总是能做到很好的转换。课堂一松一驰,一点也不累,最喜欢就是上他的课。

还有很多网友也评论到一些不可错过的好老师。

那为什么大学老师负责的情况下,学生还是不听呢?

因为手机诱惑力太大了,多少人上课都被牢牢捆绑住,特别是普通大学的学生。

效率低,不如自学这一条是针对学霸的,由于我是在普通大学,暂时感受不到。[泣不成声]

其实上课听不听,无论哪个学段,什么时候都是师生双方的事情。大学本来就不是很初高中那样被老师“按”着学的,有相对的自由空间,至于怎么看待这种自由度。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63511.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