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课件 > 正文内容

古代武将打败敌人后用头颅堆成的“京观”有多残忍可怕?

zhao_admin12个月前 (05-27)历史课件37

史书有“京观”一词,即将杀死的敌军尸体或者头颅堆积起来,筑成高塔,甚为壮观,炫耀战功。

其实这是相当不人道且残忍的,你想象一下,把头颅或者尸体筑成一个骷髅台,让人不寒而栗。我讲一下史书记载比较有名的几个筑京台事件。1.高句丽筑京台。

“贞观二年,破突厥颉利可汗,建武遣使奉贺,并上封域图。五年,帝诏广州司马长孙师临瘗隋士战胔,毁高句丽所立 京 观

这段话说的是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失败后,战死的隋朝军士尸体被高句丽人拿去筑京观,一直到唐太宗贞观五年,通过外交方式才毁去京观,重新掩埋遗骨。可见这种行为是多么残忍。

2.王莽筑京台

《汉书》记载王莽篡汉时将反对他的刘信、翟义、赵明、霍鸿等人及其亲属全部“坑杀”,王莽将这些人的尸体堆土,筑为“方六丈,高六尺”的京观,上面再树6尺高的旗杆,写上“反虏逆贼鲸鲵”。想想就让人感觉十分的恐怖。

有坏的做法自然也有好的做法,楚庄王就是一个仁义的霸主。春秋时,楚庄王在邲大败晋军,大臣潘党建议将晋军阵亡者的尸体堆筑为京观来炫耀功绩。

君盍筑武军,而收晋尸以为京观。臣闻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

庄王说

“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于是乎有京观,以惩淫慝。”。

楚庄王认为武本来就是为了止戈,而且是将罪大恶极的坏蛋筑成京观。这些士兵各为其主,为国尽责,怎么能将他们筑成京观呢?所以他没有为难这些遗骨,下令将晋军阵亡者妥善掩埋了。

(1)古代战争与地城文化演变课件:

古代的京观其实就是将战败者的尸体或者头颅收集起来,战胜的一方将尸体堆积成一个高高的山丘或者塔,主要作用就是震慑敌人,从心理上征服敌人,如果是受侵略的一方是胜利者,那么这样可以威慑入侵者,如果是侵略的一方就可以摧毁敌国老百姓的抵抗意志。反正都是残酷与血腥的。

起源于中原地区被游牧民族大力发扬“京观”之名最早出自于《左传》,当时晋楚邲之战后潘党向楚庄王进言要求“收晋尸以为京观”,目的是让子孙后代看到铭记先辈的武功。但是楚王并不认同这种说法,他说京观是“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所创,目的是惩戒无道。

京观在先秦与两汉时期并不普遍,秦汉盛行的是坑杀,就是先将人杀掉然后掩埋灭迹。

并没有将尸体收集筑成京观的广泛记载,白起坑杀赵国降卒就是采用坑杀方式,先近战或者弓箭射击杀死大部分人然后再进行掩埋尸体。

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民族矛盾尖锐,导致京观被“发扬光大,动辄屠城。其中比较靠谱的记载是《晋书》和南朝史书。

《晋书》中孔愉以及《魏书》中李顺、高允等人的传记都曾有颂扬修筑京观的记载。在这一背景下,修筑京观的行为屡见不鲜:曹魏的邓艾攻破成都后,在绵竹修筑其京观;刘宋的檀道济攻坚克难,俘虏四千多人,有人就建议他建议全部杀掉以垒京观,但他还是释放了俘虏;

刘宋的沈庆之在攻破广陵后,屠戮城中男子以筑京观,后又攻破广陵平定刘诞叛乱,虐杀城中战败者,将其尸首堆砌于石头南岸,垒成一座“骷髅山”;南齐的裴叔业围困南兖州时,将敌军尸骨堆砌五丈高以警示城中据守的敌军;

梁武帝在朐山大捷后称“宜为京观,用旌武功”,但自己“伐罪吊民”“仁者用心”,因此下令收敛敌军尸骨;南陈开国皇帝陈霸先命令侯安都、徐度等讨平姑熟叛乱,战胜斩首数千,皆累积为京观;

北齐在邙山之战后,斩首三千余,将敌军尸骨垒砌为京观;北周的陆腾在征讨西南蛮中,在水逻城旁修筑京观,且但凡有所攻取都会修筑京观。北方的少数民族也接纳了这一文化,匈奴的赫连勃勃在对后凉战争中追杀敌军八十余里,杀伤数万人,斩杀对方十余名大将,将敌军尸骨垒砌为京观,号称“骷髅台”;在攻破东晋刘裕军在长安守军后,同样也将人头封以青泥,做成了京观。

北美野牛被美国白人为主的人群屠杀后骨头堆积如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64574.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