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课件 > 正文内容

古代诗词到底用哪省语言来朗诵?杜甫李白的诗是不是用川话朗诵才正宗呢?

zhao_admin12个月前 (05-28)语文课件40

这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古代的诗词到底用哪里的方言朗诵更合适?(最正宗)

这古代的诗词,究竟古到什么程度呢?太远咱就不说了,只以唐诗宋词为例,聊一聊究竟用什么方言朗诵最合适。

我们知道唐诗宋词是中国诗词的一座丰碑,是诗歌发展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顶峰!唐诗宋词已经是中国诗歌文化的最高峰,也是中国人傲视世界诗歌的资本!

我们知道,诗词既是最简洁文字的激情表达,同时又是朗诵(吟唱)的极好的内容和方式。而汉语言的表达特色又通过古典诗词反映的淋漓尽致!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美妙的古典诗词古人是怎样朗诵的呢?或者说是用哪的语言(方言)朗诵的呢?那么精典的唐诗宋词总不能用七乡八调去朗诵吧?

没错,这就是古代读书音。或者叫做官话,再或者就是古代普通话。

中国的诗词发展到唐宋时期的最高峰与历代帝王的大力推崇不无关系。更是因为历代帝王规定和统一了官方语言,甚至与如今的官方语言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此可以想见,那些唐诗宋词的作者们,无疑都是当年的知识分子,甚至是高级知识分子,更有官员士大夫!我想他们不会用各有的家乡话去写诗词,必须是按照当时的官话:古代读书音去按音阶、按平仄、按音律规规矩矩地去写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我们现代人有谁听到过古人是用什么声调去朗诵古典诗词呢?这就是麻烦所在。因为古代没有录音设备,所以古诗词怎么念,怎么唱,我们毫不知晓。

但是,文字留下来了。我们只能通过文字所传达的意味来揣摩其中的奥妙!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古典诗词用哪的方言朗诵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朗诵唐诗宋词的最高标准的语音,就是古代读书音。

而如今我们用现代汉语普通话去朗诵唐诗宋词感觉如何呢?

我要说:很棒!但也有美中不足。

这其中的不足就在于现代普通话里没有入声字的发音。而古代诗词有相当多的入声字。

这就是我们所要探讨的了,能够表达入声字的古代普通话,是以哪的语言为基础的呢?或者说以哪个省的语音为基础音,以哪个省的话为标准话,对此我们只能分析、揣测。

我们知道,古代的帝王大都在陕西、河南一带建立王朝,那么当地的语言发音也一定与历代帝王的语言习惯密不可分。但是北方、中原一带的语言固然清晰有韵律,但基本没有入声字的发音。

这入声字的发音是从哪来的呢?

我想这应该与那些诗词大腕们的出生地有关。或者说那些大诗人多半都是哪的人?

据了解,有相当多的诗词大腕都出生在江浙一带。而江浙的方言就有明显的入声字。当然,广东方言据说也保留着古代的入声字,没错。但广东方言也一定不会成为古代的标准普通话。

问题基本上明朗了。古代的读书音应该与现代的普通话差别不大!只是融入了江浙一带的入声字的发音。

相信我们现代汉语普通话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是有一个传承的过程。只要我们把握好了古代读书音与现代普通话的共通性和特殊性,一定可以把古典诗词的韵律美,用现代汉语普通话,将其发扬光大,永放光辉!

以为今天才有普通话啊?以为中国古代跟西方所谓的文明还差一大截?不幸得很,中国至迟在三千年前的西周就有官方普通话了!

孔子(公元前551—479)在两千五百年前编修的《诗经》(也叫诗三百),收录自西周早年至春秋中叶,流传下来的诗歌311篇,分为风、雅、颂四部分。“风”即各诸侯国采集的民间民歌;“雅”分大雅小雅,是周天子京畿直辖地区周人正声雅乐;“颂”周朝宗室贵族祭祀的乐歌。

“雅”即雅言正声,是官方通行的普通话,不过那时叫官话。如果你想冒充文化人,不会雅言正声,不论你有多土豪,依然会被人视为土鳖,休想登大雅之堂!因为所谓大雅之堂,就是要说雅言正声的地方。只有雅言正声,才是“阳春白雪”,不然就只能是“下里巴人”。你一口方言俗语,再有才华,最多当一个本山大叔式的逗乐弄臣。

楚国在春秋之时已经很强大了,就是因为不属周天子宗亲系统 ,不会正声雅乐,长期被排斥在朋友圈外,被视为蛮夷。当然,发展才是硬道理,最终还靠实力说话,有了屈原以后的《楚辞》,因其光华灿烂,最终与《诗经》并列,成为中华诗歌文化的两大源泉。

以后历朝历代,为彰显其正统,必强力推行本朝“官话”。隋朝之后,有了第一部官方韵书《切韵》,之后的科举考试,诗歌必按官方指定的韵书押韵,否则就是打油诗,一个大大的零分!

当然,那时的朝廷统治力有限,天高皇帝远,当官的说官话,平民百姓才懒得为伍。阳春白雪,和者寥寥;下里巴人,国中朗朗!你写诗作歌,如果只是为了娱乐传唱,你爱咋咋地,方言俚语,更受人喜欢,你一样的高大上;但如果你想有所作为,想做官留名,那就不得不捡起雅言正声,装腔作势,委屈委屈自己了!

现在也一样,只为娱乐,爱咋地咋地;如果不满足土豪身份,想戴顶“官帽”,那也必须找几根鸡毛,好好装扮一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65196.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