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课件 > 正文内容

清朝为什么没有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会?

zhao_admin12个月前 (06-01)历史课件39

历史窗外,木桥观点,感谢阅读,欢迎关注——窗外木桥。

1870年,以电力的发明为标志,资本主义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了,后来,电气设备(电气化)的广泛运用,彻底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

然而,清朝政府完美的错过了这次变革的机会,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1、腐朽的闭关锁国思想从乾隆时期开始,政府出台海禁措施,断绝与世界的往来。到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时,中国已经与世界隔绝200多年。此时的欧洲已经基本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贸易的扩张和科技的进步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手段。

而清朝依然实行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资本主义萌芽早已被扼杀,商业形态还是以手工制品为主,工业机器压根没有概念,闭门造车的思想与当时世界上贸易互通的主流思想严重脱节,统治者沉浸在中华为上,世界为夷的狂妄中不可自拔,吸收外来先进科技的大门就此关闭。

2、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清朝的康乾盛世,来自于农业、手工业的发达,而这一切来源于人口红利。

在百姓吃饱穿暖的情况下,本该出台新的制度,推动商业、科技的发展,而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不允许在土地之外的领域创新、创造,甚至动用政治、军事手段打压一切新事物。

封建社会的特点就是祖制不可动摇,更不能更改。祖先要你来到世上,就是读书就是要奔着入朝为官;不读书就奔着三亩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决不允许出现第三种情况。

这样的大环境下,根本不会出现大量有科技头脑的人,而创新更无从谈起。

3、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作为贯穿整个封建时期的主流思想,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人的一生。

按照辩证法,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儒家文化也一样,有其精华,也有糟粕。

儒学提倡人一生的奋斗目标就是登堂入室,出将入相,经世致用。这些思想给老百姓戴上无形的枷锁,讲求任何事都要有规矩,不可逾越,更不允许出格。

而所谓工业革命,就必须树立新思维,打破传统,建立新秩序,这与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格格不入,就算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挑战老祖宗的祖制,统治者也好,老百姓也罢,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发生,最终不会得善终。

综上所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各国都在拼尽全力发展科技,带动生产力的进步,进而推动经济、政治、军事全面革新。此时的清朝政府和人民虽经历了鸦片战争,见识了西洋人的先进,被迫进行了部分改革,但骨子里的东西很难做出改变,革新步伐太小,就其影响来说,根本不足为谈。就这样,清朝错过了第二次世界主流变革,变得更加“外干中干”(注意,不是外强中干),为后世西方列强瓜分中华种下隐患。欢迎关注、点赞、转发,您有什么新的观点?评论区见!

当时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文化方面文字狱鼎盛、传统文化断绝;

经济方面闭关锁国,彻底断绝了走上资本主义的可能;

政治方面君臣都沉醉在大国美梦中,不思进取,穷奢极欲,所以失去二次工业革命。

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的清政府闭关锁国,愚昧无知,排斥一切外来事物,当然也就不可能采用科技革命的成果。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大门被打开,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外国的大机器生产方式及产品大量涌入。

1842~1860年清朝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 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朝没有及时调整经济政策,反而用幻想来欺骗自己,拒绝去认识外面的世界,拒绝改变旧制。当时的欧洲,第二次工业革命正在酝酿之中。

1870~1913年以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世界的经济格局。

美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家抓住机遇并获得成功。 尽管1860~1894年的洋务运动是中国工业化的起步,但这种工业化是被迫的和被动的。

总的来说,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永远会造福中国,即使是战争,也会推动中国历史发展。当然,这中间付出的代价太大,可这会打击落后的经济模式,冲击落后的思想,为日后的发展带来一些条件。

所以中国间接地接受到了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也不能说是错过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66477.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