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课件 > 正文内容

姑蔑古国在历史上是怎么样的存在?

zhao_admin12个月前 (06-08)地理课件35

讨论姑蔑一般都根据《左传·哀公十三年》“姑蔑之旗”的记载,以及晋代杜预的注解:“姑蔑,越地。今东阳大末县。”大末又作太末,故治在今浙江龙游,这是衢州古称姑蔑的最权威一说。

然而姑蔑可简称蔑,此族活动可追溯到商代。《甲骨文合集》第36758版“其从*(蔑加和字旁)”,*就是蔑。姑蔑以稻名为族名,《广韵》引庄子说*是稻名,所以用用蔑不拘。这条卜辞是纣王问要不要与姑蔑一道作战。同书第20449版还有如下一条卜辞:“蔑征贯执,弗其蔑不隻(捉)?”这是一则年终猎头祭祖的记录。武丁的父辈王与姑蔑联手,夹击贯族民人,猎取人头以祭祖。这是因为贯族所居住的贯丘在今山东曹县。姑蔑在称之为“菅”的金乡、鱼台一带,故可与商王室配合行动。由此看来,姑蔑远较徐人古老,而且与商王室关系一直很好。姑蔑所以要西迁,是因商得天下,西迁建都偃师、郑州,邀姑蔑留守所致。

因此,姑蔑不仅一处。《国语·越语》上:“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三国吴人韦昭的解释是:“今诸暨有句无亭是也;今嘉兴御儿乡是也;今鄞县是也;姑蔑,今太湖是也。”以“广运百里”范之,韦昭解释是有道理的。韦说:“言取境内近者百里之中,东西为广,南北为运。”可见,夫差刚释放勾践时,姑蔑族仍在太湖一带。《左传·定公十二年》还有“败诸姑蔑”的记载,这应该就是《春秋经·隐公元年》“盟于蔑”的地方,杜预注:“蔑,姑蔑,鲁地。”是今山东泗水县地。于是,姑蔑就有泗水、太湖和龙游三说。《(民国)龙游县志》不明就里,主张南北两姑蔑,南是南,北是北,互不统属。

在鲁东的姑蔑最早见于《竹书纪年》、《左传》,在《公羊传》和《传》中称“姑昧”,《春秋经·隐公元年》只称“蔑”。历史上的学者也探索过北姑蔑是国名或地名,至今仍各执一辞,难解难分。蔑见于商王武丁时期(见前引甲骨卜辞),是商的氏族(方国),商末伐夷方蔑族南迁后故地仍叫蔑,《春秋经·隐公元年》:“三月,公及邾仪盟于蔑。”有注解:“蔑,鲁地,即定公十二年之姑蔑,在今山东县东四十五里之地。”鲁隐公元年(前722)上距商末约四百年,才在古文献中出现。有学者认为,鲁东的姑蔑是西周初周公东征时,姑蔑被瓦解后一支蔑人南迁,一支仍留原地成为鲁之附庸小国,至春秋末仍然存在。证据是《左传·定公十二年》(前498)载有,孔子为鲁国司寇为季氏宰,欲“堕三都”,费邑宰公山不狙与叔孙辄率费邑人叛乱攻鲁孔子命其反击,费邑人败逃至姑蔑后被击溃。

前面已述及古氏族多有地名为族名,又有分族之习俗,即使是《春秋经·隐公元年》中“盟于蔑”,就是商末蔑族南迁后留下的地名。《定公十二年》中又称姑蔑,只是《左传》作者恢复东夷人的称谓,并不是至春秋末还是鲁国的附庸小国。因春秋时期诸侯大国争霸,小国多不能自保,中等国也乘机拼命侵占,吞并小国,鲁国不可能容忍姑蔑存在自己的身边。因此姑蔑入西周以后只能是一个南迁姑蔑遗留的地名。

实际上,古代族名地名往往互为因果,随着族迁也连带着地名搬迁,姑蔑也是如此,并不能特指某一地。

姑蔑原本是生活在今山东半岛上古老的东夷族一支。春秋后期举族迁到今浙西龙游县境,融入越族的行列中。

一,姑蔑称谓由来

姑蔑之“姑”,在古代东方习见冠之于地名、或族名之上,举如:姑棼,《左传·庄公八年》载“齐侯(襄公)游于姑棼。”贾逵《集解》曰:“齐地”。杨伯峻《注》:“即薄姑,今山东博兴县东北。”薄姑,《左传》、《竹书纪年》以及金文中多有记载,是山东半岛势力较强的古老部族,周公东征后,遭遇到灭国、毁社、迁君、徙民的命运。另外,西汉时在今诸城县西南置姑幕(《水经注》卷二十五),或称姑莫,后废置。而在吴,则有姑苏。用“姑”,作为习称,如同“于越”之“于”,为语气词,可能是东方人的语音习惯。之“蔑”,首见《左传经文·隐公元年(前722年)》:“公及邾仪父盟于蔑”。杨伯峻注:“蔑,鲁地,即定公十二年之姑蔑,在今山东省泗水县东四十五里之地。姑蔑,此省称`蔑’者,惠栋《左传补注》谓:`隐公名姑息,当时史官为之讳也。’《春秋经传集解》后序引《竹书纪年》云:`鲁隐公及邾庄公盟于姑蔑’,姑蔑之“蔑”,又称之“昧”(《公羊》、《谷梁》俱作昧,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亦称之为“昧之盟”)、姑妹,(《逸周书·王会解》)或称末、冥,应皆为同音假借。

二、文献所见姑蔑国历史

商甲骨文多有“蔑”字,案:《左·昭公二十九年》:“少白皋氏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实能金、木及水。”“修及熙为玄冥,世不失职。”如释冥即昧、蔑不误,则姑蔑之先祖在先商时代即为东方的水官、治水英雄。西周文献中尝未见姑蔑族名。金文中多有蔑字,但常见蔑历连称。蔑历为金文中的专有名称,论者分歧颇多,一般释之勉励解,与部族、地名无关。可能在周人东征中瓦解了这个部族。但其中一支族又出现于春秋初年,即隐公元年所见之“蔑之盟”的经文,姑蔑故城在今泗水县东四十五里(古鲁国卞南有姑蔑城。)其方位应确凿无疑。姑蔑在春秋初、中相处于鲁之附庸地位,是众多东夷小邦中的一支弱小者。鲁隐公即位当年“欲求好于邾”而与邾仪父在蔑结盟。邾是鲁南边的近邻,在诸小国中势力较盛,鲁寻求与邾结盟乃保存自己、扩大地盘之需要。为何在蔑地结盟?史无解释,大概是姑蔑在鲁邾冲突中坚守中立,以示蔑亲附鲁的缘故。在春秋时期一段相当时间内姑蔑事迹失载,其原因当是姑蔑势力不显所致,或许已归附于鲁,没有多少独自的行迹。鲁哀公十三年(前482年),姑蔑出现在越国土地上。《左·哀公十三年》载:“弥庸见姑蔑之旗。”《清一统志》记:“故城(指姑蔑)今衢州府龙游县治。从上述文献证明,在春秋后期,句践争霸中,北方的姑蔑人已南下,立足于浙西的谷水南滨,今浙江龙游县北,成为越王句践时的西鄙,并加入到越国军队,参与越灭吴的殊死战斗,为越灭吴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春秋鲁地姑蔑迁往越国成为越地姑蔑

姑蔑人的迁徙南下,大概是处于春秋后期吴越争霸的纷云变幻中。关于吴越争霸的过程无须在此赘述,值得提及的是在争霸战争中,加速了各族间北上南下的态势。吴王夫差为争霸中原,多次北上,深入鲁腹地,进兵泗上,征服了鲁、邾、卫等中小国,与鲁、邾相邻的姑蔑当处被征服之中。此后,吴与鲁结盟共·同抗齐,艾陵(莱芜市东)一战,大败齐军。最后于前482年吴北上与诸侯相会黄池,吴王夫差当上了霸主。显然,吴北上争霸,打乱了中原诸国(尤其是山东诸国)的格局,为姑蔑迁徙创造了空间。继之而来的是越王句践的复兴及其北上争霸。在他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备战之后,趁吴北上致使内部空虚之机大举伐吴,到前473年灭吴,前471年会盟于徐州,句践当上了霸主。前468年越一度徙都王郎琊(今山东胶南诸城一带),并控制了鲁、邾之政局。“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在这种形势下,姑蔑人归附到越军的麾下已顺乎自然。

四,姑蔑族融入越族成为百越一支

姑蔑南迁到越地后,加人了越军,其居住地成为越的辖地。天长日久,与越族交融,作为东夷族一支的姑蔑文明逐渐消失,而越族文化亦在春秋战国之际逐渐融合到华夏族文明的洪流中。驰骋疆场的姑蔑人留下的星点史迹,从历代撰修的龙游县志中所见就有姑蔑之墟、姑蔑城和姑蔑子墓等。

五,结语

姑蔑原本是生活在今山东半岛上古老的东夷族一支。商甲骨文有“蔑”字,西周文献未见姑蔑族,直到春秋隐公元年(722年)始见“盟于蔑”,对其蔑地,诸家考释皆已落实。春秋时期,姑蔑一直处于鲁之附庸地位,直到春秋末年,在吴越争霸战争中,姑蔑举族迁到越地(今浙江龙游县),与越族交融,最后一起融入华夏文明中。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68235.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地理公开课教案

地理公开课教案

我这个是初二的,希望能对你有用。2.1 地形的分布(纵横交错的山脉)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主要走向的山脉名称和分布。(2)知道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脉形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2.过程与方法(1)阅读地形图、景观图,概括我...

地理老师,我也要初一上册课件

地理老师,我也要初一上册课件

我给你一套曾考过的卷子,你自己看看。 初一地理下册期末模拟试题1.面关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面积最大 B.人口最多 C.东西距离最长,跨纬度最广 D.亚洲气候复杂多样 2.下列关于亚洲人文...

初一地理人教版

初一地理人教版

1)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侯 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 寒带气候 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大陆东岸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

恐龙时期的地球气候和现在的地球气候有什么不同?

恐龙时期的地球气候和现在的地球气候有什么不同?

恐龙主要繁盛在中生代的侏罗纪(2.05亿年至1.37亿年)和白垩纪(1.37亿年至6500万年前)。中生代是显生宙温度最高的时期,地质记录保存最为完整,地球上具有活跃的火山活动,并且当时古地理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白垩纪(距今1.45...

近代以来,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相继出现过若干个大国、强国。这些国家的更替,。

近代以来,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相继出现过若干个大国、强国。这些国家的更替,。

近代以来,世界上先后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先是封建社会最后的繁盛、靠殖民起家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然后是靠商业和贸易起家的荷兰,接下来是“日不落帝国”英国、法国、美国、侵略成性的俄国,最后是德国和日本。要了解详情,去看《大国崛起》吧,那上面说的...

自然现象中水的物态变化;

自然现象中水的物态变化;

云: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成的物体 虽然有部分水蒸汽,但主要是水 只是形态较小 所以没变化 雨: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 所以没变化 雾:气温下降时,在接近地面的空气中,水蒸汽凝结成的悬浮的微小水滴 没变化 露: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