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课件 > 正文内容

岩石圈是不是地壳和地幔的顶部

zhao_admin12个月前 (06-10)地理课件40

岩石圈 名词解释

岩石圈
人类活动、植物生长、动物栖息都离不开地球的固体表层。人们将地球最外面的坚硬部分称为岩石圈。岩石圈包括了整个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厚度在100千米左右。
岩石圈是固体地球最外部的圈层,因而它的温度最低,且有较大的强度和脆性;整个岩石圈进一步破裂为一些岩石圈板块,彼此作各种形式的相对运动而导致各种大规模构造现象。
岩石圈上部直接与大气圈、水圈联合在一起。在太阳辐射和地球重力驱动下,大气圈和水圈物质运动,构成了地表动力系统。通过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等作用,形成了地表丰富多彩的地形与地貌。 风化作用的产物与生物圈系统相互作用,在基岩上面形成一层极其微薄的土壤层,并成为大部分陆地生物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在这里,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相互作用,构成了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基础。
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由一种或多种造岩矿物或天然玻璃质、胶体物质、生物遗骸组合而成的,并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的集合体。如大理石主要由方解石组成,黑曜岩主要由天然玻璃质组成,硅藻土主要由生物遗骸组成。根据岩石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等三大类,其中以岩浆岩在地壳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在16千米范围内约占95%。广义的岩石还包括一些松散的沉积物,如黄土、砂砾岩等。在各种岩石中常富集与之有成因联系的一定矿产,有些岩石本身即为有用的矿产资源。各种岩石是在一定时空条件和地质条件下形成的,是研究地壳发展历史的重要依据。
岩石圈是上地幔软流圈以上的坚硬岩石部分。包括属于地壳的硅铝层(花岗岩层)、玄武岩层(硅镁层)和属于上地幔最上部的超基性岩层(橄榄岩层)。它是一个力学性质基本一致的刚性整体,厚约50~150公里。现在所知的各种构造活动主要发生在岩石圈范围内,板块构造理论的构造单位--板块,即是由岩石圈划分而成的不同块体。坚硬岩石圈覆盖与软弱的软流层之上,地壳的均衡调整藉此进行。

地球岩石圈板块现象形成过程

地球初期的表面是岩浆,表面的上空是岩浆产生的气体。由于大爆炸的动力,使地球在太阳的行星轨道上,不断向远离太阳的高度方向变轨,致使地球逐渐冷却,形成一个岩石的地壳。由于地球继续冷却,地面上空的岩浆气体,便像现在产生降水那样,使岩浆气体形成沙漠和类似黄土高原的土层。由于赤道和南北极的温差悬殊,致使岩石的地壳,反复热胀冷缩,不得不使地壳应力化整为零,即热胀冷缩积累或产生的巨大应力差,使一个完整的地壳一裂就是七大块。

岩石圈的范围是什么?

岩石圈
  岩石圈(lithosphere)
  地球最外层平均厚度约100千米的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岩石圈下面是软流圈。岩石圈可分为6大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大洋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还有一些较小板块镶嵌其间。板块边界有4种类型:海岭洋脊板块发散带、岛孤海沟板块消减带、转换断层带和大陆碰撞带。(见地球内部构造)。
  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它们存在的基础是岩石圈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的变质转化。
  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裸露地表的岩浆岩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组件崩解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岩浆在一定的条件下再次侵入或喷出地表,形成新的岩浆岩,并与其他岩石一起再次接受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如此,周而复始,使岩石圈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转化之中。
  我们今天看到的山系和盆地,以及流水、冰川、风成地貌等,是岩石圈物质循环在地表留下的痕迹。
  另外对于地球岩石圈,除表面形态外,是无法直接观测到的。它主要由地球的地壳和地幔圈中上地幔的顶部组成,从固体地球表面向下穿过地震波在近33公里处所显示的第一个不连续面(莫霍面),一直延伸到软流圈为止。岩石圈厚度不均一,平均厚度约为100公里。由于岩石圈及其表面形态与现代地球物理学、地球动力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岩石圈是现代地球科学中研究得最多、最详细、最彻底的固体地球部分。由于洋底占据了地球表面总面积的2/3之多,而大洋盆地约占海底总面积的45%,其平均水深为4000~5000米,大量发育的海底火山就是分布在大洋盆地中,其周围延伸着广阔的海底丘陵。因此,整个固体地球的主要表面形态可认为是由大洋盆地与大陆台地组成,对它们的研究,构成了与岩石圈构造和地球动力学有直接联系的全球构造学理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68591.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