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课件 > 正文内容

如果有能力的话,你愿意花1000万给电影请科学顾问吗?

zhao_admin12个月前 (06-17)科学课件47

谢谢邀请,要回答这个问题,先看一看拍的是什么电影,如果拍科教片,教育是第一位的,要求严谨准确,科学性就是第一位的,科学顾问也是第一位的,如果我的团队中没有足够的掌握拍此电影需要的科学知识的人,就必须请科学顾问,即使科学顾问的聘请费用需要一千万元或更多。否则,宁可不拍。如果不请科学顾问,勉强拍了,万一出现科学性的问题,拷贝卖出去的可能性就很小,影片既失去社会意义,也会失去经济效益。

如果是娱乐性的,如周星驰拍的《功夫》那种喜剧动作娱乐片,天马行空,不着边际,让人看着纯娱乐的,科学就是次位的。如果请个科学顾问必须花一千万元,就没有必要增加一千万元的制作成本给电影请科学顾问,因为娱乐片的经济效益是第一位的。花适当的费用请教一下有与拍的电影相关的科学知识的人,不违背科学就可以了。即使有的地方违背科学,人们也是一笑置之,对一个娱乐片较真科学性的人毕竟不是很多,不影响上座率就可以了。

如果是介于二者之间的电影,兼顾娱乐和科学性,既要考虑电影的社会责任,也要考虑上座率,即经济效益。就要看制作预算成本。如果投资方的预算成本远远大于一千万元,预算资金充裕,甚至以亿元为单位,则科学顾问是一定要请的,即使需要上千万元;如果资金不太充裕,就不必要花一千万元去请科学顾问了,去请教有科学知识的人,不出科学方面的错误就可以了。

如果拍片预算费用很高,远远大于一千万元,不论拍什么影片,我都会请科学顾问,将科学顾问的聘请费用计入成本中。毕竟拍出电影是让人看的,具有教育引导意义是电影的社会责任,如果错误漏洞百出,不但失去教育意义,电影的上座率即经济效益也是问题。

所以,投资拍电影时,是否愿意花1000万给电影请科学顾问,对于非科教性的电影,需要掌握好投资费用制作成本即投入与上座率即产出的平衡。根据投入与产出的预算来决定。

我做为一名摄影师,如果让我拍摄一部科教片,我愿意花1000万请科学顾问。

大家都知道,科教片的主要内容就是普及科学知识,而这些知识通过电影画面呈现给观众,来不得半点虚假。科学顾问可以全程指导帮助,让我的拍摄真实科学而且具有普及性。所以,我愿意花1000万请科学顾问。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除了莫言),基础学科研究水平真的是那么差吗?

最近是诺奖颁发的时期,尤其我们的近邻日本平均每一年一个诺奖,已经十八年了。而我们除了莫言的文学奖外就是屠哟哟的生理医学奖。相比两国的科研人员体量和科研经费投入,若以诺贝奖作为产出指标的话,那我们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日本在2001年出台的《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明确提出要在21世纪头50年里培养30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按现在的势头,日本提前完成这个50年计划是极有可能的。而我们也有各种雄心壮志的科技计划,这些计划的确为我国的科技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国防军工领域除外,我们其他领域有诺奖级的成果的确不多,这是为什么呢?

一、历史原因的人才断档,是我国包括科技领域在内的各领域均引人才断档而产生巨大的后遗症

二、科研体制,我国科研人员巨多,但实际上很多科研机构或院校的科研实力与科研生态是差的触目惊心的。这些机构和人员的存在大大的浪费了宝贵的科研资源。应该裁撤这些科研机构以及转变一些人员的职能。让做科研的人尽情的做科研,让教学的全身心教学。

三、评价体制,基础科研注定是漫长而没有确定性的。那么就要让做基础科研的人员充分发散思维自由探索,不要搞什么考核,真正做科研的人,成就感才是最大的鞭策力和动力。当然,若这样,不排除一些人会因没有考核压力来耗日子浪费科研支持资源。那么就去研究一些其他国家支持基础科研的方式与方法。

四、时间。虽然我们目前落后,但随着更多真正做科研的英才的积累和海龟人的归国,良币在政府与社会“觉醒”中护航慢慢的在驱逐劣币。相信未来10-20年我国也会有一个重大成果爆发期。当然,若我们的科技相关体制若能更早的适应现代科学的发展,那么我们重大成果会更早更多的出现。

如果拿范冰冰8.83946亿的偷逃税罚款去设个中国版的“诺贝尔奖”,每年奖励10位顶尖级中国本土科学家,每人奖励和瑞典诺贝尔奖金同等的600万,可以连奖15年(不含银行利息)。[奸笑]可惜,600万如今在北上广深还不够买不足100㎡的小房子。中国鲜有诺贝尔奖,可是遍地是为水泥盒子贴脸的诺贝尔瓷砖。[捂脸]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69484.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