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课件 > 正文内容

元戏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正韵还是平水韵?

zhao_admin11个月前 (06-18)语文课件62

枯滕老树昏鸦,平平仄仄平平

小桥流水人家,仄平平仄平平

古道西风瘦马。仄仄平平仄仄

夕阳西下,平平平仄,

断肠人在天涯。仄平平仄平平

马致远的这首下令,五句单调二十八字,三平韵两叶韵,是依当时的正韵而成。

《平水韵》是宋末平水人刘渊依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6个韵部,有些韵部包含一些不同韵母的字。

《词林正韵》为清嘉庆年间江苏吴县人戈载所撰。戈世其家学,尤擅倚声之业。所撰《词林正韵》为世所重,为清中叶以后词家奉为圭臬。《词林正韵》编写时已将其中一部分韵部一分为二。

枯藤老树昏鸦。平平仄仄平平(韵)。

小桥流水人家。仄平平仄平平(韵)。

古道凄风瘦马。仄仄平平仄仄(叶仄韵)。

夕阳西下。仄平平仄(叶仄韵)。

断肠人在天涯。仄平平仄平平(韵)。

首先这首元曲同宋词一样,都是依的词林正韵,押第十部韵。特殊点是,此词第三、四句俱叶(xié)仄韵。这是只有在词曲中才有的同一部韵平仄交换现象。如《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韵)。

稻花香里说丰年(韵),听取蛙声一片(叶仄韵)。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韵)。

旧时茅店社林边(韵),路转溪头忽见(叶仄韵)。

每片第二、三句平声韵,第四句就平声切去押仄韵。

另外《醉翁操》、《渡江云》、《曲玉管》、《偏哨》、《戚氏》等俱同。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几句看起来是名词罗列,为什么给人感觉意境悠远?

野狐试答

题主好,感谢你很有质量的提问,我的回答也力争有质量。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广为后世传颂,这首小令是匠心独运、大巧若拙,无雕琢之痕迹,有自然之天成。马致远写自己的人生体会,也写出了天下读书人的世相和心酸,很容易引起后世读书人的共鸣。

在年轻时,天下的读书人大都很有抱负,青年时代的马致远就对“龙楼凤阁”抱有极大的幻想,但才不偶命,仕途多舛,空留散曲悲世情。这种情形历史上的文人大都有过深切的体验,古代有“秋士”一词,又有无以计数的悲秋诗文,无不在诉说着士子的落魄与心酸。《天净沙 秋思》在内容上为天下文人做了申言,在艺术表现上更有着自己独到的地方。

题主所说的名词就是小令中的意象,古典诗歌常用意象说话,简单说,意象就是诗歌中用来表达诗人感情的客观物象,一组有共同趋向性的意象构成一个有一定情境的画面,这可以算作是意境。意象、意境在古典诗歌中非常重要,抽象复杂的感情常借助意象、意境传达。

“枯藤,老树,昏鸦。”三个意象营造了一个萧瑟、苍凉的秋境,如同电影中的一个镜头;镜头很快又切换成了一副温暖、恬适的江南图景,这个图景是由“小桥、流水、人家。”三个意象所营造而成的;镜头停留片刻,又切换到了萧瑟、苍凉的秋境,只是意象换成了“古道、西风、瘦马。”显然第一个镜头和第三个镜头是眼前的实景,是实写,第二个镜头是虚写,是诗人的想象。看起来是九个静态意象简单地排列,诗人艺术的运用了虚实交替手法是意象静中有动,增添了小令的韵味,在画面的对比中更好地表达了诗人羁旅天涯的愁怀。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面九个意象蓄势,最后一句张本。一位落魄的游子浪迹塞外,深秋的黄昏,猎猎的西风中,一匹瘦马行走在苍茫的古道中,干枯的藤蔓缠绕着道旁的老树,树梢上栖息着几只神情麻木的乌鸦。人穷则反本,此时此刻,诗人想起了自己的家乡,那温暖、恬适的江南。如血的残阳把这个游子拽出了梦境,让这个天涯的游子只有断肠的思念,怎么也回不到梦中的家乡。

其实,马致远的家乡是在河北东光县,他只是在浙江作过几年小官。他是代天下失意的士子立言,江南多士子,即便把江南说成故乡也无大错,这只是诗人心中的一个情结。读诗不可死于句下,不可认死理,因为诗歌是空灵的,这首小令在形式上是那样的明静、通透、空灵,在内容上又是那样的沉重、凄凉、伤感,难怪千百年来为人们所广泛传唱。

(图片来源于网上)

确是的,作者水平很高,唯有高深的人生思想和智慧的心灵感悟以及真切的生活体验,才能发明创造出如此意境,如此创意,如此精妙的语言金句。

由此,这里我不得不惊叹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和文化的博大精深,一连串的名词组合在一起,就能呈现出如此美妙的美文金句,如此幽深的意境和生活场景 ,哀怨而美丽。

这些名词组合组合出几情几景,然后此情此景下,来一句下承: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真是太绝了,水到渠成, 画龙点睛,末尾点出全词主旨及其升华,作者水平确实高啊!

短短四句,寥寥数语,就便完整地展现了一副夕阳西下,落寞旅人在陌生的他乡惆怅失落而倍感孤独无助的画面。生动传神,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和极真切的感同身受。

这首杰出的经典文学作品,是值得我们文学爱好者好好学习和借鉴模仿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69534.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