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课件 > 正文内容

明代的商品经济发展如何?

zhao_admin11个月前 (06-26)历史课件38

明初期奉行“重本抑末”政策,甚至规定禁止商贾之家穿绸纱。明穆宗隆庆三年(1569年),大学士高拱上疏《议处商人钱法以苏京邑民困疏》,反映商人的愁苦和商业的窘困,并奏请隆庆帝采取措施,革除宿弊。之后张居正提出农商荣枯相因,进一步肯定商人的作用。明代中后期商人地位有所提高,部分士大夫认为经商有成,在价值上也等同于读书有得,“亦贾亦儒”“弃儒就贾”的现象也开始出现。此外,商业用的书也开始出现。商人为实用目的而编写此类书籍,内容介绍贸易路径沿途的交通、习俗及商品行情等。此类书籍现存最早者为《一统路程图记》。此外,由于商业的发达,各地纷纷开始大量生产具有当地特色的商品,运销他处,使得区域分工日益明显。

明朝初期,明太祖洪武年间尝试使用“大明宝钞”的纸币,这种货币同样经历了迅速的通货膨胀,它在1450年暂停发行,但是直到1573年仍在流通。直到明朝晚期李自成威胁北京时,这种纸币才在1643年和1644年重新印刷。在明朝大部分时期,中国有一个包括所有重要交易的纯私人货币体系。而整个货币体系转向为以银本位为主。从海外流入的白银, 开始在南部省广东作为货币使用,并在1423年传到长江下游地区成为纳税的法定货币。各省税收自1465年起以白银的形式上交首都,灶户从1475年起开始使用白银支付,徭役豁免费从1485年起使用白银支付。中国对白银的需求部分通过西班牙人从美洲的进口得到满足,特别是秘鲁的波托西和墨西哥,在西班牙人1571年建立马尼拉之后。但这时的白银还没有被铸造。它们以重量为一个标准两(约36克)的银锭(被称为元宝)流通,尽管其纯度和重量在地区与地区间略有不同。

明朝发行的纸币—大明宝钞。16世纪中叶之后日本和拉丁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也进一步促进中晚明经济的发展,当时明朝占有世界白银需求量三成左右。明代经济的另一个特色是城镇经济的繁荣,运河沿线由于往来商船不断,周边城市如济宁、淮安、扬州等都非常发达。东南地区由于商品经济繁荣,成为全国的经济集散地。由于商品经济的繁荣,明代形成按籍贯区分的商人集团,称为“商帮”,如徽州商帮、晋陕商帮、广东商帮、福建商帮、苏州洞庭商帮、江西商帮等。这些商帮以“会馆”为联系场所,互相支持,越做越大。

明嘉靖、万历间,各地出卖丝绸、酒肉、蔬果、烟草、农作物、瓷器等商品不计其数,大量外销赚取外汇所得;外国的不少东西在中国城市都有卖,如欧洲的西洋钟、美洲的烟草,当时商业大都会以江南的商业城市最多,有南京、仪征、扬州、瓜洲、苏州、松江、杭州与嘉兴等,华中其他商业城市尚有汉口、南昌、淮安、芜湖与景德镇等,西南内陆有成都,华北有北京、济宁与临清等,而华南则有福州与广州等。

晚明至清朝这一时期,明朝生产总量所占的世界比例在中国三千年历史上也是最高的。据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研究,1600年明朝生产总量为96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9.2%,晚明中国人均GDP在600美元。事实上据他研究,1500年中国生产总量(618亿美元)已首次超过印度(605亿美元)。这里仅表明购买力平价,与所谓财政收入是不同的概念,大多数中国学者如刘逖认为麦迪森已经高估了中国历史上的生产总量和人均生产总量。据刘逖指出国际公认的生存水平线是400美元,因此刘逖对麦迪森明朝数据做了调整,认为若以1990年的美元价值换算,1600年中国人均GDP在388美元、1610年在386美元、1620年在391美元、1630年在344美元、1640年在367美元,而非麦迪森说的一直维持在600美元。

而隆庆年间的开关,进一步促进了当时中国经济的增长。

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产品的商品化,商品货币经济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商品数量的增多和流通范围的扩大。 棉花。生丝、蔗糖、烟草、绸缎、棉布、纸张、染料、油料、木材、铜器、铁器、瓷器以及其它各种手工艺品都成为重要的商品。商品不只比以前数量增多,而且流通范围也较前扩大。江南松江的“绫布二物,衣被夭下,家纺户织,远近流通”。景德镇的瓷器更是行销全国,甚至远销国外。上海的棉布,销行陕西、山西、河北及湖广、江西、两广等地。 嘉定的棉布近销浙江、安微,远销山东、山西、河北及辽东。福建的白精和蓝艘,广东的锡器和铁锅都是畅销四方的产品,不仅行销国内,还有一部分行销日本、南洋等地。这些商品大部分是农村副业的产品,也有一些出自手工业作坊。一般说,江南地区商品经济较为发达,但北方地区在万历(1573-1619年)以后也和以前不同,如万历以前,北方各省植棉而不产布,其所产棉花南运,但到万历时,北方各省大都生产棉布,而且行销省内外。甘肃生产的“帽袜遍天下。”

二、工商业城镇的兴起和商业资本的活跃。 明朝文物 商品经济的发展还表现在工商业城镇的兴起。明朝中叶,由于全国各个地区工商业发展的不平衡,当时较大的工商业城市三十三处,江、浙即占三分之一。不只原有城市更加繁荣,而且兴起了许多新的市镇,这主要集中在苏、松、杭、嘉、湖等五府之中,如苏州的盛泽镇、展泽镇,嘉兴的旗皖镇、朱家角镇和杭州的唐栖镇等等。这些镇市大都是在明朝中叶发展起来的,各镇的人口都在显著的增加。如盛泽镇在明初还只是一个有五六十人家的小村,随着织绸业的发展,到了明末,已成为拥有五万人口的大镇。湖州的双林镇,在明初也只是几百人家的小村,随着缭丝的发展,在明末也成为拥有一万六千多人家的大镇。这些镇市的人口不仅是土著的居民,更多钓是外来商贾、小手工艺者和流民,有些流民已成为被人雇用的手工业工人。 明朝白银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资本也更加活跃起来。在全国出现了更多的商人,其中最多的是徽商,其次是西商、江右商,再其次是闽商、粤商、吴越商、关陕商,他们在各地设立了会馆,组织了各种商帮,其中有拥资数万、数十万至百万的大商人。他们从事的贸易活动主要是贩粟、贩盐,其次是经营典当,再次才是扳丝、贩绸、贩布以及转贩其它各种商品。也有一小部分商人投资于手工业。 明朝钱币

三、白银的广泛使用和代役银的出现。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白银的使用更为广泛,流通量更大。早在1436年(正统元年),工商业较发达的江南地区,田赋改征银两,称金花银。到成化时(1465-1487年),田赋征银推行到黄河流域。嘉靖时(1522-1566年),政府收支已大部用银,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在工商业较发达的地区,“虽穷乡也有银秤”。更值得重视的是代役银的普遍出现,万历初年,一条鞭法推行全国,把原来的摇役改为以银代役,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宪宗成化时,明朝已经采取了工匠缴纳代役银就可以不再轮班赴役的办法。 明朝白银 到1529年(嘉靖八年),明政府正式下令废除工匠轮班制,一律改纳“班匠银”,由政府用银雇人充役。匠籍虽没有废除,但从此手工工匠和封建国家的隶属关系也相对减轻。以银代役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分不开,同时又是农民和手工业工人长期斗争的结果,以银代役的出现又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这是我的看法与见解,谢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70686.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0年农村土地大改革,农民要如何面对,要如何选择?

2020年农村土地大改革,农民要如何面对,要如何选择?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刚开始忙活着过大年,就来了席卷全世界的疫情,疫情刚稳定,粮食又开始传言要涨价,更有一点值得大家关注,并且跟我们息息相关的是,在去年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从今年开始要施行了,农村土地大变革,农...

对商鞅变法的认识

对商鞅变法的认识

【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 秦在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关东各大国。反映并加速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的赋税改革,也迟于关东各国很多。如鲁国 “初税亩”是在公元前594年,秦国的“初租禾”是在公元前408年,落后186年。可是这时,秦...

七年级下册历史 九课 知识点 (要不多不少)

七年级下册历史 九课 知识点 (要不多不少)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一、知识梳理 重点: 契丹的兴起: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阿保机就是辽太祖。契丹建国后,势力不断向南发展,辽太宗时,占领了幽云十六州。从此,与中原政...

他是抗日名将,战绩丝毫不逊薛岳,下场凄惨,为何鲜有人知?

他是抗日名将,战绩丝毫不逊薛岳,下场凄惨,为何鲜有人知?

一、他是抗日名将,战绩丝毫不逊薛岳,下场凄惨,为何鲜有人知? 黄埔军校,在中国的上个世纪培养出了不少有名的人物,他们凭借着自己出色的军事战斗能力,在战场上立下了卓越战功。有这样的一位战斗名将,他的战绩和薛岳不相上下,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人...

八年级下册历史书目录?

八年级下册历史书目录?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书目录: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2课 最可爱的人   第3课 土地改革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第5课 三大改造   第...

小学语文老师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老师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老师工作总结大全5篇 辛苦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的工作能力、经验都有所成长,该好好写一份工作总结记录一下了。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老师工作总结,希望你喜欢。 小学语文老师工作总结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