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课件 > 正文内容

“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出自哪首诗?

zhao_admin10个月前 (07-22)语文课件49

李白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的剡指的就是嵊州。嵊州的秀美山水,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贤士名流人剡揽胜。李白、杜甫、陆游等诗人多次来嵊州游历,留下了不少咏剡的佳作绝句。“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等著名诗句,就是对嵊州秀美山水的由衷赞叹。
杜甫有诗曰:“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可谓是古人对剡溪的钟情写照。

王维是盛唐时期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苏轼称赞其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试以《山居秋暝》为例,赏析

主要是颔联和颈联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留。”“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描写了山间秋天傍晚雨后的景象,十分形象化,清幽而又有生气,就像一个个巧妙的电影镜头,读者可以在脑中再现诗中的画面,表现出诗人安适闲逸的情怀。具体生动地描绘了山居秋瞑的景物:雨后的素月,清朗明亮;山间的松林,稀疏高洁;石上的清泉,凉爽清畅。颔联,一静一动,意境悠远,给人一种与世隔绝,室外仙缘的优美景象。颈联,则体现了山中生活的情趣,通过间接的信息:喧哗的声音、莲动的景象来体现浣女渔民的生活,十分形象生动。“照”“流”二字赋于静景以动态,构成宁静清幽、明朗流畅的境界。竹林传来笑语,浣女披月而归,莲叶竦竦而动,渔舟破叶飘下,由景及人,构成活泼轻快、生机盎然的境界。此二联以动衬静,以声衬幽,声光色态,相宜相衬。全诗清新幽美的秋日山景和悠闲静穆的隐居意兴和谐契合,意境浑成优美。用语言描绘出一幅仿佛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图画,而且是一幅有声的图画。动与静、情与景的对立统—,使画面、音响、动作乃至花草的芳香,巧妙地在诗中融合起来。这就是苏轼所谓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关于山水风光的古诗及简要介绍 作者朝代

岩峭岭稠叠,洲萦渚连绵。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 晋朝 谢灵运《过始宁墅》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嶔。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晋朝 谢灵运《登池上楼》

南北朝山水诗中最著名的诗人有哪些?

最著名的诗人有谢灵运(385~433)及谢月兆(464~499),世称“大小谢”。大谢善于移步换形,经营画境,偶尔也能写出“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这样得之自然的神来之笔。谢月兆的山水诗“清机自引,天怀独流,壮景为幽,吐情能尽”(《采菽堂诗选》),较大谢又进一步。如其名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晚登三山》);“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之宣城》),不管是在捕捉山水情趣方面,还是在情景相生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72701.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