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课件 > 正文内容

李白的诗算无病呻吟吗?

zhao_admin10个月前 (07-29)语文课件36

所谓无病呻吟就是文章,诗词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低俗消极,怨天尤人。网上有许多网友认为,李白一生就是游山玩水,由此,得出李白的诗是无病呻吟,事实绝非如此。

李白作为浪漫主义诗人,享誉古今中外,唐以来就备受各阶层人们推崇。他与杜甫并称李杜,一个被尊称诗仙,一个被尊称诗圣。李白绝非浪得虚名,他的诗更不是无病呻吟!

否则:

1,不会有《金龟换酒》,《千金买壁》,《赐金放还》的典故;

2,他不会被唐朝两任宰相的孙女相中,成为乘龙快婿。

3,天宝元年(742年),他不会被唐玄宗下诏进宫,做了翰林侍诏。

4,不会有那么多的达官贵人,名人学者与他是好友。如,杜甫,孟浩然,贺知章,岑勋,元丹丘,唐玄宗的御妹玉真公主,魏颢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当李白第一次呈上自己的诗作,拜谒贺知章时,贺知章当即被李白的诗作,仪表神态折服,惊呼:真乃谪仙人!李白作为诗仙的冠名权应该是贺知章,而不是杜甫的: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的铁粉众多,如魏颢为了见到李白从王屋山出发,一路追到浙江天台山,可惜每次都是他刚到,就被告知李白已经走了。魏颢跋涉三千里,历经半年,才终于在广陵,也就是今天的江苏扬州与李白相见。魏颢考中进士后,编了《李翰林文集》并作(序)。

5,不会有那么多的历代文人墨客称颂他的诗篇和文采。如,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杜甫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在《调张籍》诗中说: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

7,唐文宗时,把李白歌诗”,裴旻剑舞”,与“张旭草书”并称为“唐代三绝”,向全国诏书御封。世人称他们三人分别为:诗仙”,“剑圣”,“草圣”。

8,现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李白、杜甫等人载入“世界文化名人”史册,在世界文化长廊光彩夺目。

余光中先生《寻李白》诗中说: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由以上八个方面看李白绝非浪得虚名,他的诗也绝不是无病呻吟。在结束本篇时,让我们共同欣赏李白几首体恤民间疾苦和满腔报国热血的诗篇,你或他(她)还会认为:李白诗算无病呻吟吗?!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唐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豫章行》

唐–李白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

此曲不可奏,三军鬓成斑。

谢谢邀请!李白的诗怎能说是无病呻吟呢?李白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和“诗圣”杜甫,并称“李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李白、杜甫等人载入“世界文化名人”史册,在世界文化长廊光彩夺目。李白生活在中唐,正是我国诗歌创作最兴盛的时代,李白的诗使我国的诗歌创作艺术达到了顶峰,他的成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千百年来,为后世人们传颂,学习!

无病呻吟的诗,指那些空洞无物,下流低俗,屈膝谄媚,惹人生厌的污秽诗。而李白的诗大都是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表达积极向上的美好志向,颂扬友情,蔑视权贵的美好诗篇,从古至今,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没有那些无病呻吟的诗。如: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是表达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家乡的感情。再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表达积极向上,充满自信的理想情怀。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表达了朋友之间真挚的感情。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这是表达蔑视权贵的思想感情。例子是很多的!

杜甫赞扬李白的诗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可见李白的诗的文学价值高到何等程度!可是,自古文人相轻,在当时也有贬低李白诗的,大都是出于内心的妒忌。韩愈在评价李白、杜甫的诗的时候,批评了这一类的人,说他们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说明韩愈是佩服李白的诗的。在目前,说李白的诗是无病呻吟,难道还有这样的人?那就写一首,发表出来,和李白的诗对照一下,最有说服力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73213.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