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课件 > 正文内容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硬的王朝吗?

zhao_admin10个月前 (08-04)历史课件62

算不上,汉唐就比明朝强。汉唐的民族精神比较强硬,宋明的民族精神更“自私”一些。

汉唐是谁欺负我我灭谁;宋明属于“退无可退”下反击,明朝相对更强势些:谈谈明朝的“强硬史”

明朝自建国初,朱元璋因为国力,特别是国内经济问题下,主张“内忍”思想,列了“不征之国”的名单。里面有朝鲜、日本、安南和占城(也就是今天的越南)、琉球(今天的日本冲绳)、暹罗等国家。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等看,朱元璋的政策是对的。

明朝“最强硬”、最类似汉唐、最具有“世界眼光”的皇帝是朱棣,在其执政时期是明朝最强硬、地域最广阔时期,但时间不长也具备了日后失败的基础。因为朱棣的政策在日后根本没有被延续,因此,朱棣时期的政策代表不了明朝。

可以代表明朝政策的是宣宗,宣宗登基后实行了“大内撤”时期。也就是思想和领土双重内缩,几乎把朱棣时期扩张的领土全部放弃,从而实现了“传统中原政权”适合农耕文化的最大领土目标。

日后的诸如什么:无和亲、天子守国门等都是“内撤下的坚守”。当西方列强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没有来之前,也就是嘉靖以前,我们都是防守少数民族强势政权,对于西南各地区也是越来越不在意。

即使西方列强派出的是少量、二三流的殖民武装,明朝也只是赶出大门后,任凭他们在村中大街上为非作歹。欺辱传统的“藩属国”,大明也没有过实际反应。就是本国商人在马尼拉遭到数次残杀,明朝的反应也是很让人失望的。也就是说:明朝继承了宋朝,只要我好什么都不管的历史态度。包括视为国防体系中的“宗藩关系”也是如此。

汉唐时期可不是这样,汉唐都曾经有“装孙子”的时期,但是装完孙子后就是绝地反击,汉朝用了二百多年的时间灭了匈奴的统一政权。后来,匈奴仍然在南北朝时期有过很严重的破坏,但是,这只是内迁后少部分的匈奴人,是在中原政权“自掘坟墓”下起来的。最终融化于中华民族中。

唐朝也是如此,“渭水之盟”唐太宗向突厥装孙子,但唐太宗没有一二十年就灭了东突厥,唐高宗又灭了西突厥,从而使得突厥统一政权被消灭。最终,大部分突厥迁走,少部分被融入中华民族中。

反观明朝的强硬,从来是“防守”下的强硬。例如宋真宗时期在河北、山西等地区开展“大树御敌政策”,明朝也同样学习在九边地区大规模种树,希望用茂密的森林挡住南下的部队。这就是典型代表“你不能进攻,我也不进攻,咱们两不相扰”。包括宋朝对火器的发明、明朝向西方学习佛郎机仿造等,都只是作为“防守”而非进攻的手段。

因此,强硬不是你瞎强硬,也不是口中喊着无这个无那个不,结果却是国土一步步被分食。这叫骗人的强硬。

大明王朝(1368一1644)传十四世,十六帝享国276年,从明太祖朱元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灭大元时侯起,就注入狼性,血性从来没有怂过。同少数民族之间的冲突是兄弟之间的搏弈,相逢一笑泯恩仇,没有什么好说的,同列国之间的战争可是每战必胜,令人血脉喷张。

一,援朝之战,自从唐朝白江口之战后,大将刘仁轨取得决定性胜利,日本想要重建东亚秩序的迷梦被打醒,开始隐忍了上千年。明朝万历年间,日本权臣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他拥有战国时代铸造的雄兵勇将,野心勃勃,幻想象当年蒙古人一样,定都北京,统治亚洲。

日本军队刚一登上朝鲜半岛,便遭到明朝援军的痛击。鸣梁海战,邓子龙,李舜臣指挥中朝联军几乎全歼了日本海军。丰臣秀吉在忧愤中病死,日本狼狈撤军,二百多年不敢西顾。二

二,屯门之战(明葡),大航海时代以后,西方殖民者到全世界抢夺财富。1521年,萄葡牙殖民者妄想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明萄之间爆发了海战。明朝出动海军万余人,葡萄牙海军七八百人。战争结果是大明海军完胜,不过明军也初步见识了西洋火器的利害,开始加快研制新式火器的步伐。

三,西草湾之战,经过门屯之战后,蔔萄牙人没有被打疼,不长记性,再次挑战天朝大国的龙威。屯门之战后,明庭下令不要和萄人接触,西草湾之战后,明朝再次取胜。明庭自信心满满,下令大明海军,凡挂萄国旗的船只,发现即摧毁。迫使萄人坐下来谈判,每年向大明交纳百分之十的税收。

四:料罗湾海战,荷兰乃西欧弹丸小国,但在十七世纪,造船业居欧洲首位,组建了强大的海军。荷兰造船技术一流,船又快又稳,荷兰人号称海上马车夫,军舰装备新式加农炮,荷兰海军横冲直撞,狂妄无比,来到大明地界,双方爆发了海战。

在自己家门口,大明海军怕过谁。大明出动战舰一百五十多艘,荷兰海军几十艘,这是古代中国海军同西方海军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海战。战争结果仍是大明海军获胜,荷兰人心疼的拿出2800两银子,才允许开路。

大明帝国的实力隆治汉唐,声震欧洲,耐何倒在天灾,瘟疫和内乱之下,满清异声突起,定鼎中原,却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得丧师失地,呜呼!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73625.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