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课件 > 正文内容

如果《流浪地球》中海平面上升300米成真,地球会怎样?

zhao_admin10个月前 (08-08)地理课件33

自从人类开启工业化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已经造成了全球变暖,从而导致冰川逐渐融化,海平面逐渐上升。根据科学家的估计,目前的海平面已经比一百年前上升了十几厘米。而如果海平面上升超过1米,这会给全球的岛国以及沿海城市带来严重的破坏。

如果像《流浪地球》中那样,全球海平面上升300米,这对于人类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根据原著中的描述,全球的行星发动机加速造成了滔天巨浪,导致北半球三分之二的大城市被海水吞没。而且行星发动机工作产生的热量还会进一步加速冰川的消融,从而使全球大洪水变得更加严重。

根据软件的模拟结果,当全球海平面上升300米之后,我国东部沿海的大部分地区都会被海水淹没,沿海城市基本上都成汪洋一片,只有东南沿海的丘陵地带能够幸免。

由于欧洲大陆地势地平,当全球海平面上升300米之后,欧洲的大部分区域都在海平面之下,欧洲是受到海平面上升影响最严重的地区。

北美洲的东部区域海拔较低,所以也会被海水淹没。南美洲的六成区域海拔都不超过300米,所以南美洲很大一部分都会被海水浸没。

相对而言,海平面上升对非洲大陆的影响最小。非洲有着十分辽阔的高原地带,只有沿海一些地势较低的区域才会淹没于海水之中。

首先沿海地区会遭殃,东南亚地区的大陆面积会缩水,东北平原也会被淹没,澳大利亚地区也会变成一个巨大的海洋。

如果印度洋板块与亚欧大陆板块猛烈相撞,珠穆朗玛峰会朝南北哪一侧倾倒?

日常生活中的碰撞破坏,是两者相撞弱者坏,就像日前的安全帽事件。但是对于地球上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大陆板块来说,即使是激励的猛撞,珠穆朗玛峰也很难发生倾倒,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下。

1、碰撞的力学原理虽然,严格的计算仿真碰撞中的力学行为,十分困难。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大概的知道碰撞的力学过程。总体来讲,高速的碰撞,材料的应变率效应就会非常明显,材料来不及响应,宏观上就表现为偏“硬”易断。

在模拟断裂的时候,有一种方法较为简单直观,称之为Cohesive方法。它把裂纹扩展区域认为是两个东西的粘接。当粘接的好好的,两者位移为零时,粘接力为零。但是两者位移变大,粘接力先增大后减小。如下图。

2、珠穆朗玛峰的地形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大陆板块的交界处,这两个板块的挤压造就了喜马拉雅山脉,如下图。

从喜马拉雅山脉的地形图上(下图),可以看到,山脉南方低,北方高。板块挤压刚开始肯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经过了成千上万年的累计,才形成现状的样子。印度洋板块位于亚欧大陆板块的下方,两者的持续挤压,把亚欧大陆持续太高。

由此可见,珠穆朗玛峰时属于亚欧大陆板块的,两者的挤压碰撞在挤压区域造成较大的应力,如果碰撞是激烈的,那么在这个挤压处容易出现裂缝,从而亚欧大陆被撞断。此时,珠穆朗玛峰由于自重向印度洋板块倾倒。这就像用集中力砸一个鸡蛋壳,会在力点发生破坏一样。这里的前提是亚欧大陆已经被抬起了较大的位移,碰撞点位离珠峰较远,如上图。

但是实际上,虽然亚欧大陆被太高了,撞击点起始还是基本位于珠峰的下方,我们把这个撞击力分为水平和向上。水平力对于亚欧大陆是挤压,向上的力对于亚欧大陆产生力矩,在亚欧大陆的某处,有受拉区域。岩层耐压不耐拉,因此,很有可能在亚欧大陆中间某处,板块下表面出现断裂层。对于印度洋板块也类似。如下图。

撞击点位置主要是受压,而远处则有受拉的情况,因此激烈撞击下,远处受拉先达到拉伸极限发生断裂破坏。撞击点附近则可能仅仅是擦了一点点皮。所以,此时珠峰并不会发生倾倒。

3、总结印度洋板块与亚欧大陆板块发生激烈碰撞(高速),虽然南方低北方高,但是珠峰并不会向南发生倾倒。原因在于发生激烈碰撞断裂点可能不是位于碰撞点附近,而是较远处的受拉区域。

这种剧烈碰撞,按照以往的交通事故鉴定,首先是看净质量,再看主动性,珠峰往哪边偏与动能方向刚好相反就是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73914.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