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课件 > 正文内容

有人说海平面将上升,有人说地球将进入下一个冰河期,该怎么理解?

zhao_admin9个月前 (08-10)地理课件30

这是一个水平很高的问题,涉及到将来地球的气候是进入冰河时代(冰期)还是温暖时代(保持目前间冰期)。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科学家从地球的气候演化规律入手,先了解地球过去气候的变化模式,然后再预测将来可能的状态。

比如上一个间冰期开始于13万年前,持续了一万年左右,在12万年左右进入了冰期。这种情况在更老的时期发生过很多次,非常有规律。这主要是因为地球气候收到标准的天文轨道参数的影响。在10万周期上,地球围绕太阳的运转轨道在变化,地球离太阳有时更近,有时更远。这个10万年周期就造成了冰期-间冰期也具有10万年的周期旋回。

我们的全新世发生于1万年前,完全符合天文轨道理论。按照之前的模式,全新世已经有1万多年了,按道理早就应该进入冷期。实际上,几个世纪前,地球已经出现过小冰期的征兆。可是,人类很快进入工业化,气候好像就不再完全受控于自然调控。本应该下降的气温,在进入本世纪以来,居然逐渐上升,造成两级和高山上的冰川融化,好像直接要进入下一个温暖的时代。

科学家为此非常困惑,大部分科学家目前相信是我们人类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干扰了自然界的温度调控系统。

总之,目前的态势就是,按照已有的自然规律,地球应该进入了冰期。可是,目前直线上升的温度,说明,自然调控有些失控,人类的影响是最大的可能因素。

然而,地球历史上不是没出现过非常炎热的天气,在5个百万年前,地球的温度比现在还高。在更遥远的白垩纪,温度和空气中的CO2含量更高。可是,这些在百万年尺度上,还是抵挡不住自然的力量。

所以将来的气温一定会逐渐下降。对于地球的时间尺度而言,目前的温度升高只是个小插曲。

可是,对于人类的时间尺度而言,这是一个值得关注和警醒的问题。

现代专家,信口哈哈,同样地球,气象分杈。夏天说气温升高,海平面上涨。冬天叫天气冷冰河期来啦。其实大自然的自动调整能力正在戏弄那些自以为是的一群傻瓜。

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多少高度?

本报讯 根据哈兹拉的研究,在过去10年间,孟加拉湾的海平面上升速度十分惊人——在2000年之前,该海域海水每年的上涨速度约为3毫米,但到了近10年,这一数字剧增到了5毫米.哈兹拉指出,早在1996年,新摩尔岛附近的罗哈恰拉岛就已经被淹没,岛上居民被迫迁居大陆.而邻近另一个小岛葛拉马拉岛,如今也已被淹没了一半.“在该海域,还有至少10个岛屿正处于‘生死关头’.”哈兹拉说,由于海平面迅速上升,淹没岛屿,可能迫使孟加拉湾其他众多岛屿上的居民被迫迁居大陆.孟加拉国是一个有着1.5亿人口地势低洼的三角洲国家,也是世界上受气候变暖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据一项预测,如果到2050年,地球海平面上升1米的话,那么将有18%的孟加拉国土被海水淹没,大约2000万人将失去家园.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一年能“吞掉”3亿吨海水,为何海平面没有下降呢?

有进就有出,即便海水被吞入地球内部,那也会通过其他的方式排出,比如火山喷发等。

题目中说的最深的海沟就是指马里亚纳海沟,大部分水深都在八千米以上(也就是把珠穆朗玛峰放进去都没什么大碍)。研究人员发现,当板块间存在俯冲运动时,会有大量的海水会进入地球内部。

比如马里亚纳海沟中的一处俯冲带,太平洋板块俯冲到菲律宾板块下面,大量的海水也就被带入进地球内部。海水能在板块间起到当润滑作用,并且还能促进岩浆的生成。

此外还有一点要注意到,虽然科学家已经观察到了海水会进入地球内部,但进去的量同海水总量相比(海水总量132亿亿吨左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更不用说明显影响海平面了。

期待您的点评和关注哦!

这个问题中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就是日本岛东边著名的马里亚纳海沟,它平均深度达到8000米,距离日本列岛近达200公里,而日本也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向马里亚纳海沟移动。

对于这么深的马里亚纳海沟,题目谈到一年就吞食3亿吨海水,还有很多人怀疑地球内部是不是空心的。同时题主也很好奇,为啥这么多水消失了,海平面却没有明显下降,

首先,地球上海水的重量远远大于这个数字,大约是130多亿亿吨,马里亚纳海沟每年吞食的海水不过是九牛一毛,对全球海平面的升降几乎没有影响。

其次,马里亚纳海沟的形成就是两个板块之间的挤压,最深处约11公里,这个深度依然在地壳的范围之内,地球从马里亚纳海沟咽下的这些咸水,会起到板块间滑动的润滑作用,也有助于地下岩浆的形成。现在看来,地球咽下的咸水,还是在地球的水圈内进行循环,会以海底火山喷发等形式重新释放到海洋里。

目前,人类还不确切了解这些消失的海水是如何在地下进行流通的,但海平面目前看来并没有下降的趋势,而是随着温室效应海平面还在不断上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74031.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