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课件 > 正文内容

气温和降水如何测定

zhao_admin10个月前 (08-20)科学课件31

气温一般是在距离地面2米高的百叶箱里测量,必须保证干燥、阴凉。降水一般是用口径20厘米的圆柱形雨量计放在雨中收集。
不管气温还是降水,一个地区内都有多个点测量,然后平均。

常用的科学探究工具中,测量长度的工具是______,测量时间的工具是______,测量温度的工具是______,测量

常用的科学探究工具中,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测量时间的工具是停表,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是量筒,测量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测量电的工具是电流表和电压表.
故答案为:刻度尺;停表;温度计;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电流表和电压表.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测气温原理是什么

1、 在测量之前要先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2 、根据估计的温度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3、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待测液体中,但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4 、玻璃泡全部浸没在待测液体中要稍候一会儿。等它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既然太阳远不可靠近,那么人类怎么测量它的大小温度?

通过热辐射的相关知识,热辐射是 非接触性 的热传导,当然就不用去摸太阳了。

有黑体辐射定律和维恩位移定律等理论。

把太阳等效为灰体,可以用辐射公式测温。

根据维恩位移定律,有个最大辐射波长(可认为是“颜色”),可直接确定是多少度。

从历史上说,最初人们只是觉得太阳一定无比炽热,谁也无法想到用什么仪器去测量它的时间,俄国天文学家,彩拉斯基教授做了一个实验,他用一个直径,一米的凹面镜,得到一个一分硬币大小的光斑,测出的这个光斑温度大约有3500度,他断定,太阳上的温度一定高于3500度,但这个还是不太严密的。

后来科学发展了,利用太阳热辐射的能量,通过专门仪器,测定这个能量,再根据热辐射能量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来测定温度。1879年,物理学家斯蒂芬(也有叫斯忒藩)推算出了辐射定律,物体的辐射量与它温度的4次方成正比,这样,人们根据,测得太阳辐射,数推算出太阳表面温度约为6000度。这是一种比较准确的测算方法。后来1893有了维恩定律,用“颜色”来测。也就是说,人们在实际研究中发现,物体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颜色,通常600℃时为深红色,1000℃时为鲜红色,1500℃为玫瑰色,3000℃是为橙黄色,5000℃时为草黄色,6000℃时为黄白色,12000℃至15000℃时为白色,25000℃以上是蓝白色,因此,可以根据太阳的颜色来估算它的温度,估算下来也差不多。

实际黑体(灰体)辐射测温,用辐射定律和维恩定律是一样的。

既然人的体温为37℃,那为什么在35℃ 的气温下,人们觉得很热而不是凉快?

这几天山东真的是能把人热成狗,最高温度超过了37℃,在这种高温下,开风扇几乎是徒劳的。不过,有一个问题非常的奇怪,人体的正常体温是在36.5-37℃的,而人不仅仅在35℃的气温下会觉得非常热,即使在室内29℃的环境依然会觉得热,按理说,35℃和29℃都是要远低于人体正常体温的,那么为何人在这种低于体温的环境中依然会觉得热呢?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人感觉最舒适的环境人感觉最舒适的环境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环境温度和湿度,科学的研究表明当温度在18-25℃区间内,湿度在40-70%区间内,人体感是最舒适的,当温度区间在25-30℃,湿度小于60%时,人会感觉到热,但不会感觉到闷,但是当湿度高于70%以上时,人依然会觉得闷热,当温度大于30℃,湿度高于70%时,人会觉得闷热。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夏日,有时候温度不高,但是雨后依然会觉得闷热的原因,湿度太高了。当然,除了温度和湿度,人的着衣、风速、活动量、光照都是影响人感觉到舒适与否的因素。

为何环境温度比人体温度低,人依然会感觉到热?我们还是从温度和湿度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首先是湿度。人类属于恒温动物,但是人在不同环境、不同运动量下新陈代谢的速率是不同的,所以想要维持一个稳定的体温,就必须要有很强的散热能力,这也是人类祖先为何会退化掉毛发的原因,毕竟全身被厚长的毛发覆盖,动物的散热能力就会变得很差,即使有爆发力,也是暂时的,比如猎豹的速度高达120公里每小时,但是在这个速度下,它只能坚持15-30秒,超过区间身体就会过热。

人类的祖先原本也是身披毛发的,但是在原始人自保能力比较弱的时候,打猎和躲避食肉动物主要靠的就是耐力,所以那些在进化中毛发消失的原始人活了下来。

失去了毛发,全身被可以排汗的毛孔覆盖,让人类成为了自然界中耐力最强的动物,这一点从人类的一个运动项目-马拉松就可以看出来了。但是,全身是毛孔也是有弊端的,尤其是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这个弊端就显示出来了,因为人的毛孔要排汗,但是空气中的湿度很高,这些水分子就会覆盖到毛孔上,从而阻挡毛孔的正常排汗,此时人就会觉得很热,即便环境的温度其实不算太高。

此时,我们无论是打开风扇还是空调都会觉得凉快,其中风扇是因为风把我们体表的水分带走,从而增加了毛孔的排汗能力,而空调则是会降低我们空气中的湿度,从而使得毛孔正常的代谢。因此,我们无论是在35℃还是29℃的环境中,只要湿度足够高,我们依然会觉得热。

其次是温度了。从理论上说,我们身体的温度只要比环境温度高,热传递就会一直进行,简单的说就是人体的热量活持续的散发到空气中,这样我们应该是会感觉到凉快的,但事实上当环境湿度在适宜的区间内,温度超过了28℃,我们依然会觉得热,而且随着温度升高,我们会觉得越来越热,甚至环境温度不用到我们的正常体温,我们就已经“热成狗”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首先,人的不同部位的温度是不同的,人在发烧时通常会量口腔、耳朵以及腋窝,这是因为这三个地方的温度是相差不大的,在36-37℃之间,但是人裸露在外面的皮肤的温度可是要比这个温度要低很多的,比如现在我拿额温枪量了一下胳膊的温度(没开空调)只有34.5℃,然后我将空调开到制冷28℃,不直吹,我的胳膊皮肤温度降低到了33.8℃。

此时关键点就来了,我们裸露在空气中的皮肤温度竟然会比环境温度低,此时的热传递显然就是由空气到皮肤了,但是我们人体在不断的产生热量,热量出不来,必然会觉得热,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35℃环境中会觉得热的主要原因。

当然,这并不能解释为何人在29℃-33℃的环境中为何还会觉得热,所以我们接着来看一下人体散热的方式,人体的散热方式并不止有蒸发这一种,还有辐射、传导、对流这三种,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这后三种散热方式能够占到人体散热量的70%。

但是,当环境温度越接近我们的皮肤温度时,这三种散热方式会慢慢地减少,甚至失效,只留下蒸发的一种方式。这就好比本来我们把空调开到了23℃,突然被人调到了30℃一样,身体的散热能力变差了,可不就觉得热了吗?

第三,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即使在夏天,你用30℃的水洗澡都会觉得凉,但是在30℃的空气中,我们反而会觉得热,从根本上说,水和空气的温度是一样的,按理说人的体感应该也是一样的,为何却截然相反呢?

其实,问题就出在传导上,空气的传导能力非常的差,热导率只有0.023W/(mK),但是水的热导率却非常的强,高达0.6W/(mK),是空气热导率的接近30倍,所以当人处于30℃的空气中时,热传导是非常慢的,这不会对我们身体的散热带来多大的帮助,但是放到水中,人体的热量会迅速的进入到水中。

因此,空气的热导率较差也是人在不及正常体温的环境中依然会觉得热的原因,这也是工业中,尤其是冶炼,放在空气中极难冷却,但是放到水中会迅速冷却的原因。

写在最后人体的内部其实是一直在产生热量的,这些热量通常会通过辐射、传导、蒸发等方式排出体外,从而使得人的体温在正常的区间内。但是,当环境温度越接近人体表面温度时,人体的散热能力会逐渐的变差,最终只剩下蒸发,热量无法及时的散发出去,人必然会觉得热了。

同样的道理,在温度相对较高,湿度也极高的环境下,人更容易觉得闷热难耐,这其实是空气中过高的湿度将蒸发能力也进一步削弱导致的。

热力学已经告诉你了,高温物体会自发向低温物体传递热量。人体是不断的在新陈代谢,所以会不停产生热量,需要通过毛孔向周围环境散发热量。当环境温度不断接近人体温度时候,这种热传递效率会降低,直到光靠毛孔散热来不及,得出汗散热当环境温度超过人体温度,甚至远超人体温度,人体自身散热系统无法有效散热时候,人就会中暑昏迷甚至得热射病。

人想要觉得凉快,那就要满足自然散热效率>人体自身产热。这就是为什么小孩子怕热,老年人畏寒,因为人体基础代谢率不同导致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74990.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冬天的衣服教案反思√?

冬天的衣服教案反思√?

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天气已经开始变冷了,我发现很多幼儿都很怕冷,不肯来幼儿园。 出去活动的时候,幼儿们活动起来也不积极,问他为什么不肯活动,幼儿会说我很冷,所以导致他们不敢到教室外面去,有很多家长因为自己忙所以对孩子穿衣服忽多忽少,使幼儿容易...

各种各样的风

各种各样的风

0级:Calm 无风1级: Light air 软风2级: Light breeze 轻风3级: Gentle breeze 微风4级:Moderatebreeze 和风5级: Fresh breeze 清风6级: Strong breez...

小学二年级品德:《哪里有科学》教案

小学二年级品德:《哪里有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懂得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只要多看一看多问一问,多想一想,我们就能发现许多科学小常识。  教学重点: 懂得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难点:只要多看一看多问一问,多想一想,我们就能发现...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思维导图)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思维导图)

生物与环境的科学家?许大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许大全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光合生理生化 1986年因“大豆增产综合技术研究”获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89年因“小麦光合午休成因及缓解措施研究”获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五年级数学日记怎么写

五年级数学日记怎么写

五年级数学日记范文摘抄如下: 范文一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数学难题,费了好大的劲才解出来。题目是:两棵树上共有30只小鸟,亮梁乙树上先飞走4只,这时甲树飞向乙树3只,两棵树上的小鸟刚好相等。两棵树上原来各有几只小鸟? 我一看完题目,就知道这是还...

三年级教科版科学上册第六课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

三年级教科版科学上册第六课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

发不了链接自己百度 儿讯网 每日更新上千个资料。资料包含小学到高中所有科目的课件、试卷、教案等。 如果找不到你想要的资料还可以在服务中心发布需求,网站将通过其它渠道帮助你寻找三年级教科版科学上册第六课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