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课件 > 正文内容

古代战争如何算战功?

zhao_admin9个月前 (08-26)历史课件29

古代战争的战功是按照两个部分来算的,第一是主将的战功,主将的战功是按战略和战役的目标来计算的,就是说你完成了一场战争的目的,是打赢了敌人还是占领了敌人的城池,或者是击退了敌人还是守住了城池,当然,若是灭国的功劳就更大了。 第二种是普通的士兵和一般的将官, 他们是通过斩获敌军的首级进行论功,往往都是斩获敌方的首级越多,功劳越大,后来因为斩获的首级太多,战场上不好搬运,改做割取对方的耳朵来充数。

前期割头,后期割耳。反正中华大陆上,战争极少记到小兵头上。小兵想邀功,最容易就是逮个大官,活捉最好。其他的,一般都是所有将士官升一级或者奖多少俸禄。均分为主。

古代大军对战动不动就是打一整天,期间他们吃饭上厕所怎么办?

古代打仗接敌时间大多数不超过一个时辰,有个成语“灭此朝食”,就是说打完再吃早饭。

古代军队单一的战斗双方投入的兵力一般来说就几千人就很多了,上万人的已经是到了大决战。这是因为古代后勤保障能力太低,搞不起几万几十万的战斗。曹操打赤壁之战号称拥兵百万,真能打的最多三两万人,而且由于分守各处,每一个战场上动刀动枪就几千人而已。明末吴三桂号称拥兵十万,主力三万,其实真的能打的就只有三千人“夷丁铁骑”。

另外打仗的时候也不是像武侠片那样所有人都在打,其实就是前排那些人在打,精锐部队的死伤超过10%,基本上就崩溃了,有的时候甚至敌人还没动手,打了几次炮就把敌人吓跑了。两次鸦片战争时,清军也装备了枪炮,虽然落后,还是能打几发,英国都是靠刺刀冲锋搞掉清军,有时候英军甚至刚上刺刀,清军就崩溃了,没办法近代军队不是封建军队所能比。

如果打仗这种性命攸关的时候还能感觉到饥饿和排泄感,说明真的是个老兵了。我年轻时候几个兄弟和另外一伙人打架,打了很久,打完了,才发现裤子都尿湿了,自己完全不知道。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什么都感觉不到了。包括疼痛,饥饿,尿尿,冷热。

为什么古代的每个时期都要打仗?

中国古代从三皇五帝甚至更早时期战争就不断,前期主要是以民族战争为主,那时的人是分不同氏族、不同部落的,那时的战争多以氏族部落之间相互因食物、女人和抢夺奴隶而战争,因人比较少多是小规模战役。无非就是姓张的和姓王的打起来了其他姓氏在看笑话而已。后来皇帝消灭蚩尤之后不同氏族不同部落才得以听从一个王的号令。五帝时期人民生活安定才得以发展。

五帝之后战争的起因多是为实现大统一而发动的,直到秦始皇统一华夏颁布一些政令之后王权才掌握在一家之手,王权也有了世袭制,秦朝之后的战争多是围绕王权而发动,这时的战争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一反一压之间战争就不断。

古代的战争虽说有五花八门的原因,什么官逼民反,外戚篡位,藩王造反,外敌入侵等等,等等原因。但是他们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临朝称制,试问有几个人真正是为了他人谋福利,为了别人能比自己过得好?(当然我说的是古代哦,不包括我们新中国的伟大建设者)而这里面真正引起战争的罪魁祸首是财富,而财富的最重要的就是土地(古代不像现在有发达的工业),所以土地是古代引起战争的最主要的原因。

也许我这样说会引起很多人的反对,瞎说八道,土地有那么重要么?他们是为了权利好么。这样的理解也无可厚非,因为战争最后的胜利者的确拥有了无可比拟的权利。我之所以说土地是战争的“罪魁祸首”是有充足的原因的。

在古代,土地是私人的,是可以自由买卖的,而这种买卖是建立在有富余金钱的基础上的自由农民手里进行的。这样经过日积月累,有的农民渐渐拥有了很多的土地,就变成了地主。而土地有开始的分散在众人手里,慢慢的变成了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了,高度的集中使得大量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毕竟古代土地是农民的最主要的生存方式)。

而法律又对私有的土地进行了保护,使得集中的土地得以以继承的方式继续流传下去,这样的兼并会达到不可控制的地步:土地到了极少数的人手里,而绝大多数的人没有了生存的方法。那时候全社会的财富就会面临着重新划分的地步了。

这时候农民起义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而这样的结果是土地再一次被重新分配,这样的分配如果是相对公平的,那么社会就安定一段时间,如果到了不可控的地步了,战争又会不可避免的发生。

而外戚篡位,藩王造反,其目的和农民起义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分配权,重新洗牌社会财富。

于是古代的战争是没有间断的,几乎每个时期都在打仗。这些都是必然的(在古代),都是为了争夺土地的分配权的。

那有人就会问了,现代为什么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有点废话啊,哈,现在的中国你敢说那块土地是你私人的?我们现在的土地你只有使用权的,所有权是国家的,是不能私下转让的,就不会有土地集中到少数人手里的情况了,再说了现在的土地已经不是生活方式的必需品了。所以现在的战争没有那频繁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75412.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