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课件 > 正文内容

农民俗话“明浇小麦,暗浇玉米”有什么科学来历?

zhao_admin9个月前 (08-29)科学课件38

农民俗语“明浇小麦,暗浇玉米”有什么科学来历?首先,说说啥叫“明浇小麦,暗浇玉米”,很多人认为小麦和玉米不是一个季节的农作物,小麦是冬春农作物,玉米是春夏农作物,两者之间是风牛马不相及的关系,怎么能够扯在一起说的呢?

其实对于老农民来说,对“明浇小麦,暗浇玉米”是很清楚明白的。农村老俗话的意思,并不是说要明着来给小麦浇水,暗着来给玉米浇水,这样理解就不对了。其实农村老俗话的原话意思是“明浇小麦,暗润玉米”。

意思是“看着是在给小麦浇水,其实是在给玉米浇水”。这个对于农村人来说是很容量理解的,小麦成熟了就要收获了,收获之后接着就开始播种玉米了。一个冬小麦一个秋玉米,这个就是老农民常说的“双抢”,抢收小麦和抢种玉米,很忙的,因为节气不等人,按照节气收获播种,农作物才有收获。

小麦收获一般在收获之前还要浇一次水,叫做“麦黄水”,也就是在收割之前的10到15天之间,这样浇水的话有很多的好处,能够让小麦灌浆期籽粒饱满,籽粒饱满了自然就会丰产,提高了小麦的亩产量。

而且小麦浇了这次的“麦黄水”,对下一茬的农作物夏秋玉米很有好处。老农民都知道,五黄六月天的,小麦地是很干旱少墒情的,有的地表裂口子,对夏秋玉米的播种不利,出苗率也不会很高,自然影响到玉米的整体数量和产量。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明浇小麦,暗浇玉米”的意思了吧?对小麦灌浆期浇水,其实还有后期的福利,就是对玉米的播种很有好处。

秋庄稼播种,最怕天旱。因此农村老俗话说“春旱不算旱,秋旱减一半”,看来这个“麦黄水”要浇,必须浇,因为关系着夏秋玉米的出苗率和长势问题。

农民俗话“明浇小麦,暗浇玉米”有什么科学来历?胶东半岛干旱是出了名的,所以为了保证粮食丰收,都会在每年的春季给小麦浇返青水,以保证麦苗的正常生长。等到麦子快要成熟的时候,还要浇“灌浆”水,以保证小麦能够籽粒饱满,丰产丰收。有时候,农民将这场灌浆水称作是“明浇小麦,暗浇玉米”,为什么这么说呢?

明浇小麦,暗浇玉米摆弄庄稼的人都知道,有句话叫“春争日,夏争时”,对于农民来说体会最深。特别是夏季收割小麦以后,抢播玉米最为关键。有时候玉米早播种一天,秋后的产量就能增加10斤,这也是农民经常说的“春争日,夏争时, 五黄六月争回耧”,就是这个道理。

为了保证秋季玉米的收成,在过去农村小麦还没有收割之前,趁着给小麦浇了灌浆水后,麦地里墒情合适的时候,在小麦麦垅上“套种”玉米。这样一来,等到小麦收割完毕,那玉米都已经长到了接近10厘米的高矮了。那时候,机械化作业程度不高,割麦子是人工用镰刀收割小麦,这样也不会对新出土的玉米苗造成伤害。事实证明,套种的玉米比起小麦收割完以后,直播的玉米收成就是好。

如今,随着大型机械化的普及,小麦收割已经不再是人工用镰刀,而是直接收割直接脱粒。几亩地的小麦,一眨眼的工夫就收割完毕,省时省力。播种玉米也全是机械化播种,在时间上比过去不知节省了多少。所以,为了不影响小麦收割,如今套种玉米的情况基本上不见了。

但是浇小麦灌浆水,还是马虎不得的。一来给小麦补充了足够的水分,二来也为小麦收割以后玉米播种提供了“底水”,为玉米下种后,顺利发芽出苗打下了基础。用农民的话来说,给小麦浇灌浆水那就是“一工两得”,既保证了小麦灌浆用水,有满足了玉米播种墒情的需要。

“明浇小麦,暗浇玉米”是长期以来农民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农耕经验,所以,麦收前的灌浆水在日后的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不过,要根据当地天气情况,地里的墒情,合理安排浇水。农民的这句俗话,对于指导三夏生产,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蕴含着很深的科学道理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75632.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