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课件 > 正文内容

需要一些中日第一次战争的资料

zhao_admin9个月前 (09-04)历史课件32

第一次中日战争历史上第一次中日战争发生于公元663年,史称白村江之战。按《旧唐书》的记载,唐将苏定方率师讨平朝鲜半岛南部的百济,余孽请求日本相助,并要求迎回在日本为质的太子丰璋。唐朝皇帝高宗诏右威卫将军孙仁师率兵七千增援驻百济的唐军刘仁愿部,两部总计27000人。 白村江之战 公元660年,朝鲜半岛的百济国受到新罗和唐朝联军的进攻,王城陷落,国王被俘,百济遗臣鬼室福信前往日本求援,并请求送还在日本作人质的丰璋王子。661年,齐明老女皇不顾年迈,率军出征朝鲜,不想在北九州伤了风,竟一病不起,驾鹤西去了,时年68岁。中大兄皇子这时忙于备战,无暇继位,便以“称制”方式总揽大权(直到668年才继承皇位,称天智天皇)。662年,中大兄派阿昙连比罗夫为先锋率船舰护送丰璋王子返回百济,登基执政。其间,日本还向百济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663年初,百济君臣内讧,新罗乘机进攻。得知消息的天智天皇为保护这个精心扶持的半岛跳板,倾其国力,派出了三万余军队应援百济。这就是史称的“白村江之战”。(呀~~扯到哪里了??)

  663年8月,日军进入白村江河口。严阵以待的唐和新罗联军,派出170艘战舰迎战。日本诸将轻视对手,自以为“我等争先,彼应自退”,向大唐坚阵发起进攻。唐军以逸待劳,巧施包抄合击之术,予以反击。这一战直杀得日月无光,海水染红。唐军“四战而捷,焚其舰四百”,日军溃不成军。《日本书纪》载“须臾之际,官军败绩,赴水溺死者众,舻舳不得回旋。”经此惨败,日本试图在朝鲜半岛上扩张势力的野心成为泡影,天智天皇(中大兄皇子)不得不在战后与唐重新修好

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

  

1894年春,朝鲜爆发了东学道(又称东学党)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他们提 出了 “济世安民”、“灭尽权贵”、“逐灭倭夷”等口号,很快席卷了朝鲜南部全罗、

忠清、庆尚三个道。朝鲜统治者无力镇压,于是向清廷求援。日本军国主义者认为 这是挑起战争的天赐良机,一面派日本驻朝官员向清廷驻朝“总理交涉通商大臣” 袁世凯表示:东学党道起义“愈久愈难办,贵政府何不速代韩戡”,对此,“我政府

必无他意”;一面秘密下达动员令,准备出兵朝鲜,企图将清朝政府拖入战争的陷阱。
  

希望和平发展经济的清朝政府相信了日本的“保证”,于6月4日派太原镇总 兵聂士成、直隶提督叶志超率政府军2500人赴朝,驻屯于牙山,并根据中日《天 津会议专条》的规定,通知了日本。日本侵略者见清朝政府中计,即借口保护使馆, 派兵400人进入朝鲜首都汉城。
  接着又派遣大批日军在仁川登陆,占领自仁川至汉 城沿线的各战略要地。6月底,在朝日军已达10000余人,此外还有10余艘日舰进 泊朝鲜港口,兵力远在政府军之上。

清廷得知日本出兵朝鲜的消息后,大为惊恐,曾于6月21日由驻日公使汪凤 藻照会日本政府,建议中日两国同时从朝鲜撤兵。
  日本非但拒不撤兵,反而提出由

中日两国共同监督朝鲜内政“改革”的无理要求,蓄意扩大事态,挑起战争。当时 担任日本外务大臣的陆奥宗光后来回忆说,日本政府之所以这样做,目的就是要促 成中日关系的“彻底决裂”。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76091.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